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師徒互助”學習策略的背景
課堂教學效率是指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增幅三者之和所達到的效果。影響和制約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觀因素是教師、學生和教學方法,客觀因素是教學環(huán)境。目前,我校實施大班教學,班級人數(shù)多,每班六十多人,教師通常任教兩個班,難以兼顧每個個體,英語學習兩極分化趨于嚴重。教學中沒有體現(xiàn)分層教學,全班一起吃“大鍋飯”,所謂尖子生不尖,中等生平庸,學困生更差。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課堂效率的提高必須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那么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呢?我們著手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二、“師徒互助”學習策略的定義及具體操作
本研究中的“師徒”是指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皫熗交ブ睂W習策略是指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之間互相幫助,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行為習慣好的幫助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共同提高,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師徒互助”的做法是學生前后桌四人為一個單元小組,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做“師傅”、學習組長,學習較差的當“徒弟”或組員,師徒互助學習,組長組員共同提高。“師徒互助”強調把課堂各要素按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組織起來,使學生在參與中成長,在互助中發(fā)展,在和諧的課堂組織關系中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從而使認知、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1.師徒常變化
師傅要會學習、效果好、習慣好、能帶徒。但誰是“師傅”,誰是“徒弟”,不是固定不變的。剛開始實施時可以采取學生自愿建組與教師適當調整相結合的方法組成師徒對。通過一個階段(通常為一個月)的觀察、交流、學習,對這一階段的“師徒互助”作個小結,評選優(yōu)秀師徒對。再根據(jù)“徒弟”的缺點重新組建新的師徒對。師徒常變化可以督促師徒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信心。
2.加強對“師徒互助”模式的培訓
教師要加強對全班學生“師徒互助”模式的培訓。培訓不只是教學方法與技巧,更在于思維走向、教學方略以及習慣養(yǎng)成、健康心態(tài)、品德行為等層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師傅”的稱號名實相符,才能教出更好的“徒弟”來。在“師傅”教學“徒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則要及時給予幫助,與“師傅”一起研究對策。對于“師傅”在“教學”上有突出表現(xiàn)和“徒弟”成績不斷提高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
實施了“師徒互助”的教學策略時,教師并不是對“徒弟”不聞不問,相反應特別加強對他們的訓練。不但要讓他們學會,還要有高要求的準確率,以及做題的高效率和對時間珍惜的意識。課堂上遇到問題時,教師一般不講,而是讓“師徒互助”。
三、“師徒互助”的理論依據(jù)
1.合作學習原則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它是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昂献鲗W習”活動大致分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全員互動三種形式。“合作學習”強調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小組為主體。在教學評價上,“合作學習”將常模參照評價改為標準參照評價,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記分改成小組記分,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的依據(jù)。在“師徒互助”的教學模式下,師師、生生和師生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
2.因材施教原則
所謂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fā)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國古代教學經(jīng)驗的結晶,還是現(xiàn)代教學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它具有非常豐富的現(xiàn)代價值。實行因材施教,對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F(xiàn)行的班級上課注重面向全體,往往搞大家齊步走而難以照顧到學生的特點,使許多學生的才能發(fā)展受到局限?!皫熗交ブ钡慕虒W模式正是建立在了解學生個別特點、差別的基礎之上的。
四、“師徒互助”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師生的課堂幸福指數(shù)
課堂是師生的精神家園。成功的英語課堂活動能使師生獲得精神慰藉與享受,獲得幸福。讓學生享受幸福的英語課堂,讓教師享受英語課堂的幸福,是英語“幸福課堂”的應有之義。英語后進生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經(jīng)歷了數(shù)次失敗后,因社會評價(學校、老師、同學、家長)形成信心缺乏的心態(tài),因自我評價形成消極的心態(tài)和自卑封閉的意識,進而喪失了英語學習的驅動力,最終出現(xiàn)了惡性循環(huán):英語后進生在多次總結“慘痛教訓”后,便會產(chǎn)生自我心理暗示:“我不行”,在心理上逐漸筑起一道封閉的防線,在課堂上“不敢越雷池半步”。英語課堂的“師徒互助”教學模式,幫助他們建立心理優(yōu)勢,給學生心理暗示:只要敢參與,哪怕講錯了,老師與同學也會為你參與課堂的勇敢精神而喝彩!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打消顧慮,讓學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識、情感和智慧,達到生生共享共創(chuàng)。“師”“徒”在互幫互助中,很容易找到成就感、歸屬感,實現(xiàn)了師徒的共榮共進,有效地實現(xiàn)了和諧共進。
2.有效地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要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揚民主,滲透情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英語課堂的“師徒互助”教學模式,真正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減少學生之間的差異,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有效途徑。實施“師徒互助”后,學生兩極分化日漸縮小,優(yōu)秀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特長更加突出。這種師徒式同伴互助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有效克服了傳統(tǒng)班級授課的弊端,巧妙地將教學相長的思想應用于同伴合作互助學習中,將個別教學與集體教學有效結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對目標教學、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模式的一種本土改良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
3.凸顯了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多種活動啟迪學生的思維。學生是具有生命和思想的人。他們具有這個年齡所獨有的視野和心靈世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放棄“霸權”地位,在一些適當?shù)沫h(huán)節(jié)放棄課堂學習活動的主宰權,真正給予學生一些自主選擇的機會和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新課程致力于“建立充分體現(xiàn)尊重、民主和發(fā)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新的一輪課程改革要求老師尊重、愛護學生,走近學生,平等對待和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情感?!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也倡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fā)展,轉變單純注重傳授知識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皫熗交ブ苯虒W模式有利于學生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有利于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共同合作。
五、實施“師徒互助”需要注意的事項
1.“師徒互助”應明確任務
“師徒互助”學習應該是適時的,必須有明確的任務。新課程提倡任務型教學,而大部分task都需要通過合作(如,pairwork和groupwork)來完成。這就要求教師在每次的合作前深入研究教材,設計好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開放性、探索性的任務,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提出任務,讓師徒明白合作的目的,給足合作的時間,注重個體的獨立思考,確保師徒在合作時充分交流和有表現(xiàn)的機會。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才有可能出現(xiàn)一點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能和諧發(fā)展。
2.“師徒互助”應進行有效管理
教師在“師徒互助”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進行適時有效的管理。在“師徒互助”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避免出現(xiàn)學生各行其是,看似熱鬧卻無實效的場面。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各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在合作學習的組織方面,制止“師徒互助”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話語霸權,努力使徒弟的表達機會均等。
3.及時評價
“師徒互助”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基礎,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對于學困生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也要給予表揚和激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感。教師不應以一個終極決定者的身份出現(xiàn),更不能以自己認為唯一正確的答案來評定小組合作學習所得出來的各種不同結論,否則就會抹殺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在每次“師徒互助”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可以有意識地評價小組間合作的能力,以此經(jīng)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并非只有聰明人才能成功,而是能吸取別人意見、會與他人合作的人才能成功。
注:本文為如皋市級課題“借助‘師徒互助’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如皋實驗初中英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