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的詩作中每一種意念都以婉約的方式相互觸碰相互交流,自然優(yōu)雅的同時亦不乏深刻的思考。他的作品不以數(shù)量取勝,但每首詩都如晴空般純凈、如初乳般凝練,感官世界里細枝末節(jié)的寧靜與騷動,在他的筆下都能別致地呈現(xiàn)出轉瞬間的靈動。
關鍵詞:靈動 意蘊 唯美 凝練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是當今世界詩壇最優(yōu)秀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不以數(shù)量取勝,僅僅163首詩,但是每首詩都如晴空般純凈、如初乳般凝練,感官世界里細枝末節(jié)的寧靜與騷動,在他的筆下都能別致地呈現(xiàn)出轉瞬間的靈動。
靜默是詩人描寫事物時喜歡營造的一種心理環(huán)境,在這個氛圍中每一種意念都以婉約的方式相互觸碰相互交流,自然優(yōu)雅的同時亦不乏深刻的思考。比如《轍跡》選取了月光、星火、火車作為主要構圖元素,靜夜中似有個做夢人或似病中人在尋求某個終極答案,然而他的生命之火過于羸弱,仿佛即將死去的蜂群毫無所得,唯有靜默的月光、稀疏的星星伴著這段孤獨無助的精神困惑。
每個詩人都有各自的審美傾向,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也毫不例外,在他的詩作中唯美的意象常常被賦予人性化的寫照?!侗┫凇穼⒃娙说奈狼榻Y發(fā)揮到了極致。一封殘留的書信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的消息已然傳達,仿佛神的使者奉命施法。去除了覆蓋大地的魔咒,冰雪受命融化,緩緩地卸去沉重的負擔,仿佛一公斤只有七兩的重量,水汽在升騰中飛舞像是被一股倦怠的風吹著行進。人們愜意地徜徉在夢幻般的藍天下,衣帽上撒著太陽柔軟的金光,這是冬天特有的夢幻般的感覺。雪中的靜物常輕易勾起人們對童年的懷念,灌木叢催生著新的語言,天空和枝杈隨性地暢談著,對話中突然闖進一架噴氣式飛機,對于自己的魯莽打擾撐起裙擺不好意思地鞠躬致歉,它走后大地比從前更加安靜。
詩人對詞語表達能力的局限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明確的改造方向。在《自1979年3月》一詩中,他提到“厭倦了所有帶來詞的人,詞不是語言!我觸到雪地里鹿蹄的痕跡,是語言不是詞?!边@里體現(xiàn)了詩人自然主義書寫的傾向,更準確的說詩人是一位帶著歷史的沉重感冥想的自然主義畫家。在他的筆下荒涼的林間空地顯得生機勃勃:“黑色的樹干披著地衣灰色的胡茬;若干綠枝在那里撫弄陽光;地上影子哺育著影子;沼澤在生長”。詩人特有的混合感官賦予一切物體以活現(xiàn)的靈動感。作為某段歷史的遺跡,它是厚重的,在記錄著也在遺忘著,最終僅留下基石其他的一切都蕩然無存。這基石在新的時空里有他的變體,只是原屬于它的歷史被濃縮在隱體里,精巧的讓人難以發(fā)現(xiàn)。
2011年特蘭斯特勒默被授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他以凝煉、簡潔的形象,以全新視角帶我們接觸現(xiàn)實”。這是對他杰出藝術成就的恰當褒獎也是對這位擅長化抽象為具體、將平淡化為神奇、將平庸化為永恒的生活畫師的一種積極的肯定。他的詩節(jié)在新的地帶里再度休整堆積,以新的角度和態(tài)勢創(chuàng)造著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Paul Bachelor, A Swedish master of mysticism leaves the reader spellbound, The Guardian,2011,June,17,2011
[2]Marie Claire, Ten things you never knew about the poet you never knew, The Telegram,Oct.27,2012
[3]Transtr Mer Tomas, Airmail: The Letters of Robert Bly and Tomas Transtromer Graywolf Press, May 5,2012
[4]Tomas Transtromer, translated by Robin Fulton, The Great Enigma: New Collected Poems,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6
[5]Robert Bly, The half-finished heaven: the best poems of Tomas Transtr?mer Graywolf Press, 2001
作者簡介:任巖(1973.10-),女,吉林省通化市人,研究生,通化師范學院英語系講師,主講英美文學, 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和英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