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欲橫流的社會,欲壑難填的人心。這是我讀完《自己埋單》這部長篇小說想到的第一句話。然而,這只是表象而已。
小說的主人公周子浩,一個步入知命之年的男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為了生存,每天忙于上班下班,還要周旋于朋友、同事、同學之間,喝酒、K歌、洗浴、打牌、泡女人……娛樂項目種類繁多,然而,這些似乎沒有讓周子浩感到快樂。
酒、女人,占據了這個中年男人的大部分生活。
餐館、酒吧、歌廳、洗浴中心,庸俗不堪的現代聲色場。
小說中的周子浩、郝登徒、宋木欣、陶思怡……這些現代聲色場下的蕓蕓眾生,享受著生活中的快樂,經歷著生活中的無奈。
這篇小說的構成,如此單調乏味,卻如此真實。一個男人的全部生活內容,仿佛活色生香多姿多彩,實則醉生夢死無聊透頂。對照自己的生活,對照身邊普通大眾的生活,如此接近。作者在后記中說,不要對號入座。而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找到無數人與周子浩之流對號入座。
對周子浩來說,或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面對聲色犬馬的生活,周子浩是主動的,也是被動的?!芭笥褧笥?,必須得喝酒。酒不僅是色媒人,更是友情的黏合劑。”所以在朋友或同學請他娛樂時,他幾乎都不拒絕。而情人是他尋求刺激生活的增味劑。因為在他眼里,妻子雖然稱職,但“沒有個性的女人往往流于平庸”,而情人才能讓他的生活過得更加滋潤。
然而,混跡于聲色場中的周子浩并沒有感到滿足,“他似乎是什么都不注重,而是被生活推著走,就像那江河中的浪花似的,追波逐流,不由自主,與自己有關的和無關的事情,他都不愿去計較。當然,有時候也注重一些所獲得的實惠和感覺,但實惠得到之后,同樣是茫然若失……”一大段自省式的剖析,道出了“人到中年”的茫然與無奈。你,我,我們大家,都是另外的周子浩,不過同是現實世界里的庸俗男女罷了。好與壞,善與惡,遵循與背叛,都不重要,人是社會的人,必然被某些東西推著走,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喜歡不喜歡,有時候必須得屈從。
只是有一點,不管你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應了“種什么因得什么果”這句話?,F代聲色場下的蕓蕓眾生,冥冥中似乎有一種神秘力量牽引,每個人都會走進有因必有果的業(yè)報循環(huán)。
周子浩貌似一個小有成就的男人: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和一個不大不小的職位,某出版社下屬雜志的主編;有一個好口碑,“朋友有了事情找他幫忙,只要是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內,他總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在單位,在社會上的人氣一直很旺”;有一個賢惠的妻子,雖不是知識女性,但一心相夫教子,勤勞節(jié)儉,安分守己;有一個出色的兒子,某大學學生,長相英俊,有出色的音樂天分;有一個美貌的情人,為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然而,一切都應了那句古訓:福兮禍之所倚。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是一成不變的,妻子患病,情人反目;被老同學坑害,雜志吊銷刊號主編職位被免;與書商合作出書原以為可以為單位謀利為自己挽回顏面,誰知因書商被查而殃及到他;兒子最終與自己曾經的情人走到一起,這對周子浩來說是致命的打擊,簡直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
凡事有因必有果。看到周子浩自食苦果,讓人有一種“解恨”的快感。不由得想起那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與江湖道義一樣,“出來混,總要還的”,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上天永遠都會主持公道,誰不遵守規(guī)則,誰就要受到懲罰。對周子浩來說,“自己埋單”是一種無奈之下的承擔。
以我的淺見,“自己埋單”的涵義中應該包含了作者的因果觀。至少,可以從主人公周子浩與三個親密人物間的關系解讀。
周子浩與妻子:喜新厭舊是男人的本性。因周子浩對原本賢惠的妻子高玉卓態(tài)度冷漠,導致妻子紅杏出墻這一“果”?;蛟S妻子出軌這件事對周子浩來說無關緊要,但妻子出軌后不堪重負而自殺,對周子浩來說是強烈的譴責與殘酷的報復,雖然高玉卓從未想過要報復周子浩。
周子浩與情人:一個沒有付出真情只想玩玩的男人,對情人的態(tài)度必然是始亂終棄。所以當周子浩對情人宋木欣有了反感后,首先想到的是盡快甩掉宋木欣。宋木欣因此而投向別人的懷抱,最后在明知周行健是周子浩的兒子的情況下仍與其發(fā)展戀人關系,可謂是對周子浩的最殘酷的報復。雖然宋木欣并非出自本心報復周子浩,但結果卻是“宋木欣在他的心窩上永遠地插上了一把尖刀”,那種疼痛,恐怕死后都不會終結。
周子浩與兒子:兒子七歲那年,周子浩帶了女人回家被兒子發(fā)現,從此父子二人便有了隔閡,這隔閡隨著妻子高玉卓的自殺身亡而日益加深。事實上,周氏父子之間的裂痕是無法彌補的,不管周子浩內心是如何深切地關愛兒子,但他當年種下的“因”,只能品償今日得到的“果”。
周子浩的妻子高玉卓也有自己的因果。原本高玉卓是最無辜而可憐的女人,“她所擁有的只有他和兒子,丈夫、兒子、家就是她生命中的一切,因為她沒有個人的事業(yè),更沒有什么遠大的抱負和追求,她每天在做的就是相夫教子,做家務,所以,她就格外珍惜她所擁有的那極其有限的一部分?!币粋€克己持家的賢妻良母,卻不招自己丈夫待見,即使美容、隆胸甚至做陰道緊縮手術都無法讓丈夫多看自己一眼。多么卑微的要求,多么絕望的情感!百無聊賴下去學跳舞,想不到遇人不淑,被騙子騙色騙財,最重要的是一顆心支離破碎。一個尚存廉恥的女人做了出軌的事,終究逃不過自己的心。無顏面對丈夫,沒臉再見兒子,更難逃良心的責問,最終含恨自殺。因自己一時糊涂犯下的錯,就要以死這一“果”來償還。不是別人不原諒她,是她自己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只有用死這一終極方式為自己的“不潔”行為贖罪。多么沉重的因果報應!
在另一層面上,高玉卓的自殺成了折磨周子浩的利器,使周子浩一生都難逃良心的譴責?!皻⑺滥闫拮拥膬词植皇莿e人,正是你這個自私的家伙周子浩!你周子浩是劊子手!”這世上最殘酷的懲罰不是讓你遭受痛苦,而是根本不給你彌補錯誤的機會。
關于小說的結尾,我以為可算開放式的。妻亡子離的周子浩只能獨自喝悶酒讓自己麻醉,然而,當他發(fā)現兒子駐唱的場所發(fā)生火災后惶恐萬分。也許作者對周子浩存有憐憫之心吧,小說中并沒有給出最終的結局,而是設置了三種可能:周行健在火災中喪生了;周行健在火災中受傷被送醫(yī)院了;周行健根本沒去唱歌而是在學校里安然無恙。如果“業(yè)報”是一種必然,我們只能祈禱上天仁慈一點,不要對一個已經得到報應的人再趕盡殺絕了。
一切皆有可能。有句詞叫“業(yè)報前途難自欺”,所以,我們只要記住,人在做,天在看。做了什么,自己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