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xiàn)代漢語的各類動詞中,交互動詞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小類。本文將從語義角度的內部語素義和外部語素義,句法角度的配價和生命度、自主度對交互動詞進行分類。
關鍵詞:交互動詞 語義 句法
交互動詞是動詞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小類,在語義上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共同參與,投射到句法上表現(xiàn)為兩個論元之間的相互關系,這些主體之間存在著主從或對等的動作關系。對交互動詞進行分類有助于我們對此類動詞的深入研究。
一、語義角度的分類。
各個交互動詞反映出來的語義都是不同的,內部語素義是從交互動詞其本身表層的意義關系來看的,外部語素義則是交互動詞所涉及的動作發(fā)出者之間的語義關系這一角度來確定的,因此,對交互動詞從語義角度進行分類,我們可以從其內部語素義和外部語素義兩個角度進行考察。
(一)按內部語素義的分類
交互動詞中很多含有“相”、“互”、“交”、“會”、“合”、“爭”、“對”、“商”、“分”等表示交互義的語素,在古代漢語中,它們都是單個的詞,隨著語言系統(tǒng)的演進,詞語的雙音化作用使得原來由兩個單個詞語表示的短語逐漸凝固,越來越具有整體性,短語也漸漸轉化為詞,發(fā)生了詞匯化的過程。因此,現(xiàn)在的交互動詞多是雙音節(jié)的,分析考察其內部語素義,我們可以將交互動詞分為以下幾類:
A、對比類
比賽:兩個隊進行了籃球比賽。 比試:他們將比試才藝。
B、爭斗類
爭吵:兩個人爭吵個沒完。 爭奪:雙方部隊爭奪一個無名高地。
C、分合類
分手:他們已經分手了。 分居:夫妻已經分居。
D、商談類
商量:我們商量一下。 磋商:你跟他們再磋商一下。
E、相互類
相遇:我們倆在上海相遇。 相隔:兩地相隔二百里。
F、交會類
交鋒:兩支球隊將要交鋒。 交手:雙方已經交手。
G、聯(lián)結類
聯(lián)合:兩個組織已經聯(lián)合。 聯(lián)歡:兩校同學正在聯(lián)歡。
H、共同類
共處:各國應該和平共處。 共度:一家人共度佳節(jié)。
I、其他
接合:大橋兩端已經接合。 通氣:大家要經常通氣。
(二)按外部語素義的分類
交互動詞必須要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作參與者,這些動作參與者之間也會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聯(lián)系。因此,根據(jù)這些動作參與者之間形成的關系,我們可以將其分為聯(lián)合交互動詞和相互交互動詞。
聯(lián)合交互動詞:兩人,雙方,眾人,諸方面具有共同性的、合作性的動作關系。即N1和N2之間需要共同合作來完成這一動作,它們之間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的。如圖所示:
N1————→
N2————→
例如:討論 談話 商量 合唱 結婚
以“商量”為例?!?商量”所表現(xiàn)的動作,不強調彼此間的關系,不突出N1對N2,N2對N1的相互關系,而是眾人共同性的活動。
(1)大家正在商量旅游的事情。
這里的眾人是合作完成某一動作的關系。這些合作者之間的地位卻并不總是平等的,在聯(lián)合交互動詞中,根據(jù)主體和與體之間的地位差異,我們又可以把它們分為主從交互動詞和對等交互動詞。
主從交互:介詞,(2)我跟他商量了這件事情
對等交互:連詞,(3)我跟他討論了這件事情。
在主從交互動詞中,“跟”為介詞,前一個名詞性成分是動作的主要施動者,后一個名詞性成分是次要的動作參與者,屬于從屬地位。如例(2)中的“我”是動作的主要發(fā)出者,“他”只是“我”針對的對象,處于從屬地位。對等交互動詞中,“跟”為連詞,前后兩個名詞性成分的地位是相等的,兩者具有共同的動詞支配地位。如例(3)中的“我”和“他”雙方是互相作用,對等的關系。但是無論主從交互動詞還是對等交互動詞,主體和與體都是聯(lián)合的關系。
相互交互動詞:個體與個體之間、方面與方面之間的關系是彼此對待,相互作用的動作關系。即N1和N2之間是相對的,它們之間彼此作用才能完成這一動作關系,它們之間的地位是交互對等的,從邏輯角度看,設兩個關系項分別為N1和N2,兩個關系項之間的關系為r,如果有N1rN2,那么就一定有N2rN1,方向上是互向的。如圖所示:
N1————→N2
←————
例如:互補 互動 互助 互通 相處
在對等交互動詞中,含“相”、“互”、“交”、“對”等語素的動詞都具有雙方相互、交互、相對的語義特征。它們之間不是共同合作的關系,而是彼此、相互的動作關系。如“互動”—互相作用,互相影響?!敖徽劇薄ハ嘟佑|談話。這一類別的交互動詞都是突出個體而達到的行為動作。
二、句法角度的分類
(一)配價角度的分類
在配價語法中,交互動詞一直是個難點和熱點。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對交互動詞的配價問題基本已形成共識,即分為二價交互動詞和三價交互動詞.
