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我照例走進教室去上語文課,一進教室我就看到班里的張XX同學在和同桌眉飛色舞的談?wù)撝裁?,我生氣極了。自任教這個班一個多月來,他已經(jīng)十幾次沒做作業(yè),我也多次找他談心,他也表示改了,怎么這個孩子今天又故伎重演了呢?我本來還考慮著在教室里給他留面子,這下已無法冷靜地去考慮他的面子、尊嚴了,于是把所有可以中傷他的話語劈頭蓋臉地送給了他。然后,這一節(jié)課都沒看他一眼,就氣呼呼地講我的課。
臨下課時,張XX的同桌站起來說:“老師,張XX沒聽課,在哪里畫畫呢!”我走過去,拿起張XX的本子一看,上面竟然畫著一只大烏龜,旁邊寫著:老師是個烏龜王八蛋??磥?,這個孩子對剛才我的批評相當不滿。其實,剛才批評完后,我也有些后悔,“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縱使他有再大的錯,但他畢竟是個孩子,我們教師的任務(wù)是教育學生,并不是打擊學生。要時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我應(yīng)該去教育他,不是去給他難堪。所以,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學生有情緒應(yīng)該怪我。我應(yīng)該原諒他,我“撲哧”一聲笑了。
“同學們,我發(fā)現(xiàn)張XX真是一個畫畫天才,他今天送給老師一只美麗的烏龜,希望老師能健康長壽。老師謝謝你!”我的話剛說完,教室里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向張XX投去羨慕的目光。我又接著說:“老師剛才對你的批評嚴重了,老師向你道歉。老師希望你能更加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雖然畫畫很好,但也要在課下去畫,知道嗎?”說著,我愛撫地摸了摸張XX的頭,再看看他,愕然地望著我,當我的目光與他相接時,他趕緊低下了頭,摸著胸口,大大地舒了一口氣。
下午,我發(fā)現(xiàn)張XX的作業(yè)本里多了一個小小的字條,上面端端正正的寫著:王老師,你是我見過的最聰明、最善良、最美麗的老師。謝謝您!我一定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我會更加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
多好的激勵作用呀!此時無聲的批評更比嚴厲的斥責更起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可我們往往是理論上懂了,行動上卻跟不上。曾幾何時,為了一個未做完的數(shù)學題,為了一個未寫好的生字,就對他們冷朝熱諷,批評指責。如果我們能“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看,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的事情其實是那么的順理成章,并不像我們想的那么難以理解。
讓我們對那些犯錯的孩子多一點寬容、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微笑吧!其實,寬容有時會比尊嚴更重要。
(作者單位 山東省萊蕪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