[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形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不管采用哪一種導入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nèi)容緊密相聯(lián),自然銜接。一個成功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搭建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
[關鍵詞]:語文教學 導入方式 激發(fā)興趣
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一開課就能把學生牢牢地吸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diào),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一個成功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搭建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無疑可為整堂語文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結合我自身教學的具體實例來談談常見的幾種導入方法:
一、“開門見山”導入法
這種方法也稱目標展示導入法,是教師一進課堂就指明學習內(nèi)容直奔主題,它有利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能夠正確、完整地掌握一項重點內(nèi)容。如:我上《憶讀書》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平常愛閱讀嗎?你是有選擇的在讀書嗎?今天冰心奶奶在《憶讀書》中將告訴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睂胄抡n直截了當,直切主題。
二、“設置懸念”導入法
古代學者陳獻章說過:“疑者,覺悟之機也?!庇嗅槍π缘卦O置相宜、精當?shù)膯栴},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他們思考,然后帶著疑問進入新課這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即“賣關子”。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一課,我一上課就說:“今天語文課,老師要考考大家的科普知識?!闭Z文課考科普知識,一下子吊起了學生“胃口”。于是,我問大家:紅色的花朵鮮艷,奔放,令人精神振奮。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經(jīng)過討論之后,引入新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一課重點內(nèi)容就一目了然。
三、“巧設操作”導入法
“巧設操作”就是教師運用導入巧妙地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感受學習內(nèi)容的方式。語文課堂上采用“巧設操作”導入,可以大大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熱情。如:學習詩歌《歸園田居》,事先叫學生準備好畫筆、顏料。正課開始,我就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比賽畫畫,請根據(jù)詩歌《歸園田居》的內(nèi)容,畫一幅畫,看誰畫得又快又好?!睂W生一聽,可來勁了,認真學習詩歌內(nèi)容,領會詩歌意境,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樂乎,整個課堂氣氛被調(diào)動起來。
四、“實物演示”導入法
實物能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新課之前,出示與課堂內(nèi)容有關的實物、標體、模型或掛圖等直觀教具,能引發(fā)學生注意力,激發(fā)興趣,使導入自然,利于理解。如學習《賣油翁》一課時,我就利用一壺食用油和一個空酒瓶來導入新課,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熟能生巧”。
五、“故事引入”導入法
故事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有生動的情節(jié)、豐富的內(nèi)涵。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或事例來感染學生,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如在講授《答司馬建議書》時,我結合“王安石變法”,給學生講述關于王安石、司馬光的故事。通過歷史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順利導入新課,又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六、“音樂渲染”導入法
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币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nèi)绻芮‘數(shù)厥褂靡魳?,讓樂曲作用于學生的聽覺,那就會使他們置身于樂曲所營造的特殊氛圍中,奠定感情基調(diào),調(diào)動其情感,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內(nèi)容,促進其理解,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說法。如《阿炳在1950》一課,我先簡單介紹《二泉映月》這首名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播放《二泉映月》的錄音帶,讓學生欣賞。由此而引出阿炳,讓學生來探究阿炳坎坷的命運。
七、“圖片激趣”導入法
每冊語文課本前都有幾頁插圖,不少課文中也配有圖畫,活用這些素材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可以用視覺形象補充文字描繪的不足。另外,通過網(wǎng)絡資料可查詢到更多的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以此導人新課,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講授《三峽》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看教材上的一幅插圖,然后又出示了自己在網(wǎng)絡上搜集的更多關于三峽的圖片,學生們看得是目不轉(zhuǎn)睛,連聲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事先也沒料到這些圖片能使學生產(chǎn)生如此強烈的興趣,能讓他們的思緒全神貫注。
當然,在新課導入語的設計上,除上述示例外,還有溫故知新導入法、銜接導入法、介紹背景導入法、概括敘述導入法等等。語文教學的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導入語的設計也不能刻板單一,要強調(diào)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種導入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nèi)容緊密相聯(lián),自然銜接,,不能讓“導入”淹沒整個課堂的教學,時間方面應控制在5分鐘以內(nèi),不能占太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