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英語新授課和復習課,尤其是新授課,教師都會花很大力氣去備課、上課,在課堂上也都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但對于練習講評課,卻不是很重視。很多人認為只要把練習在上課前從前到后做一遍,然后上課按部就班給學生講完就可以了。所以有的教師把練習的講評課當成了對答案課,按照題號順序講評,從練習的第一題開始,一講到底,題題不放過。學生也按照老師講題的順序在下面邊聽老師講解邊訂正。這些不顧學情的講解不但浪費了學生有限的時間且收益甚微,更可怕的是學生容易產(chǎn)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學習成績就會下降。殊不知,練習講評課和英語新授課、復習課一樣,也是英語教學中的一種重要課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其根本目的是糾正錯誤,分析得失,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學會一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即使是在練習的講評課上也應(yīng)當如此。作為教師,在練習課堂上應(yīng)該多點時間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借助同伴探討或教師點撥直至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其主體地位。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教學研究,我發(fā)現(xiàn)練習講評課的上法實際上大有考究,一節(jié)練習課的上法不同,其效果絕對不一樣。
一、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通過“再次做錯題”,達到自我矯正錯誤
練習題發(fā)下去以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而要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要盡量自己解決。實踐證明,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能獨立閱讀、獨立思考,通過自己的再次思考解決問題。他們每自行解決一個問題,都會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由于是對同一個問題的兩次不同思考,聽課時他們就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這樣要比教師直接講解印象深刻,以后犯同一類型錯誤的機會也大大減少。而且這樣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會得到培養(yǎng)。
二、要給學生以討論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同伴互助的方式,達到錯誤的矯正
學習是一個與他人一起建構(gòu)的過程,與同伴一起能更好地認知、更快地解決問題?,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能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際關(guān)系,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想要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討論和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是最恰當?shù)倪x擇。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搭建交流的舞臺,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練習發(fā)下后學生通過思考與自我矯正,總還是有一些問題不能解決的,這時教師就應(yīng)該放手讓學生去討論,讓學生去說,由學生講給學生聽,就會更易接受。學生的潛力也是不可估量的,說不定他們還會有比老師更好的思路,即使錯了,我們也應(yīng)該感到高興。教師應(yīng)該辨證地看待問題,學生出現(xiàn)錯誤并不可怕,相反,他們的錯誤也會是一種可貴的教學資源,是我們教學的起點。這種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方式不但能解決練習中一些非共性的問題,而且打破了課堂模式單調(diào)的格局,使學生間有直接交流合作的機會,真正實現(xiàn)了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三、要給學生質(zhì)疑的時間,并向?qū)W生提出有效的問題,使學生通過老師的啟發(fā)和講解,矯正錯誤
1.學生提出問題
通過自我思考,同伴討論還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講評課上教師所要講解的關(guān)鍵。因為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有的本身是重點,大部分可能是難點,也有可能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對于學生掌握得不好的知識一定要詳講精練,要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找出學生答題出現(xiàn)失誤的“癥結(jié)”所在,透徹分析,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2.教師向?qū)W生提出問題
對于一些重要的知識,教師可通過對學生提問的方式,以達到檢查和鞏固的目標。教師也要多注意提問的藝術(shù),要透過題中的表面現(xiàn)象,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特征進行開放性、發(fā)散式提問。
(1)讓學生讀題
某些教師喜歡讀題,讓學生直接給出答案,且在讀題時在題目的關(guān)鍵處會不自覺或有意地加重讀音,以提醒學生注意。其實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教師讀題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作為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題,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題中的關(guān)鍵字、詞、句,挖掘題中的隱含條件。
(2)讓學生說題
即讓學生進行考點分析,說說試題在考查什么知識點,該題是怎么考的,解題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的解題途徑,這些知識點在理解和運用時有哪些注意點等等。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如:He coughed day and night. His wife asked him____smoking.
