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1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九年的課外閱讀量不少于400萬字。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的中學生,尤其是農村中學的學生很少愿意多花時間在閱讀名著上。所以,教師應該對學生加大名著閱讀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更要認真探究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有效性。
關鍵詞:放遠;轉變;引導;培養(yǎng);有效
“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很少有人去閱讀名著,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就更不愿靜下心來去閱讀,那么如何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呢?本人在近幾年的教學工作中,總結出了幾點經驗,寫下來僅供參考。
一、放遠眼光,改變觀念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功利性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不愿意讓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在名著閱讀上,很多老師甚至認為與其讓學生花寶貴的時間讀名著,不如把這重要的時間用在閱讀訓練中,這無疑使學生在學習之余很少去看名著。
本人認為作為教師應該改變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改變以往沒有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而卻渴望學生能夠寫出高質量的作文,考出好成績的觀念,我們應該放遠眼光,讓學生多去閱讀些名著,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閱讀經典名著,不僅能提高學生自身的修養(yǎng)和擴大知識面,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筆能力、是非分辨能力,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凈化他們的靈魂。
所以作為老師應放遠眼光,加大宣傳,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名著。
二、培養(yǎng)興趣,積極指導
興趣可以促進求知欲,是做好事情的強大的驅動力,它能變無效為有效,變低效為高效,閱讀名著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積極引導。本人認為:
首先,教師要做好榜樣,自己利用閑暇時間多去閱讀名著,不時地給學生“展示”一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主動去閱讀名著。
其次,積極發(fā)揮名著閱讀愛好者(指班級愛好讀書的學生)表率作用,多給他們自我展示的平臺,多表揚見多識廣、多讀書的人,讓其他學生在羨慕中逐漸產生自身閱讀興趣。
再次,重視閱讀評價。對于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要及時地給予肯定的評價,讓學生在激勵中快樂閱讀。
在興趣的驅使下,在教師積極引導和鼓勵下,我相信學生堅持閱讀名著的勁頭會越來越大。
三、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閱讀名著只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缺少目的性。對于老師推薦的書籍,不能完整地敘述清楚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這種閱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有挫敗感,感覺讀完了似乎也沒用,更談不上去應對中考中那些具體的試題。
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運用略讀、瀏覽、精讀、歸納總結、做筆記等相結合的方法去閱讀。對于名著中的精彩語段,要反復閱讀。比如,我在指導學生閱讀《水滸傳》時,學生讀起來很費時費力,于是我讓學生在讀之前大概了解書中寫了些什么,再引導學生通過精讀、反復讀,歸納總結書中幾個主要人物(如宋江、吳用、武松、李逵、魯達林沖等)的綽號的由來,他們各自都做了哪幾件很出名的事情,從中感受他們各有什么樣的性格?讓學生學會概括,用筆記錄下來。
閱讀名著不是走馬觀花,要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中閱讀,在閱讀中學會思考的習慣。教師也可以提倡“自讀—交流—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四、開展活動,有效推進
好的讀書習慣不是一時就能養(yǎng)成的,即使在教師呼吁、指導下,很多學生往往也不能認真積極地去閱讀古今中外名著。如不及時督促,學生很難持之以恒地讀下去。所以要想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平時注意多開展一些讀書活動。教師在設計組織活動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切實可行的閱讀活動激發(fā)其閱讀興趣。
比如,組建名著閱讀興趣小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帶頭并督促其組員利用有限的課外時間進行有效的閱讀??梢越涣?、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可以開展組內成員閱讀競賽,這樣很多學生為了在交流會上免于尷尬,也會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些名著,還可以舉行朗讀、誦讀等比賽活動,在全校范圍內掀起讀名著熱潮。通過寫讀后感、開辯論會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小組成員及小組間評述交流等形式探討有助于對名著內容的識記、理解和把握。
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輔助學生閱讀,利用影視媒體播放名著改版的電視劇精彩片段或電影來輔助閱讀。本人在讓學生閱讀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時,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播放了1996年的老版電影,讓學生在對電影形象感觀和對原文抽象理解中,進行比較閱讀。學生在閱讀并觀看完相關的內容后,本人又讓學生寫篇“讀后感”,以加深對名著的理解。實踐證明,通過指導的閱讀,效果是顯著的。
閱讀名著是讀者與智者對話、交流的過程。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不但能受到美的熏陶,產生美的追求,還能提高欣賞水平和文化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作為教師應放遠眼光,轉變陳舊觀念,加大宣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并給予方法指導,重視激勵性評價,開展各項活動等,以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贛榆縣城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