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培養(yǎng)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在特別突出的位置,但是只有具有一定翻譯能力才能提高閱讀能力,如果一個簡單的句子不能準確地翻譯,那談何更好地理解,更好地運用這個句子呢?但是,目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學生做題能力可以,可是他們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對文章的精準的理解很差,大多數(shù)學生只會答題,但具體的文章意思根本不知,甚至對文章曲解。那么,對國內(nèi)中學生是否教授翻譯,教授翻譯有何利與弊呢?這是本次調(diào)查的重要問題。
二、研究設(shè)計
1.實驗對象和實驗方法
實驗的受試者是永靖縣劉化學校八年級的兩個班,共有100人,每班各有50人,每班學生都有好、中、差學生,學生的基礎(chǔ)都差不多,每班中等生比較多。實驗時間為一學期,即八年級第二學期,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各50人。對照班的教師用平常的方式進行教學,即注重聽、說、讀、寫的方式進行教學,實驗班的教師在教學中除運用對照班的教學方式,還特別注重翻譯的教學,對每個詞的用法及它可以運用的語境進行細致的教授,并要求學生進行適當?shù)挠柧殻唧w的教學方法如下:課前教師讓實驗班的學生提前翻譯所學的內(nèi)容,然后在上課時比較自己與教師、同學的翻譯哪個更好理解,更符合中美不同的習慣。不好的原因在哪里?是自己單詞不認識,還是對單詞的語境不熟悉,甚至是漢語水平的問題,找出原因進行識記,同樣的問題今后盡量少出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用時大約10分鐘。一個單元的學習中再做一篇閱讀理解,但必須翻譯它,不僅僅是完成它的問題。
2.調(diào)查的目的與內(nèi)容
本次調(diào)查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了解為什么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提高很慢,有的學生能理解文章的意思,但一做題就錯,對文章的重點不能很好地掌握。二是要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翻譯人才從何時開始比較好。該調(diào)查問卷由一份適合于八年級學生的試卷和學生的評價組成,試題是中國學生常用的一種檢測試題,包括選擇題、填空題、閱讀理解、完形填空、作文;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包括3道題:翻譯的教學是否有用、加上翻譯的教學對你的閱讀理解有幫助嗎、如何教翻譯課你更感興趣。
3.數(shù)據(jù)收集與分析
(1)數(shù)據(jù)收集
本次試題采用的是永靖縣期末統(tǒng)一試題,共有100份試卷,對兩個班級的成績現(xiàn)統(tǒng)計如下表:
(2)數(shù)據(jù)分析
(3)試卷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總平均分、閱讀理解和作文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實驗班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班,特別是有部分學生在閱讀理解題上進步很大,他們能準確而快速地做答閱讀理解。作文的比較中,實驗班的大部分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句型,有簡單句、帶有不同從句的句子,句子的意思完整,作文內(nèi)容流暢,但是語法的錯誤,兩個班差不多,在填空題上,對照班比實驗班高3分,原因是他們的單詞記憶準確度比較高。最終說明實驗班的學生在整體上成績好于對照班。
(4)學生的評價
實驗班的學生大部分表示加上翻譯的教學后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明顯好于以前,自己有想作為一名翻譯者的愿望,對英語原著的理解比較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們希望今后繼續(xù)增加翻譯實踐的練習,既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也加強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并且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增強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
4.問題與對策
(1)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不大的原因應有兩方面:①大部分學校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在教學中只教授學生如何做題,如何得到高分,至于學生是如何分析題,如何判斷題,并不重要,從而形成大部分學生對一篇文章只知其大意,而不知英語語言的美感與文體的知識,從而在今后的工作中鬧出許多笑話。②對英語語言的文體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分析、鑒賞語篇,對翻譯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翻譯意識不強。
(2)對策
①要意識到翻譯的重要性。隨著國家間的交往日益頻繁,我國對高素質(zhì)翻譯人才的需求將會大大增加。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需要漢英兩種語言的修養(yǎng)之外,還應注重強化翻譯技能訓練和其他相關(guān)能力的培養(yǎng)。②把翻譯的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中。翻譯是一門學科,它有自己的理論體系,自己的研究方法等,在中學階段我們雖然不能全面地學習它,但是為了今后我們能更好地學好英語,我們必須從基礎(chǔ)開始重視、了解翻譯這門學科,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學習與教學中,讓我們能更好地與英語國家的人們交流。
本次調(diào)查表明,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并且能為以后翻譯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為此,我提出了兩個措施,希望對我們有用。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探討不同的詞、句、題材在不同的語境中不同的翻譯,讓學生逐步掌握在不同的情況中用不同的詞,讓自己成為一個語言運用的高手,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口語或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鑒賞能力。如果說先進的思想和科學技術(shù)能夠飛越國界,那么翻譯則是這種飛越的翅膀。
參考文獻:
[1]戴煒棟,束定芳.試論影響外語學習習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語界,1994(4):1-10.
[2]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
(作者單位 甘肅省永靖劉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