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使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且對人類的思維發(fā)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但物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忽視地區(qū)差異和學生的個性差異,難以適應各地學生發(fā)展多樣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長期以來,物理教學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師講解教科書,以使學生掌握教科書的內容。新課程強調要廣泛開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放手工作,充分將學生的感官能動性調動起來,教師一定要相信學生能夠做得更好。當看到學生的研究偏離教學目的的時候,教師應當趕緊指正。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做新課程改革的領跑人呢?
一、改變觀念,認識自我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持久的革命戰(zhàn)役,它對教師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師不能死板教學。在上課過程中應當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遵循“為了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教”的原則,要對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方式進行改革,這是廣大教師應該做的。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下,教師擔負的責任更加重大,更加深遠。
二、不斷學習,完善自我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自然學科,它對物理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相關學科的儲備知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師要在專業(yè)水平高的基礎上成為擁有全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新課程對物理教師的這些更高的要求,加大了物理教師的壓力,物理教師要通過提高自身素養(yǎng),不斷充電才能完善自己。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發(fā)展,一些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融入新教材中。這就要求教師應該結合時代發(fā)展,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這樣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三、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自我
俗話說:教無定法。在上課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yǎng),知識和能力的提高,不能遵從一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一定要讓教師和學生互動起來,教與學要成為一個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博采眾長的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學會創(chuàng)新教學,一方面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四、輔助教學,豐富課堂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新課程改革十分看重實驗和技術的應用過程,進行一些演示性的試驗或者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讓學生生動地接受和學習知識,能夠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記憶。
(作者單位 河北省行唐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