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初中擔任英語教學近二十年了,我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各個細節(jié),終于有了答案。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太過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不明顯。盡管我在課堂上口若懸河,口干舌燥,但是學生不買賬,聽不進去或者練習不充分,也是枉然。之后,我在課堂上就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方面動了一些腦子,做了一些嘗試。
一、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的主體作用,簡單地講,是指在教學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xiàn),他們能夠能動地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學看成“教師灌、學生裝”,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對象。教師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如果學生沒有主動性、積極性,教學就會失敗。
二、怎樣確立學生的主體作用
1.要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作用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獲得的。學生必須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要善于自我激勵學習動機
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對學習興趣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它是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的基本條件。一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才可以有強大的學習動力,也才能主動地投入英語學習中。
三、教師以正確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
1.更新教學觀念
(1)要具有新的人才觀。21世紀將是高科技、高競爭的時代,對英語人才的要求顯然與過去不同。21世紀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廣闊的胸懷、豐富的知識、聰敏的智慧、開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傳授英語基礎知識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但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2)要認識教師角度的轉變。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多數(shù)扮演的是主角,而未來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并認為“所有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導者和協(xié)調者”。
2.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
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并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以“學”為中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面對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授之以漁”已成為師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
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課堂教學是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行為的重要場所之一。英語學習的興趣產生之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
英語作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學科,在新形勢下它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學生發(fā)揮了主體作用,教學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教學成績才會得以穩(wěn)步提升。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城縣古城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