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課文、語法、詞匯的教學運用貼近生活的真實場景設計和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知識積累;活動場景;運用能力
英語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英語教師應該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這是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英語成績的關鍵。教育部頒發(fā)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
綜合語言運用的形成是建立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方面之上的,通過描述真實或想象的場景,再現(xiàn)生活經驗,建立和維持社會關系,表達個人情緒、情感、思想、觀點來實現(xiàn)的。
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中,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設計真實或想象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
牛津8A第六單元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讀懂課文,了解這次臺灣地震的情況,并能結合關鍵詞和課文內容對相關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學會在自然災害中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在完成課文閱讀,掌握詞匯、短語及有關句子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從而訓練綜合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語言知識的實際場景:突然,教室內響起了刺耳的警報聲,學生在這樣的場景中,有的鉆到了課桌下面,靠在前面的往外面跑,還有的不知所措。老師適時提出一個問題:What are the right ways to protect yourself if you are in the earthquake?要求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學生用剛才記憶的課文中有關地震的短語、句子陳述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師說Do you want to know my opinion?進行小結,這里不但讓學生學會運用課文中的短語、句子,練習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情感升華:自然災害面前的自我保護的正確方法是什么,一舉兩得。課堂設計開放型的討論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樂于參與討論,既激發(fā)了興趣,又提高了綜合能力;既培養(yǎng)了合作學習能力,又達到了學習目標。
課文教學有實際的內容可設計,那么語法教學中又怎樣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呢?語法教學很枯燥,普通的教法就是老師示范,學生做由淺入深的填空,完成句子,翻譯句子,學生學得很呆板。在牛津8A語法課條件狀語從句的教學中,如果老師示范后問: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no homework to do this Sunday?學生非常感興趣沒有作業(yè)的雙休日,通過開展討論,全班學生暢所欲言,大膽發(fā)揮,這樣就有效訓練了條件狀語從句的用法,最后老師小結:If we don’t have any homework,we should read more interesting books.巧妙引出主句用將來時從句用一般現(xiàn)在時以外的should的用法,引導學生歸納出規(guī)律。這樣的設計使得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教育得以有效結合,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情感、社會與個人責任的意識中得到提高。
牛津初中英語的詞匯教學同樣能夠設計出巧妙的真實場景去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8A Unit6的詞匯教學是要求學生學會識別描述天氣狀況的單詞和短語,利用圖標教會學生識別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的單詞短語比較容易,但要能使學生運用這些知識去綜合運用就必須設計真實的情景,指導學生綜合性訓練、運用才能達成教學目標。我們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讓學生運用詞匯做一個真實的天氣預報的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顒又性O計了一個中央氣象臺背景圖案和音樂的天氣預報的場景(Make a weather forecast),中國地圖上標示了全國不同地區(qū)的氣溫預報和天氣變化的圖標,給學生一個這樣的天氣預報模板:Hello,everyone!Here is a weather forecast.Beijing will be...The temperature will be.../The low...the high...Thanks for listening,學生進行小組內的自主練習,然后走到多媒體大屏幕前模仿中央氣象臺氣象播音員播報全國天氣預報,然后再根據(jù)當?shù)氐奶鞖饧皽囟葓D標寫一個今明兩天的天氣預報材料:Here is a weather forecast in Baoying.Today...Tomorrow...這樣充滿生活性的設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語言的能力。
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需要長期積累,需要長期滲透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我們英語教師正確認識學生在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平衡性,同時需要正確認識知識學習與語言技能發(fā)展之間的關系。這樣,我們經過初中階段的積累和訓練,就能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寶應縣城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