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因素。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如果在教學中深入挖掘這些因素,并恰當地將其進行融合,滲透到語文教學當中,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會大有益處。
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語文老師的書寫態(tài)度和書寫功底直接影響學生,教師沒有一手規(guī)范的好字,就不能起示范作用。所以教師必須練好“三字”(毛筆字、硬筆字、粉筆字),學校還可將教師的書寫納入教師招聘考核的內容或納入評職稱的條件,以促使教師寫一手好字,成為學生的活字帖,學生自然就會模仿老師進行規(guī)范書寫,寫字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教學生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姿勢,執(zhí)筆輕重的調控,書寫坐姿、站姿等要領;其次,教學生正確的讀貼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法體悟其組合規(guī)律,臨貼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第三,要求學生注意寫字規(guī)范,如間架結構、筆順等,都要通過嚴格的學習訓練,使學生不但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還可以培養(yǎng)氣質。漢字的書寫、落筆輕重、結構疏密、運筆緩急、氣勢強弱均有章法可循。書寫內容為課外文章、詩詞、對關式名言、警句之類,一詞一語、一章一節(jié),流于筆端、銘刻心中。要求學生書寫時學誰象誰,越像越好,這是培養(yǎng)學生虛心、專一、誠懇、一絲不茍的品質。最后,在校內校外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作品展等,在黑板報中辦寫字園地,在學校辦校園書法窗口等,讓學生抄寫專欄、板報等,這樣可給學生提供鍛煉機會,使一些愛好書法的學生一展才華。
對沒有楷書基礎而想練習書法的學生,要注意選帖,一是所選字帖的字形必須規(guī)范正確,這里所說的規(guī)范是必須符合重心平穩(wěn)、筆畫呼應、形態(tài)變化的原則;二是所選的字帖必須是符合國家字帖的規(guī)范要求,由淺入深易于接受;三是所選字帖的風格必須視自己的情況而定。中國的書法風格各異,每個人的文化素質和修養(yǎng)不同,對書法藝術的品評和素質標準也不同。因此,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歡的名家字帖,只有自己愛不釋手,才會“心摹手迫”。
習書之人選用高品位的字帖臨摹,才能練就一手書法,對于初學寫字之人,應因具體情況對待,若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盲目追究有品位,不但難于理解其好,更難于掌握,時間長了,必然失去信心。因此,初學書法的學生,必須從基礎、規(guī)矩入手,先平正再學分布,臨帖時先求形似,打好基礎,站穩(wěn)根基,再追求神似。
(作者單位 四川省平昌縣蘭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