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影《公民凱恩》謎一樣的魅力來源其外視角敘事。敘述者湯姆遜知道的事比電影中所有人物的都少。他只能通過不斷的采訪來了解凱恩。
關(guān)鍵詞:《公民凱恩》 外視角 謎 玫瑰花蕾
電影《公民凱恩》是公認的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是鬼才奧遜·威爾斯編導演制的銀幕處女作。改變了好萊塢傳統(tǒng)的影片拍攝模式,成為現(xiàn)代電影與傳統(tǒng)電影的歷史轉(zhuǎn)折點。
本文中,撇開電影《公民凱恩》在電影技術(shù)上的創(chuàng)新應用,將重點討論其獨特的敘事視角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電影《公民凱恩》是一部對生活高度凝練、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心理世界的理性體驗的影片,意義深邃,需反復咀嚼,是純粹的“電影的詩”。通篇彌漫著一種謎一般的神秘氣氛。凱恩的一生究竟是什么?他幸不幸福?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呢?他臨死前說的玫瑰花蕾究竟是什么?這種獨特的謎一樣的魅力,來源于編劇威爾斯的所選取的獨特敘事視角。
敘述視角也稱敘述聚集,是敘述語言中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特定角度。敘述視角有三種形態(tài)。分別是全知視角、內(nèi)視角、外視角。
全知視角就是敘述者比任何任務知道得都多,他全知全覺。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視野無限開闊,適合表現(xiàn)時空延展度大,矛盾復雜,人物眾多的題材,例如史詩性作品。只是由于作者隨意的插入故事,會引起作者對故事真實性和可靠性的懷疑。而且其沒有留給作者再創(chuàng)造的余地。不符合現(xiàn)代人的口味。
內(nèi)視角,敘述者就是人物,所知道同人物一樣多。其優(yōu)點在于敘述者進入故事和場景,一身二任,或講述親歷或轉(zhuǎn)敘見聞,其話語的可信性、親切性自然超過全知視角敘事,多為現(xiàn)代作品所喜愛。缺陷在于難以用來敘述背景復雜事件重大的題材。但非常適合講述個人歷史。
外視角,敘述者知道的比人物知道的還少,他像是一個對內(nèi)情毫無所知的人,僅僅在人物的后面向讀者敘述人物的行為和語言,他無法解釋和說明人物任何隱蔽的和不隱蔽的一切。它最為突出的特點和優(yōu)點是極富戲劇性和客觀演示性;敘事的直觀、生動使得作品表現(xiàn)出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魅力。它的“不知性”又帶來另外兩個優(yōu)點:一是神秘莫測,既富有懸念又耐人尋味。二是讀者面臨許多空白和未定點,閱讀時不得不多動腦筋,故而他們的期待視野、參與意識和審美的再創(chuàng)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外視角的缺陷是,敘述視角的局限性太大,很難進入人物內(nèi)心,無法全面刻畫人物形象。
電影《公民凱恩》無疑是選用了外視角敘事。并且將外視角的優(yōu)點發(fā)展到了最大限度。電影《公民凱恩》是一部傳紀類電影,講述美國報業(yè)大王凱恩的一生,對于這種講述個人歷史的電影作品,電影通常喜歡用內(nèi)視角來展現(xiàn)。比如我們熟知的電影《阿甘正傳》。但是《公民凱恩》偏偏選用了外視角。
電影《公民凱恩》開端,年老的凱恩孤獨的死在自己帝國般的莊園,臨死前凱恩吐出了遺言“玫瑰花蕾”。這是一個謎一般的符號。
一家雜志的主筆好奇于凱恩的一生,委托青年記者湯姆遜對凱恩的生平進行深入的調(diào)查,并且查清凱恩的臨終遺言“玫瑰花蕾”究竟是什么?想以此來了解真實的凱恩。
湯姆遜于是踏上了漫漫的尋訪之路,他查閱資料,去看凱恩當年的監(jiān)護人撒切爾的日記。詢問每一個跟凱恩有過親密關(guān)系的人,但無人能清楚的說出“玫瑰花蕾”是什么?隨著調(diào)查不斷深入,湯姆遜,越發(fā)不懂凱恩究竟是什么人。因為眾人的感性的描述就像是一塊塊散落的拼圖,而湯姆遜無法將這些拼圖拼好。
電影《公民凱恩》的最大魅力在于誰也不知道凱恩心里在想什么?你永遠只能通過別人的嘴巴來聽到凱恩是什么樣的人,但是凱恩不會告訴你,也不會跟你說話,你只能永遠在猜。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吸引力。你覺得你好像靠近他了解他了??墒鞘聦嵣纤裁炊紱]有說,他永遠是個謎。
通過翻看查閱已故的凱恩的監(jiān)護人,賽切爾回憶錄手稿。湯姆遜得知凱恩本是一個平民出生,但母親意外發(fā)跡,被送到大都市接受教育。但小凱恩對財產(chǎn)毫無概念,不愿離開。但終被帶走了,雪地上只留下小凱恩剛剛玩耍的小雪橇。凱恩成年獲得財產(chǎn)后,并買下報社,對抗賽切爾。賽切爾在手稿上寫道:凱恩只不過是一個走運的流氓,被慣壞了的、沒有責任感的無恥之徒。
而之后,據(jù)凱恩部下伯恩斯坦回憶,凱恩是一個年輕氣盛,不可一世的人。他建立了報業(yè)王國,甚至制造輿論鼓動美國卷入1897年的美西戰(zhàn)爭。他還懷有政治野心,跟總統(tǒng)侄女艾米麗結(jié)婚了??伤⒉恢馈懊倒寤ɡ佟笔鞘裁矗?/p>
凱恩好友里蘭給湯姆遜講述了凱恩與艾米麗的政治婚姻,還有凱恩與歌女蘇珊的一見鐘情。也因為這件緋聞讓凱恩無緣政壇。蘇珊無歌劇天賦,但凱恩卻執(zhí)意為蘇珊建造了歌劇院,里蘭因批評蘇珊的歌藝、指責凱恩從未對讀者說過真話而與凱恩徹底決裂。同樣里蘭也不知道“玫瑰花蕾”究竟是什么?
凱恩的第二任妻子蘇珊回憶了她的舞臺生涯,她沒有天賦,也不想表演歌劇。但凱恩堅持,蘇珊只得自殺,自殺未遂后,陪凱恩隱居在王宮般的仙那度。最后無法忍受凱恩的專制離開了他。對于“玫瑰花蕾”蘇珊一無所知。
湯姆遜最后采訪了凱恩的管家雷蒙德,但同樣毫無所獲。
在電影的最后一個被扔在火爐中燒毀的雪橇露出了玫瑰花蕾的圖案。但是沒有人能回答這是不是凱恩口中的“玫瑰花蕾”。無人知道答案,“玫瑰花蕾”就此變成了電影史上的一個謎。
電影《公民凱恩》的外視角敘事選擇讓“玫瑰花蕾”的謎永遠無法被揭穿,因為唯一知道謎底的凱恩在電影的最初就死去了。觀眾只能跟隨同樣無知的敘述者湯姆遜,通過電影中其他人物的描述來拼湊凱恩。這種從最初建立的好奇,到了電影的最后一刻也沒有被解開。這種設(shè)置極大地調(diào)動了觀眾的想象力。觀眾的期待視野、參與意識和審美的再創(chuàng)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