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高校學生個性教育的現狀,根據高校工作的實際情況和經驗,對現行的高校個性教育舉措進行剖析,探究個性教育對高校學生工作及學生個體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個性教育 高校學生工作 個性差異
學生工作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它是學校管理水平高低的標志。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代,自我實現意識非常強,服從意識減弱;彼此之間的家庭背景、個人潛能、心里素質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個人追求與接收能力也千差萬別,個性特征越來越明顯。因此,開展高校大學生的個性教育就顯得非常必要和緊迫。
本文試圖從各方面探討個性教育對高校學生工作的啟示,以促進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一、我國高校學生工作中個性教育的現狀
大學生是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特殊社會群體,其身心發(fā)展處于特殊階段,學生個性不僅在客觀上存在差異,而且呈現出復雜性、矛盾性和發(fā)展性的特點。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個性化教育的思想在觀念上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在我國的現實教育中仍然十分缺乏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教育內容和實施措施,對學生個性差異的存在及影響認識不足,研究不夠,突出地表現在對有強烈個性特征的學生教育缺乏有效的激勵手段或制約措施,要么壓抑個性,要么束手無策,特別是學生中存在的種種消極現象,一般仍習慣用“堵”和“防”的辦法來解決和處理問題,沒有真正從學生個性差異上找出原因和對策。
二、我國高校學生工作實施個性教育的措施
開展個性教育,必須要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輔導員達成共識,創(chuàng)造各方面條件,切實將大學生群體和個體區(qū)別對待。
1、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要改變對輔導員工作的傳統(tǒng)認識與觀念,創(chuàng)造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差異性人文關懷的條件,切實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發(fā)揮學生個性特長。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特能力、氣質和性格等心里特征的個體。其個體特征有認知方面、情感方面和生理方面的不同。輔導員和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一般情況和個性特點,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興趣愛好等進行全面了解。
3、建立學生差異性動態(tài)檔案。動態(tài)檔案主要指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行為、心理、成績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記錄和分析,方便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服務和管理,這事進行差異性人文關懷的前提和基礎,這個工作以輔導員為主,心理咨詢師配合進行。
4、構建完善的學生管理平臺。在學分制下,學生工作應該有傳統(tǒng)的行政管理轉變?yōu)榉e極探索建立一個有利于學生全面成才的導向型的咨詢服務體系,在學生公寓區(qū)域建立若干學生社區(qū)服務中心,作為日常的學生基礎服務平臺,在咨詢和服務中體現引導、教育、管理的內容
5、引導教育,全員育人。高校學生管理應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相信學生的判斷能力,視學生為獨立、自立、自強的成年人,還需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
6、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應轉變?yōu)榉e極推動學生的自我管理,培養(yǎng)其自我管理的能力,調動其積極性;構建學生參與民主管理體質,提供學生自我管理平臺。
7、特殊化界定,區(qū)塊化管理。由于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個人成長經歷,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高校中涌現了許多特殊群體的學生,如經濟困難生、后進生、文藝特長生、單親家庭生、身患心理或者生理疾病生等。對此特殊群體,學校應采取區(qū)塊化、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校辦學與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我國高校學生工作實施個性教育的意義
1、個性化指導是學生工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社會文化與觀念也在發(fā)生改變,世界教育思潮也在逐漸改變,學生工作在保障法學生專業(yè)學習、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準確定位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在校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長,以往保姆式的學生工作模式已不再適合新形勢下的學生工作。而國內外著名大學的學生事務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實行個性化指導”,個性化指導已經成為學生工作思想主潮流,并在實踐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成效。總管國內外各名校的教育理念與時間可知,個性化指導已經成為學生工作思想主潮流,并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個性化指導順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逐步提高,我國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越來越強烈呼吁對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高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綜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只有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個性化指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主動地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
3、個性化指導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當前大學生實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成長的一代,網絡的發(fā)達,校園的開放、社會環(huán)境巨變的影響,使大學生主體意識日趨強烈,服從意識減弱,單向灌輸阻力增大,同時,學生的家庭背景、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個人潛能、心理素質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生個體特征越來越明顯,各自的理想追求與接受能力也千差萬別。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自我發(fā)展,同時又要關注不同的學生個體,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采取相應的指導形式,促使所有 大學生都能公平地發(fā)展自我,實現個人價值,真正體現教育的公平性。
綜上所述,個性教育是社會發(fā)展和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充分理解個性教育的內涵與意義并付諸行動,把握好個性教育的原則,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是適應新時期學生工作的關鍵,是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對大學生個性教育管理機制的探討,順應現代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目的在于積極推動高校自身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走科學化、個性化的管理之路,可為高素質大學生培養(yǎng)提供參考,促使高校各類人才輩出,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學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促使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只有從真正意義上把個性教育的理念落到學生日常管理的使出,才能更好地完善學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