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植的《洛神賦》是辭賦創(chuàng)作的精品,它借助神話傳說和夢幻的境界,描寫了一個人神殊途,無法結(jié)合的戀愛悲劇,寄托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此賦結(jié)構(gòu)精巧,形象豐滿,對后世影響深遠。
關(guān)鍵詞:洛神 戀愛 悲劇
曹植,字子建,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他少有才學(xué),“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鐘嶸《詩品》稱他為“建安之杰”,其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李翰《蒙求集注》中對其評價甚高“天下才共有一斗,曹子建獨占八斗?!辈苤驳牟湃A備受后世稱道,對后世有很深的影響。
《洛神賦》是曹植后期創(chuàng)作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色彩繽紛的浪漫主義手法,敘述了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故事,塑造了一個美麗多情、楚楚動人、高雅脫俗的神女形象,充滿了傳奇色彩。作品的故事美麗動人,描寫細致生動,充滿濃厚的抒情氣氛與神話色彩。
關(guān)于《洛神賦》的主旨有“感甄”說和“寄心君王”說兩種說法,千百年來,二說并存,相互駁難,延續(xù)至今,關(guān)于其爭論筆者在此不多贅述。
《洛神賦》的思想內(nèi)容是十分隱蔽和含蓄的,因此很容易被附會的說法曲解。其實,作者在賦的序言中已經(jīng)對自己的寫作動機作了提示。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除序文外,作品分為六大段,第一段寫東歸藩國經(jīng)洛水見到洛神的情景,并引出下文對洛神肖像的描寫;第二段主要寫了洛神的姿容、服飾、動作,是此賦描寫的精彩部分,為下文寫愛慕之情做好準備;第三段寫對洛神的愛慕和她的約會以及擔(dān)心受她欺騙的矛盾心情;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所感動的情懷與行動;第五段寫洛神因人神殊途,不得交接的失落;第六段,寫洛神去后,“我”思戀的深情。全文結(jié)構(gòu)嚴密,六個部分環(huán)環(huán)相扣,情節(jié)波瀾起伏,抒情意味濃厚,讀來令人感覺余韻未盡。由此可見《洛神賦》的結(jié)構(gòu)美。
《洛神賦》中最為精彩的部分便是對洛神的姿容、服飾、動作的描寫,作者寫洛神的美是從其外形入手的,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開始,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一系列美妙動人的比喻,表現(xiàn)出洛神那輕捷柔婉的動態(tài)和嫻靜莊重的靜態(tài)?!皹s曜秋菊,華茂春松”則暗示了其品格的高尚,“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形象的寫出了洛神的光輝燦爛和無比美艷。接下來作者對神女的外貌做了具體的描繪。
“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瑰姿艷逸,儀靜體閑?!奶m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p>
末尾,作者又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純真活潑的少女形象,“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笠胁伸?,右蔭桂旗。壤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弊屪x者感覺此時的洛神甚是可愛。
在曹植筆下,洛神的形象不斷深化,性格也逐漸豐滿,“申禮防以自持”這是在君王猶豫狐疑時,洛神所表現(xiàn)出的不安,她搖曳徘徊,悵然哀嘯,這是一個富于激情的女子。接下來的“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以匏瓜星的無偶和牽牛星與織女星的分離來慨嘆君王的寂寞獨處,表示深切的同情。這進一步表現(xiàn)出了洛神的善良和多情。此時的洛神處于熱戀之中“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zhuǎn)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边@段敘述活畫出戀愛中的洛神的情態(tài)和內(nèi)心活動。同時,也可以看出君王的愛慕之情。
此時,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二人的結(jié)合已成必然,至此,作品也完成了對洛神形象的塑造,但是,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又將人格化了的洛神神化,寫了一對情人訣別的悲劇場面。賦中,作者不單單寫出了洛神的離去,還寫了洛神離去時眾神的活動,“于是屏翳收風(fēng),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wèi)?!边@造成了一種不可抵御的聲勢,以此來表現(xiàn)洛神與君王之間相隔著神與人的鴻溝。此時的洛神心情是矛盾痛苦的,她“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lǐng),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dāng)??沽_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比撕蜕竦纳矸莶町?,使得他們之間的愛情就此幻滅,這對其是何等的殘忍和不公啊!為此,只能是“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dāng)?!比链?,恨怨俱集,洛神只有掩面悲啼。同時,這也是作者理想幻滅時的悲聲。曹植雖然失去了抗?fàn)幍牧α亢陀職猓€是對曹丕存在著幻想,“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奔词求w現(xiàn)。
在賦的尾聲,寫了洛神離去之后,君王的悵然若失及愁緒滿懷,“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彼释迳竦某霈F(xiàn),竟駕小舟沿江上溯去尋覓,無奈無果,只好讓仆夫駕好車,戀戀不舍的離去。這種以直接抒情來收束全篇的寫法,更突出了自己的抒情形象。
曹植的《洛神賦》是建安時期著名的抒情小賦。它的抒情的內(nèi)容主要是通過對洛神的描寫來完成的,作者寫洛神的美也即寫自己的理想,也即是寫自己,關(guān)于洛神形象的象征者,學(xué)術(shù)界也眾說紛紜,有說是甄后的,也有說是曹丕的,在這里我也不多做討論,但毫無疑問的是《洛神賦》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意中人的愛慕、追求、彷徨和憂懼,不能如愿的痛苦,忠誠的告白,這些都是作者自身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經(jīng)歷過的。
綜上所述,《洛神賦》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但其用意并不在于敘述故事情節(jié),而是借助人物和故事來抒情,它是一篇抒情賦。再者與其他的賦相比,它所塑造的形象要具體鮮明的多,鋪排又不大量集中,保持了賦體的凝重、富麗的藝術(shù)特色。語言華美而不艱澀,文章波瀾起伏,還有蘊藉深厚的思想內(nèi)容,使此賦成為漢魏六朝抒情小賦中的優(yōu)秀作品。而它的影響亦是深遠的,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和畫家顧愷之,都曾將《洛神賦》的神采風(fēng)貌形諸筆墨,為書苑和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曹植一生以曹丕稱帝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他以才華深得曹操的寵愛,后期曹丕稱帝,對他深懷猜忌,橫加迫害,他雖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卻抑郁不得志,《洛神賦》正是作者借描寫洛神而寄寓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
[1] 建安文學(xué)研究文集.《藝譚》編輯部編.[M].1984年11月第1版
[2]季羨林.南北朝文學(xué)研究.北京出版社出版.[M].2001年12月第1版
[3]徐公持.魏晉文學(xué)史.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M].1999年9月第1版
作者簡介:楊琦(1986.12-),性別:女,單位:西藏民族學(xué)院,職稱,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唐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