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由于各種原因,我擔任了初三(1)班的班主任,接上班不到兩周,一日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yè),蔣XX同學沖進辦公室,沖我大喊:“我實在受不了語文老師了,我再也不上語文課了!”我忙問:“為什么?”“她就是看我不順眼,總是找我的茬,剛才她又把我趕出教室了!”蔣XX仍然大聲喊道。我看著情緒十分激動的蔣XX,首先糾正說,對老師要有禮貌,不能說第三人稱“她”,再問:到底為什么語文老師會氣得不讓他上課,蔣XX一口咬定,“語文老師就是看我不順眼,故意找茬!”
談話陷入僵局,我望著雙手背身、兩腳叉開、氣呼呼地瞪著我的蔣XX,心里琢磨怎樣先讓他平靜下來,才能繼續(xù)談話。因為這個學生比較特殊,從小沒有見過父親,母親失明,是姨姨一家撫養(yǎng)著他,盡管姨姨一家對他很好,可是這個孩子還是很敏感,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時刻需要人關注,否則就要制造一些事端,給人感覺像一只好斗的小公雞,時刻準備著戰(zhàn)斗。有好幾次其他老師跟他談話,他都大聲跟老師爭吵,完全不能控制自己。此刻要他平靜下來,很難,怎么辦?突然,我想起一個美國總統(tǒng)夫人的故事,大概意思是這樣的:總統(tǒng)夫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站著時向他提出請求總是被拒絕,而坐著時向他提出請求往往能得到允許,于是這位夫人總是看準時機才提出自己的要求。我想,不妨先讓蔣XX坐下再談,于是我說:“蔣XX,你先坐下,我們再談?!薄安挥茫艺局托?!”蔣XX十分干脆地拒絕了我。我溫言說:“老師脖子有些疼,你坐下,我們說話才比較方便!”蔣XX這才依言坐下。等他坐穩(wěn)后,我正琢磨如何繼續(xù)談話,耳旁卻突然聽到蔣XX小聲咕噥著說:“其實……其實……這件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我詫異地看了一眼低眉順眼的蔣XX,內(nèi)心震顫:前后不到五秒時間,態(tài)度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這“一坐”的效果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可以想象,后面的談話順利得多,最終我很好地調(diào)解了師生間的矛盾。后來,我跟蔣XX又談了幾次話,每次他都能情緒較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再像原來那樣“劍拔弩張”了。
事后,我反復思量這件事。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要做到“愛”學生的第一步就是尊重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我們老師要與學生真心做朋友,不是表面說說,而是要用真誠之心放低自己,與學生平等相待。之所以蔣XX同學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變,我想是因為我的身體、眼神、語言及談話方式都自然流露出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和語氣,使他感受到老師并沒有要和他對立,尤其是讓他坐下談話,使蔣XX同學真正意識到老師是真心想和他溝通交流、解決問題。我想:對于孩子,我們老師不能總想著要在氣勢上壓他們一頭,進行批評教育也不能總是疾言厲色,對一些特殊的孩子,不管犯了什么錯,我們不妨都以平等交流的方式開始:“請坐下,我們再談!”這樣的談話可能要比我們想象得要順利的多。
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上有這么一段話:“在育人上需要學會尊重和接納學生,特別是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需要的是化解和緩沖矛盾的智慧,而不是進一步激化矛盾,要反思的不是學生的問題,而首先是老師自身的育人行為出現(xiàn)了問題……”這段話的確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琢磨和深思。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