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中所列舉的事例,使學生明白“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的道理,從而自覺地保護自然環(huán)境。
2.能夠舉例說明什么是“食物鏈”,什么是“生態(tài)平衡”。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1.通過課文中所列舉的事例,使學生明白“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2.能夠舉例說明什么是“食物鏈”,什么是“生態(tài)平衡”?
教學資源開發(fā)與利用:
多媒體。
教學流程:
一、師生交流,引出課題
1.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天越來越?jīng)隽?,我們怎樣做才會使自己在這冬天里過得舒服呢?那你知道我們的吃穿用等所需的一切都來自于自然界嗎?大自然中有茂盛的植物,有可愛的動物,有豐富的資源。但是,近年來,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多的變化(出示沙塵暴圖片)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板書:大自然的報復)。
2.破題
師:字典上對“報復”的解釋是對批評自己或者損害自己利益的人進行反擊。你認為在這里應該怎樣理解?對文題的整體理解是什么?
3.引發(fā)思考
看到這樣的文字,你會想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讀不準的字音可以請教同學或者請教字典先生,然后多讀幾遍。
2.瀏覽課文,給每一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4.說說課文主要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意
合作探究
誰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師:我們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應該理解什么是“食物鏈”及“生態(tài)平衡”,我們應該在第幾自然段能找答案呢?
生:第二自然段
A.引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什么是“食物鏈”
B.教師多媒體展示“食物鏈”
師:魚兒的尸體腐爛后是浮游生物的食物,而浮游生物又可以滿足小蝦對事物的需求,小蝦又是小魚的食物,大魚又吃掉小魚,這是動物之間的食物鏈條,證明了生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板書:相互聯(lián)系)
C.學生舉例子說明“食物鏈”
D.引導學生教材上的例子說明什么是“生態(tài)平衡”,并隨文解釋“微妙”
師“微妙”一詞說明了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不受外力控制的,它們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各自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以維持需求平衡。這足以說明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生存都是互相制約的,(板書:相互制約),同時也說明大自然是神圣的,具有強大的力量。
E.教師引導學生舉例說明“生態(tài)平衡”
師:植物和動物之間存在生態(tài)平衡的關(guān)系,那么動物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平衡呢?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讀文后交流:黃鼠狼與老鼠之間的平衡關(guān)系。
師:這種關(guān)系是平衡的,但是人類卻人為的打破了這種平衡,那么將出現(xiàn)怎樣的后果?
出示:
—旦護林益鳥減少,害蟲就會隨之增多,就會破壞樹木的生長。
引導學生思考:能把“一旦”換成“如果”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一旦”一詞說明了自然環(huán)境被破壞的結(jié)果只有一個一生態(tài)不再平衡。沒有了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森林與草原,所有的食物鏈條都將被打亂,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也會受到威脅。
師:誰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誰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大自然又是怎樣報復人類的?
’
引導學生自由讀第4、5自然段
學生匯報
師:不僅僅是美國經(jīng)歷了沙塵暴,到目前為止,很多地區(qū)都有不同程度的沙塵暴出現(xiàn),還有很多自然現(xiàn)象也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課前請同學們收集了這方面的資料,誰來試一試,把你收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大家(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材料)
師:這一切說明了什么?
四、回顧全文,感情升華
1.完整板書,點明中心
師:大自然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為我們奉獻著一切,但是,人類貪婪的手卻不停地伸向她,在索取的同時損傷著她。沙塵暴、泥石流、酸雨等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示,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警惕,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她,我們才會幸福的生活著。(補充板書:警惕)
2.拓展思維,提升情感
師:大自然向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該怎樣做呢?
(學生發(fā)言)
師:同學們的想法很不錯,但是,大自然是我們大家的,只憑借我們的力量是微薄的,如果我們能夠號召所有的人行動起來才會使大自然永遠充滿生機,請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寫一份倡議書,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吧。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龍江縣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