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有序展開,初中化學作為學生進入化學的入門課,其有效地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學好、用好化學都是大有裨益的,結(jié)合教學案例來系統(tǒng)論述初中化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方法;有效教學
初中生普遍感到化學過于抽象、難懂,這其實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得出的結(jié)論,那么要讓學生喜愛化學、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就離不開有效地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實施,本文依據(jù)教學案例來探索初中化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改變教學方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化學的學習是一項復雜的過程,學生們普遍感到初中化學深不可測、枯燥乏味,對學習化學提不起興趣,教師必須意識到讓學生克服對學科的恐懼感,就要活躍課堂氛圍,改變過去教師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要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這也符合新課標改革的理念要求。如:在講到“溶液”這一章時教師要先把問題留給學生:氯化鈉溶于水,變成可以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氯離子,那么水中是否存在氯化鈉分子?學生就要帶著疑問自行看書并以小組為單位各抒己見,發(fā)揮多位學生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并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結(jié)合以前學過的分子、原子和離子知識,直到最后得出結(jié)論: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無論是固體還是溶液都沒有分子存在,只有帶正電荷的鈉離子和帶負電荷的氯離子。在固體的時候不能自由移動,在水溶液中是可以自由移動的。學生們經(jīng)由自己探討出問題的答案,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激發(fā)動力和勁頭,從而更進一步地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化學教學真正的主人公。
二、運用新穎巧妙地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
化學離不開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適當?shù)卦谡n堂上幽默詼諧地展示要學的知識。在學習“氧氣的性質(zhì)”時大家都知道氧氣在空氣中占有重要成分,也知道人類生存離不開氧氣,但這只是淺層意識的了解,將書本新知識結(jié)合,不妨把氧氣當作一個“人”,并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如此描述其性質(zhì):“大家好,我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你們每個人都無法離開我。我具有‘變形金剛’的本領(lǐng),當溫度為零下 183 ℃時,我會變成淡藍色的液體,當溫度為零下 218 ℃時,我會變成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到如今我已多次嘗試瘦身失敗,只能在較低的地方行走,而無法攀登高山。如果我在水中游泳也不會溺水而亡,人類就用了一句較為深奧的語句解釋我——密度大于空氣,不易溶于水,所以我感到非常抱歉的一點就是給上高山、入太空、下深海的人類帶來了很多不方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地擬人描寫會讓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掌握更加牢固、理解也更容易,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經(jīng)常做實驗,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科學,化學實驗無處不在,幾乎所有化學原理和結(jié)論都是在實驗中獲取的,通過實驗,學生們不僅能真切、完整地體會到科學、嚴謹?shù)膶嶒灧椒?,還能將要學的化學知識融入實驗中,并用來指導學生進一步掌握化學學習的方法。如:在講“燃燒和滅火”時若直接接觸“燃燒需要的條件”這一個知識點,學生們就會感到理解困難,摸不到頭緒,也無法證明,然而,準備盛有400毫升熱水的容量為500毫升的燒杯,放一小堆白磷在水中,杯口放一片銅片,銅片一端放等量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被吸干水分的白磷,學生觀察其現(xiàn)象。當他們說出白磷燃燒,紅磷未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也沒有燃燒時,就要用導管對準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學生們就會看到白磷也燃燒起來了。這時,就完全能夠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需要接觸空氣或氧氣”的結(jié)論。
四、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促進化學教學融入生活
初中化學教學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服務(wù)生活,教師完全可以運用真實的生活場景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聯(lián)系日常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都能從感性上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實際上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化學教材的編排有很多都是從生活現(xiàn)象中引入的。
初中化學教學應(yīng)當自覺順應(yīng)新課改的需要,教學要從學以致用的高度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發(fā)揮教師對教學的指導作用,要認真?zhèn)湔n,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化學課堂的質(zhì)量和效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新世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