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教師和學校領導仍走不出應試教育的“藩籬”,還存在著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傾向。中、小學生是構成我國人口比例的重要部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水平,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關鍵詞:中小學;學校體育;認識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體育的基礎,它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改善和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提高我國運動技術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都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體育在學校教育中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根據(jù)本人多年來從事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經(jīng)驗和積累,我認為以下幾點足以說明。
一、學校體育為學生終身健康奠定基礎
“健康第一”是毛澤東同志的歷來主張。早在1917年毛澤東同志便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無體,是無德智也”。2007年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電視連續(xù)劇《恰同學少年》,主要講述的是毛澤東同志在湖南長沙公立第一師范就讀時的故事。劇中青年毛澤東的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中國自古以來,傳統(tǒng)的教育,可謂從來沒把體育放在過眼里,顏回、賈誼、王勃、盧照臨,這些歷史人物的才華難道還不驚人嗎?可是他們都短命,還沒來得及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就已經(jīng)英年早逝,給歷史留下的只有一頁一頁的遺憾,沒有健康的身體,你學問再好,本事再大,連命都保不住,有什么用?”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教師和學校領導仍走不出應試教育的“藩籬”,還存在著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傾向,他們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在家里,家長總是喜歡看見孩子在讀書、寫作業(yè),甚至周六、周日在家長的控制之下,孩子很少有活動時間。在學校,一些教師擠占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有的甚至把體育課上成文化課。某些學校和教師期末評選“三好學生”就是以學習成績?yōu)橐罁?jù),至于其他方面,幾乎不在考慮范圍。
殊不知,這樣做對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一般年齡在6~12歲,這一時期的兒童基本上處于勻速發(fā)育階段。據(jù)調查,我國兒童生長發(fā)育年齡是12歲,女生由10歲開始進入快速發(fā)育階段,至12歲時達到高峰,以后逐漸進入緩慢發(fā)育階段。男生由12歲開始進入快速發(fā)育階段,至十四五歲(中學階段后)逐漸轉向緩慢生長,這說明孩子在中小學階段的生長和發(fā)育,在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作用。如果青少年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缺乏必要的鍛煉,體力和體質就會下降,身體和各器官的生長和正常發(fā)育會受到一定影響。由于缺乏體育鍛煉,機體多余的脂肪得不到消耗,會引起肥胖,心肺功能也會降低,加之用眼過度,可能會導致近視等。
在中小學階段通過學校體育進行科學地鍛煉,不但能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增強食欲,使身體得到更多的營養(yǎng),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從遺傳和優(yōu)生的觀點看,這一代青少年體質增強了,會影響到下一代,從而逐步提高全民族的體質。所以,搞好學校體育可以說為學生的終身健康奠定了基礎,使他們終身受益。
二、學校體育的作用
1.學校體育是提高我國體育運動水平的基礎
中、小學生是構成我國人口比例的重要部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水平,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學校體育應貫徹普及和提高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抓好普及,同時,在學校里對有運動才能的學生,通過運動隊或業(yè)余體校等途徑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就可以為提高運動水平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為優(yōu)秀運動員隊伍輸送后備力量。實踐證明,社會上大批的體育骨干和我國一些優(yōu)秀運動員,大多是在學校里培養(yǎng)起來的。
2.學校體育是在身體活動中進行教育
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是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個運動項目內容的不同,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如田徑中長距離跑,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堅持練習卻能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各種球類項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進行,對于培養(yǎng)團結、友愛、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思維的敏捷性具有積極的作用;游戲活動是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進行的,不僅能培養(yǎng)自制能力,而且能培養(yǎng)誠實等思想品質。
3.學校體育對美育也有促進作用
學校體育項目觀賞性較強,練習中要求體現(xiàn)動作規(guī)范、協(xié)調,它以自己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體育鍛煉可使學生練出一個健美的體型,而且能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動作美、儀表美、心靈美和行為美,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4.學校體育還是一項高尚的娛樂活動
由于它項目繁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選擇性、競爭性和趣味性較強,又不受場地、器材、時間、人數(shù)、年齡、性別等條件限制,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活動,能夠愉悅身心,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以上是學校體育對學生發(fā)展的主要作用,另外,通過組織學校體育活動,還可以增進相互學習和交流,發(fā)展人際關系,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三、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體育是一個全面發(fā)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培養(yǎng)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教育過程,它與德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共同構成了學校教育的整體。
從小學到初中直到大學,學校教育一直離不開體育,這充分說明學校體育對教育的影響作用。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他的精力就相對充沛,思維和反應能力就相應較強,文化知識的學習效果就較明顯。科學研究和實踐都證明,體質的強弱對智力、個性、心理都有巨大的影響。身體健康則文化學習的效率高,個性心理發(fā)育正常,能力也高;反之則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迫于激烈的升學競爭,一些家長、學校在自覺不自覺地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加上社會對教育質量的片面理解,加劇了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的做法,出現(xiàn)了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時間和畢業(yè)年級的體育課被擠占現(xiàn)象。雖然影響學生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主要原因是課業(yè)負擔過重,沖擊了學校體育。由于體育教學和學生的體質得不到重視,嚴重影響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學校體育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降低了。
據(jù)了解,個別學校九年級為追求升學率,周六、周日不休息還在正常上課,每天有早晚自習,學生晚上回到家還有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平時在學校根本沒有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還有個別學校,出于“安全”考慮,不但有早自習,還有午間輔導,也就是學生吃過午飯到校后,由教師專門輔導,學生不得在教室外活動。兒童和少年的生長和發(fā)育是有客觀規(guī)律的,他們是人,是獨立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說其不成熟,有心理上的不成熟,但首先是生理上的不成熟。然而,不少家長、教師和學校似乎忘記了這一點,拼命逼學生學習,很少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有時連充足睡眠的權利也剝奪了,這是相當危險的。據(jù)報道:某市中學初三年級近50%以上的學生平均睡眠時間在8小時以下。其中一所重點中學連續(xù)幾年不重視做眼保健操,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也用來講課,造成一半以上的學生成了近視眼。
最近幾年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上級組織的運動會參加的學校和人員越來越少,主要原因是有些家長、教師和學校不讓參加學校體育訓練,怕耽誤學生的學習。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規(guī)定在許多學校都不能落實,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體育鍛煉不足。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充分說明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人都無權弱化學校體育的地位。
作為一位體育工作者,我是從職業(yè)的角度去看待這種現(xiàn)象的,學校體育關系到每個在校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需要這一代少年兒童具有豐富的知識,更需要有堅實而強壯的體魄。在這教育改革的年代和新的歷史時期,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敢于擔當學校體育的重任,廣泛宣傳學校體育的重要性,讓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學校體育有一個真正的認識。
(作者單位 河南省周口市東新區(qū)文昌辦事處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