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把”字句歷來是留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本文筆者從個人觀點出發(fā),對“把”字句的定義、結構特點、語義類型及對外教學等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把”字句 對外漢語教學 語義
“把”字句是漢語中很普通,但又很特殊的一種句式,被人們廣泛使用。對外漢語教學中“把”字句歷來是留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從語言本體來看,“把”字句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句式結構,因此學生往往搞不清楚“把”后用什么樣的賓語,句中用什么樣的動詞,動詞前后又可帶哪些成分,何時必須用“把”何時不能用“把”何時可用可不用等等。在教學中注意教學的方法和教學的先后順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達到運用的目的。
一、“把”字句
(一)“把”字句的定義
“把”字句顧名思義就是帶有“把”字的句子,黃、廖版《現(xiàn)代漢語》中將“把”字句定義為:在謂語動詞前頭用介詞“把”引出受事,對受事加以處置的一種主動句。由此定義我們能看出:第一,“把”的詞性是介詞,由介詞“把”引出的成分,我們稱他為介引成分,亦可稱作介詞“把”的賓語。第二,介詞“把”的賓語與全句的謂語動詞之間往往存在著動賓關系,或者是對受事加以處置。例如:你把房間收拾一下吧!“把”的賓語“房間”與全句的謂語動詞“收拾”之間存在動賓關系。
劉月華《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 將“把”字句定義為:謂語部分帶有由介詞 “把” 構成的介詞短語作狀語的動詞謂語句。由此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把”字句的基本結構特點:首先,“把”字句是一種特殊的動詞謂語句。其次,介詞“把”構成的介詞短語在句中往往作狀語。綜合各家的觀點我們可以將“把”字句定義為:在謂語動詞前用介詞“把”引出受事,對受事加以處置的一種特殊的動詞謂語句,介詞“把”構成的介詞短語在句中作狀語。
(二)“把”字句的結構特點
“把”字句是漢語里常用的一種結構特殊的句式。其基本結構是:(主語)+ “把”+“把”字的賓語+謂語動詞+其他成分。它具有以下幾個結構特點:
1.動詞前后總有別的成分,動詞一般不能單獨出現(xiàn),尤其不能出現(xiàn)單音節(jié)動詞。通常后面有補語、賓語、動態(tài)助詞或是動詞的重疊式。例如:①我把書包放在桌子上。②把衣服洗一洗。
2.“把”的賓語一般是確指的,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例如:①把書拿來。②把作業(yè)交給老師。這里的“書”“作業(yè)”都是確定的,大家都知道的。因此,在賓語前往往會帶上“這”“那”一類的修飾詞。
3.“把”字句的謂語動詞大多是帶有處置意義的及物動詞。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對“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響,使他產(chǎn)生某種結果,發(fā)生某種變化,或處于某種狀態(tài)。如:請把窗戶打開?!按皯簟弊鳛椤按蜷_”的受事,由關閉的狀態(tài)到“開”的狀態(tài)。
4.能愿動詞、表示已然的副詞以及否定副詞等都應放在“把”字之前,而不能放在動詞的前邊。例如:我想把書包放下。這里的“想”應該放在“把”字之前,而不能放在動詞后的前邊。
5.特殊的“把”字句。如:①前天搬家把小王累得夠嗆。②可把老陳高興壞了。這類“把”字句主要不是說明某個動作對某事物或人的處置,而是說明某事對“把”后的賓語產(chǎn)生的影響?!鞍选焙蟮闹^語常是形容詞或心里動詞。
(三)“把”字句的語義類型
1.“把”字句表示某確定的事物因動作而發(fā)生位置的移動或關系的轉(zhuǎn)移。例如:您旅行袋放在行李架上吧?!奥眯写卑l(fā)生了位移。
2.表示某確定的事物因動作而發(fā)生某種變化,產(chǎn)生了某種結果。例如:他馬上把好消息告訴了大家。產(chǎn)生了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好消息的結果。
3.表示動作與某確定的事物發(fā)生聯(lián)系,或以某種方式發(fā)生聯(lián)系。他把錢數(shù)了數(shù)才放進口袋。“數(shù)了數(shù)”和“才放進口袋”動作之間有先后順序的關系。
4.把某確定的事物認同為另一事物,或通過動作使某事物變化為在性質(zhì)、特征上有等同關系的另一事物。往往有動詞“當成”“成為”等。例如:老師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孩子。
二、“把”字句的對外漢語教學
“把”字句是漢語特有的一種語法現(xiàn)象,不僅在結構上有自身的特點,而且在語義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的特點。諸多方面的因素構成了“把”字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困擾。所以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一方面要扎實掌握“把”字句及其各個方面的特點,充分認識到“把”字句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所在。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使學生對“把”字句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樂于使用。另一方面針對學生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要加強學習,并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加以細致指導。外國學生往往回避使用“把”字句,大多是由于學生對“把”字句的基本知識掌握得不好,對“把”字句的特點和使用環(huán)境掌握不充分,害怕使用后會出錯。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把”字句基本結構及其各方面的特點的教學,并且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運用“把”字句,用“把”字句進行造句,對學生的錯誤加以指導和更正。只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才能順利進行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才能使學生充分掌握漢語并最終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
三、結論
幾十年來,學術界關于“把”字句在結構特點、語義類型等問題上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迄今為止,關于“把”字句的研究成果不斷問世,的確解決了一些問題。使我們對“把”字句的認識日漸明朗,但是在很多問題上依然沒有達成共識。本文從個人想法出發(fā),試著對“把”字句的句法結構特點、語義類型等特點做了一個簡單的整合,并且簡單說明了“把”字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遵循先易后難、先簡單后難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