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之喜,無非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但“新居裝修后甲醛污染嚴重”又不由地讓人心頭一緊。對于專家提出的竹炭具有吸附異味的功效以及綠色植物(尤其是吊蘭)可吸收甲醛的說法,你相信嗎?
竹炭只能吸附甲醛
有些廣告聲稱,竹炭對甲醛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并宣稱有實驗佐證??墒沁@些實驗條件不禁讓人生疑,實驗者把竹炭置于近乎飽和的甲醛蒸汽中,每克竹炭高達68毫克的甲醛吸附量就是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測得的,這樣的環(huán)境,隨便扔進一塊木頭也能熏成甲醛味木頭。此外,對于“竹炭能否鎖住這些甲醛”的疑問,實驗結(jié)果同樣令人失望。因為一旦把這些吸飽了甲醛的竹炭放到?jīng)]有甲醛污染的空房間里,上面的甲醛就會迅速釋放,3個小時內(nèi)每克竹炭中的甲醛含量可下降到34毫克,一天后每克竹炭中的甲醛量就下降到1.6毫克——竹炭從除污產(chǎn)品變成了污染源。
所謂的竹炭吸附能力,主要是因為這種不定型碳(區(qū)別于鉆石的晶體碳,雖然化學成分是一樣的)中有很多大小以微米計算的微孔結(jié)構(gòu)。就像水能滲在沙子里一樣。甲醛、水這些成分都可以滲進竹炭孔道里面。不過,正如實驗所顯示的,除了將甲醛收容在孔道里,竹炭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機制限制它們的自由,正如水可從沙子里蒸發(fā)干凈一樣,甲醛也可從竹炭里揮發(fā)出來。
據(jù)從事竹炭吸附甲醛實驗的科研人員介紹,活性炭對于甲醛的吸附功能并不穩(wěn)定,甚至還不如活性炭對水分子的吸附能力強。如果室內(nèi)空氣濕度大,吸附的水分子會比甲醛還多,甚至可能把之前吸附在竹炭上的甲醛擠出去。當然,如果在竹炭的孔道里添加一些可與甲醛發(fā)生反應(yīng)的物質(zhì),做到真正地消除甲醛,竹炭吸附甲醛的效果將會更好。
有專家指出,很多廣告籠統(tǒng)宣稱竹炭等活性炭物質(zhì)具有特殊的“吸附功效”,而把竹炭的以上弊端掩蓋起來,則有斷章取義之嫌。要知道在實際使用中,環(huán)境條件多變,如果無法測定竹炭對甲醛的吸附功效究竟有多大,那室內(nèi)的甲醛含量是否降低了便不得而知。
甲醛對植物亦有傷害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點,那就是甲醛對于植物來說也不是什么好東西。這種化學物質(zhì)同樣會與植物中的蛋白質(zhì)、核酸和脂類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進而傷害植物細胞。對甲醛氣體反應(yīng)敏感的植物,像三角梅(有的地方也叫葉子花)、紅花酢漿草、米仔蘭,在甲醛濃度高的環(huán)境中也會受傷,嚴重的甚至會死亡。其中紅花酢漿草對甲醛尤為敏感,只要把它扔在甲醛濃度為0.1毫克每立方米的環(huán)境中,不足 3小時,就會使高達95%面積的葉片受傷(按面積比計算)。并且,當甲醛濃度增加時,受傷的速度也會加快,它們最多在甲醛濃度為0.4毫克每立方米的環(huán)境中堅持3個小時,然后整個葉片就會變?yōu)辄S褐色且失水萎蔫,最終成為枯草。
甲醛對綠色植物之所以具有如此之大的殺傷力,是因為甲醛會與植物細胞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結(jié)合,并使這些關(guān)鍵的蛋白質(zhì)失去活性,再進一步破壞細胞膜結(jié)構(gòu),這些細胞膜是嚴格控制養(yǎng)料、水分和廢物進出的關(guān)鍵部位,當這道至關(guān)重要的屏障被攻破,植物的命運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吸收甲醛是植物的防御機制
當然,有些植物對甲醛的忍耐力要強一些,甚至還有解毒功能。此類植物自然被奉為清除污染的“神草”了。實際情況是,這些植物體內(nèi)存在一些用于清除甲醛的“流水線”,它們會促使甲醛與特定的化學物質(zhì)產(chǎn)生反應(yīng)進而生產(chǎn)出氨基酸(如絲氨酸),或是直接變成碳酸和二氧化碳,進入物質(zhì)循環(huán)用于制造新的糖、脂肪或蛋白質(zhì)。從表面上看,這個過程一方面降低了甲醛對植物細胞的破壞,另一方面,還增加了植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畢竟,從甲醛那得來的碳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是沒有區(qū)別的。由此用這些植物清除甲醛的確稱得上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也僅僅是植物的防御反應(yīng),因為其處理甲醛也只是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活動。
開窗通風是“王道”
既然對甲醛承受力強的植物具備吸收甲醛的能力,那用它們來凈化家中的甲醛是否可靠呢?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含有甲醛的居室,測定了一些常見的室內(nèi)盆栽觀賞植物對甲醛的處理能力。從實驗得到的吸收效率來看,植物處理甲醛的能力還不足以在短時間內(nèi)顯著降低一般居室內(nèi)的甲醛濃度。舉例來說,目前被廣泛推崇的吊蘭處理甲醛的平均速度是1平方米大的葉片每小時處理0.15毫克的甲醛。實際上,通常一株吊蘭的葉面積不足0.1平方米。也就說,一棵吊蘭1天之內(nèi)能處理的甲醛總量只有0.36毫克。如果在面積100平方米,層高3米的居室內(nèi),甲醛濃度是0.5毫克每立方米的話,將總共有150毫克甲醛要降到安全標準(0.1毫克每立方米),這就需要至少清除120毫克甲醛。這也意味著,這棵吊蘭要辛辛苦苦工作333天才能完成清除甲醛的使命。當然,這還不能加上從裝飾材料里新?lián)]發(fā)出來的甲醛。
其它有吸收甲醛能力的植物,有的吸收速率比吊蘭稍高,有的葉面面積稍大,但都不會帶來明顯的清除甲醛的功效。此外,植物吸收實驗的數(shù)據(jù)是在相對較小的空間里取得的。也就是說,甲醛還不能在空間里隨意飄蕩,要時刻圍繞在植物旁邊才能被有效清除。形象來說,植物不是吸塵器,而是愿者上鉤的漁網(wǎng)。
既然竹炭、綠植都不是清除甲醛的最好武器,那我們面對甲醛是否就束手無策了呢?當然不是。有研究人員指出,給予居室強制通風3個月后,室內(nèi)的甲醛濃度就會由最初的0.248毫克每立方米降至0.071毫克每立方米,降幅達到了75%。由此看來,開窗通風才是清除甲醛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