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語在學生的學業(yè)中占的比重較大,然而英語難教英語難學,又是困擾教師和學生的一個難題?,F(xiàn)在我將近些年對英語教學與學習的看法總結如下,希望能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應當怎樣教英語和怎樣學英語?
一、現(xiàn)狀分析
1.中學生學英語時遇到的一個頭痛問題就是英語的句子結構問題。他們總是習慣性地用漢語的語序來代替英語的語序,常常無意識地犯了一些錯誤。
2.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踏踏實實地、系統(tǒng)地教好語法,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提高其運用能力,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培養(yǎng)其善于觀察、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3.教師在教學語法時,大小語法項目都要兼顧,不能隨意放棄,不可盲目猜題。在練習解題時,教師要讓學生深刻領會一些優(yōu)秀試題的語境信息和掌握有關詞匯內涵的要領,認識題目的考試范圍和命題人的設題手法。
4.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既要注意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復習和閱讀中注意將語法、語境和語言文化背景相結合,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多方面提高其解題技巧,最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慣用的教學手法
1.填鴨式。有些教師上課時滔滔不絕,黑板上寫得滿滿的,學生不停地記筆記。這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法帶來很多弊病。教師講得過多,他所能提供給學生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能力的機會就越少,學生常處于被動位置,沒有時間及時思考、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當然沒法鞏固。再有,講得過多,重點不突出,學生掌握不了要領,課堂氣氛也沉悶,學生容易產生疲勞。
2.陳舊式。有些教師上課停留在原始的教學狀態(tài)中,沒有語音室,沒有幻燈片,沒有電腦等現(xiàn)代化的手段來輔助教學,甚至連錄音機都少用,從始至終都只靠教師講述,根本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應試式。學生參加中考和高考,只有筆試,不考核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了適應學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師不注重聽說訓練,學生滿腦子裝的全是語法、句型和條條框框,聽說能力很差。
4.厭教式。有些教師不能透徹地掌握教材,處理課文缺少靈活性,教學方法呆板,又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更新知識,長年累月地重復這種教學,感到厭煩。
5.厭學式。學生學習死記硬背,有些學生甚至不識音標,不會拼讀單詞。往往按照單詞的字母順序,像讀電話號碼那樣反復背誦、書寫生詞。結果,學生的“努力學習”收不到應有的成效,學過的單詞念不準,新的單詞不會念,加上作業(yè)過多,越學越吃力,就會在心理上產生害怕、厭惡甚至抵觸的情緒。
6.母語式。有些教師較多地利用母語教學,把英語課變成漢語課。在初一外語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淺,容易聽得懂,易于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所以,沒有必要處處借助母語翻譯。
三、我們應該怎么辦
1.千方百計把好年級關。初一突出“嚴”和“全”、初二著重“實”而“活”、初三力求“穩(wěn)”而“精”。
初三學生上進心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但由于面臨畢業(yè)和升學,老師和學生往往覺得異常緊張。教師不是急于快速結束課程,就是忙于尋“上等”復習資料,出復習練習集;學生不是死記硬背,就是掉進“題?!绷?,沒時間看書,不能自控。對以上弊病,我力求“穩(wěn)”和“精”。(1)穩(wěn)定自己,嚴格按教學進度計劃上課,授完書本上的全部內容;(2)穩(wěn)定學生,為安定情緒和避免出現(xiàn)嚴重分化現(xiàn)象,批評不過重,表揚不過分,多鼓勵中下等生;(3)精心組織教學,精心規(guī)劃復習:復習課精講多練,多半時間用來個別練習或集體練習。不過多地講語法框框,不過深地講語言現(xiàn)象。
2.英語復習課的嘗試。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復習課一直是教師最傷腦筋的問題。通常的復習方法是,教師把單詞、句型、時態(tài)、動詞短語等提綱挈領地給學生歸納總結,再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復習練習題。但根據(jù)我的觀察,對這樣的復習課,學生有各種不同的心理反應。平時成績較好的學生有不耐煩的心理,覺得都是學過的東西,炒冷飯再講一遍沒有多大意思。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或一部分思想懶散的學生,往往產生一種投機的心理,從復習內容中猜題、押題,回去死記硬背,希望考出好成績。而一旦試題與復習內容不一致時,有的人還要說:“這道題老師沒給我們復習?!边@樣的復習,實際上沒有真正起到讓學生鞏固所學到的知識的作用,也未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應該注意“試卷講評”。試卷講評是每個教師經常做的工作。教師講評試卷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我認為以下四條原則是講評時不可忽視的。
(1)講評必須選準突破口。講評試卷前,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普遍性錯誤及犯錯誤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通過對錯誤及犯錯原因的分析,選準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2)講評必須聯(lián)系課本。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來自教材,而且試卷中的大部分知識點也來自教材。聯(lián)系課本講評試卷,不僅能通過對課本知識的回憶,啟發(fā)學生正確回答問題,也可以起到鞏固課本知識的作用,同時還可引起學生對課本的重視,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鉆研教材,把基礎知識學得更扎實。
(3)講評必須結合解題指導。講評試卷還應該進行必要的解釋指導,并盡可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某篇閱讀理解測試中有這樣一題: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would be_____.
A. The number of smoking people
B. Cigarette smoking
C. Smoking and cancers
D. Americans like smoking
10份卷中有7人錯選了C。由此反映出許多學生沒有掌握好這類概括性問答題的解法。
(4)做好普遍性問題復現(xiàn)的準備工作。學生試卷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試卷講評時都進行了講解。為了解學生是否已經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教師應該把這些普遍性問題列為下次檢測的內容。因此,分析試卷時,應把這些問題加以整理,作好筆記,最好還要選好題目或選好材料,為在下次考試中復現(xiàn)做好準備。
(作者單位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