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宋祖英是中國當(dāng)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民族歌唱家,她在國內(nèi)外民族音樂歌唱領(lǐng)域享有盛譽,研究宋祖英音樂作品的譯本有著深刻的社會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從德國功能學(xué)派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賴斯對文本的劃分出發(fā),明確了民歌歌詞作為視聽類文本的特性,對其文本進行特征分析,然后分析歌詞的譯本存在的文化缺失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文本分析 民歌翻譯 文化缺失
一、宋祖英音樂作品的文本特征
賴斯將文本對應(yīng)的語言維度、文本類型或各自使用的交際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借助語言功能的不同,將文本分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操作型文本以及視聽類文本。按照她的劃分,宋祖英的音樂作品為視聽類文本。在視聽方面,宋祖英民歌歌詞中有著如下特征。
1、押韻
押韻的使用使音樂作品落音一致,瑯瑯上口,富有音樂美,增強歌詞的節(jié)奏感,大大加強歌詞的聲響效果,令人久詠而不厭,是語言追求音樂性的最高體現(xiàn)。例如《愛我中華》通篇下來,全押a韻。
2、疊音
疊音就是重復(fù)使用一個字以造成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美感,既悅目又悅耳,疊音在宋祖英的民歌里更為常見,例:幽幽,天藍(lán)藍(lán),銅鼓聲聲等。疊音的使用,帶來了特殊的音響效果,一種聲音呈現(xiàn)之后,再通過重疊手段得到鞏固,給人以鮮明的感受。
3、贅詞
縱觀宋祖英音樂作品,贅詞的使用很普遍,例“噻啰噻啰哩嗨啰嗨哩嗨,遠(yuǎn)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哎嗨,等你來”等中的贅詞,這些詞只有聲音,沒有詞義,卻包含情感姿態(tài),將熱情好客抒發(fā)到極致。
4、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漢語明顯的特征之一,這一現(xiàn)象在宋祖英民歌中體現(xiàn)得很明顯,例如《辣妹子》中的“辣”字。在漢語中,“辣”意義眾多,可以指辣椒、辛辣、熱情等,在這首歌中, “辣”共出現(xiàn)153次,有些指上述意義,有些為音樂需要,例“辣妹子辣妹子辣辣辣”中最后三個“辣”。
二、譯本中的文化缺失現(xiàn)象
畢生致力于外國歌曲譯介和研究的翻譯家薛范先生認(rèn)為,歌曲翻譯的目的是在保留原作神韻的前提下,盡一切可能做到與原作媲美,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從而使受眾從譯作中獲得如同從原作一樣的啟迪,感動和美的享受,感到與原作相應(yīng)的藝術(shù)感染力。由于漢語和英語本來就不屬于一個語系,加上民歌歌詞上述諸多特征,譯本不可能十分對等地再現(xiàn)漢語的文化特征。黃忠廉說過:“拿任何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來剖析,譯作與原作既不等值,也不等效”。從文本特征方面來看,宋祖英音樂作品的歌詞翻譯中存在一定的文化缺失現(xiàn)象,下面進行舉例分析。
例1.《小背簍》
小背簍,晃悠悠。
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
頭一回幽幽深山中,嘗野果喲,
頭一回清清溪水邊,洗小手喲,
頭一回趕場逛了山里的大世界,
頭一回嚇到河灘里看了賽龍舟。
Little back-basket(譯本)
In the little back-basket, dangling from side to side,
Mother carried me down from the stilted house with merry laughter.
It’s the first time that I was in a mountain, tasting the wild fruits,
It’s the first time that I was in a clear creek, bathing the baby hands,
It’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gone to the fair,amidst the hills.
It’s the first time that I was on river shores, watching the dragon boat racing.
這首歌曲句式優(yōu)美,整齊。譯文的句式也很整齊,很完整,無論是從忠實的角度還是目的的角度都很接近原詞。但是,“晃悠悠”兩字譯為“Dangling from side to side”雖再現(xiàn)了在背簍中來回晃的意境,但是韻味不足“晃悠悠”。漢語文化中的“呦”字這一贅詞現(xiàn)象、原文的ou韻在譯本中得不到體現(xiàn)。雖然譯本盡可能地追求近似,也可以很好地傳播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卻不能達到對等的效果,而且存在著一系列文化缺失現(xiàn)象。
例2.《辣妹子》
前面已經(jīng)分析過,在《辣妹子》這首歌里出現(xiàn)了153次“辣”字,而《辣妹子》這首歌的譯文中,分別將“辣”譯成了“spice”、“red pepper”、“hot”、“warm-hearted”等, “辣妹子”不同于國外知名的辣妹組合Spice Girls,因此“辣妹子”重復(fù)出現(xiàn)時,先翻譯為“Spice girls”,讓外國人更容易接受,再以“girls of red pepper”補充說明,闡釋了中國的“辣妹子”,使得觀眾心中樹立了鮮明的中國特色的“辣妹子”形象,傳播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卻彌補不了由于漢語與英語一詞多義的不對應(yīng)產(chǎn)生的不足。
三、結(jié)語
在其他類型的文本里,如出現(xiàn)此類文化缺失現(xiàn)象,可以采取一些補償手段,對譯文進行一定的處理,使得譯本更加完整,更加忠實于原文。但由于宋祖英音樂作品中歌詞的譯本以字幕的形式出現(xiàn)在視頻上,有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難免產(chǎn)生上述文化缺失現(xiàn)象,但毫無疑問,譯本對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陸正蘭,《歌詞學(xu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7.11,第1版
[2] 薛范,《歌曲翻譯與實踐》,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5,第1版
[3] 杰里米·芒迪[英],《翻譯學(xué)導(dǎo)論—理論與實踐》,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8,第1版
[4] 黃忠廉等,《翻譯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9.12,第1版
[5] 蘇芳菱,《論翻譯中的文化缺失及對策》,北京:消費導(dǎo)刊,2009年第19期
作者簡介:王保令(1970-),女,山東青島人,副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大學(xué)英語教學(xué)法研究;秦美芳,(1985-),女,河南新鄉(xiāng)人,北京郵電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英語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研究方向為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