A.giving up B.going on
C.to give up D.to go on
本題主要是考查ask sb to do sth意為要某人做某事,類似的動詞還有tell, want, advise, order, warn等。又因前句“他日夜咳”,所以應(yīng)當是“放棄”抽煙,而不是“go on”繼續(xù)。
(3)讓學生進行變題
即讓學生對原有的題目進行一定的改變,以求得不同的答案。如 How long did it ______(花費)to fly to Beijing?正確答案為 take 。 如將本題中的How long改為 How much,則正確答案又為cost。又如 She_______(learn)2000 Chinese words since she came to China. 正確答案為has learned,如將本題中的since she came to China 改為 before she came to China,正確答案為 had learned。這種方式立足于基礎(chǔ),不刻意求難,注重漸進,有階梯性和合理性,使學生感到別開生面,解題的積極性就能調(diào)動起來,有利于擴散思維,提高解題的靈活性和發(fā)散思維。
(4)讓學生上講臺試講
教師坐在學生位置上聽課、提問。因有事先準備,學生往往能講解分析大多數(shù)共性錯誤。臺下的教師和學生可以補充或糾正,通過講解和提問,試講者往往受益匪淺。當然讓學生上講臺試講,應(yīng)根據(jù)需要,并不是每節(jié)練習課都應(yīng)當這樣。
四、要給學生留有必要的鞏固矯正練習,讓他們鞏固歸納所學知識,并能進行知識的遷移
教師在分析完練習上的問題后,并不意味著學生都理解了,更不等于學生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要使學生具備解題能力,還需反復練習。因此,在講解完練習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學情安排學生做一些鞏固性練習和矯正性練習,以達到查漏補缺,對所學知識進行正強化,并能進行知識的遷移。
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區(qū)別tell,say,speak,talk用法時有困難,我就給出如下矯正練習:
(1)—What’s this in English?
—Sorry, I can’t ______(說)it in English.
(2)Millions of Shanghai citizens are learning to ________(說)English for the 2010 World Expo.
(3)On summer evenings, grandpa used to _______funny stories to us children.
A.tell B.say
C.speak D.talk
(4)When Miss Green began to ________something, two boys sto
pped ________and became queit.
A.speak, speaking B.talk, speak
C.say, talking D.tell, saying
通過鞏固練習,學生歸納出這四個易混詞的用法:say著重“說,講”的內(nèi)容,speak后通常接表示語言的名詞或指在會議上發(fā)言;talk常跟介詞with,to和about,意思為和某人談話和談?wù)撃呈?;tell意為“告訴”,常用于tell sb to do sth結(jié)構(gòu)中,tell a story意為“講故事”。
五、要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對所講內(nèi)容進行反思
在講評完練習后,教師應(yīng)該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去進行總結(jié)反思,學生對自己做錯的題再看看、再想想,并把自己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的試題(包括錯解)收集在“錯題集”中,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說明,給出相應(yīng)的正確解答,真正將所學知識內(nèi)化為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以后有空可以拿出來看看,防止再犯同類的錯誤。學生也要積極反思:此題我為何會犯錯?是自己粗心所至,還是自己審題不清,或是自己原有知識體系存在盲區(qū)?通過本次練習,我原有的知識儲備中存在哪些盲區(qū)?可以怎樣彌補?新知識能否直接同化納入我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中?如果不能,如何去順應(yīng)?很多老師認為這會浪費上課時間,其實不然。表面看來,學生好像少做了幾道題,教師好像少講了幾道題,但這幾分鐘的時間產(chǎn)生的功效卻是不可估計的。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還是有惰性的,所以不要指望他們課后去消化課堂所講內(nèi)容,再說及時消化總比推后消化要強許多。作為教師,也要充分利用這五分鐘時間在學生中轉(zhuǎn)轉(zhuǎn),多和學生進行一些個別交流和一些補差的輔導。
當然,要真正上好一節(jié)練習講評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教師,我們應(yīng)該在課前對學生所做練習進行批改,根據(jù)學生犯錯情況有的放矢地備課,找出學生共性的錯誤,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歸類,并能準備一些矯正練習。本著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透徹的原則,如何講解錯題其實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只有老師課前充分準備好了,課堂上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去學習,還練習課堂于學生!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溧水東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