二價交互動詞:不可以同補足語“O”同現(xiàn)。在這個動作中,動詞需要攜帶兩個強制性語義成分:存在著動作者(N1)和動作的協(xié)同者(N2);N1和N2聯(lián)合或者交互完成某一動作。例如:
般配 拌嘴 重合 斗嘴 分家
這些動詞后面不能帶賓語。
(2)他和她昨天拌嘴( )了。
(3)文武雙全( )。
二價交互動詞的基本句型為:NP1+PNP2+V
三價交互動詞:可以同補足語“O”同現(xiàn)。有些三價交互動詞的補足語有時可以省略或者隱含。在這個動作中,動詞需要攜帶三個強制性語義成分:存在著動作者(N1)和動作的協(xié)同者(N2);存在著動作的針對對象(N3);N1和N2聯(lián)合或者交互共同針對N3。例如:
辯論 比較 對唱 均攤 競爭
這些動詞必須帶賓語:
(4)他們合演了(一部電影)。
(5)老師和學生互換了(禮物)。
有時我們看到這樣的句子:
(6)他已經和經理商量過了。
這里隱含了“這件事情”這個強制性語義成分,我們在下面章節(jié)會展開論述。三價交互動詞的基本句型為NP1+PNP2+V+O。
(二)自主度和生命度角度的分類
漢語動詞由語義上自主與非自主的對立形成了一對語法范疇。按照[+自主]語義特征,動詞分為自主動詞和非自主動詞。自主動詞從語義上說是能表示有意識的或有心的動作行為的。是能由動作者做主,主觀決定,自由支配的動作行為。它的語義特征記作[+自主],[動作]。非自主動詞表示無意識、無心的動作行為,即動作行為發(fā)出者不能自由支配的動作行為,也表示變化的屬性。它的語義特征是[—自主],[變化]/[屬性]。根據(jù)自主度的劃分不僅反映動詞語法功能上的差異,而且也反映出動詞語法特征的不同。自主動詞大都選擇有生體詞作為施事,非自主動詞則一般不能以有生體詞作為施事。
生命度是從生物學的角度對名詞性成分進行的分類,隨著類型學研究的發(fā)展,生命度已經成為一個廣泛適用的純語言學概念,許多語言現(xiàn)象的背后都可以看到生命度的作用。按照[+生命]特征作為標準,把交互動詞也可以劃分為有生交互動詞和無生交互動詞,其語義特征可記作為有生動詞[+生物]、[+活動],無生動詞[—生物]、[+活動]。[+活動]語義要素指稱生物的各種動狀,它可細化為[+動作]、[+行為]、[+變化]、[+狀態(tài)]、[+屬性],并以此構成動態(tài)和靜態(tài)等語義特征及其功能的對立。
自主度與生命度不是同一個概念,自主是謂語和施事的關系,表現(xiàn)的是動詞和施事者的語義支配的語法特征;而生命度是跟名詞及其短語的固有特性有關,跟它們在具體結構里擔任的角色無關。因此,我們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更為細致的分析交互動詞的語義屬性及其構成的句法特點。
自主有生交互動詞(占交互動詞的大部分),其語義特征可記作[+自主]、[+生物]、[+活動]。例如:
廝打 談話 爭奪 握手 敘別
自主無生交互動詞,其語義特征可記作[+自主]、 [—生物]、 [+活動]。例如:
比美 并舉 并軌 并用 對立
非自主無生交互動詞,其語義特征可記作[—自主]、[—生物]、[+活動]。例如:
比鄰 并案 并存 對稱 共居
非自主有生兼無生交互動詞,其語義特征可記作[—自主]、 [+生物]、 [+活動]。例如:
搭界 并肩 并排 相距 相隔
自主有生兼無生交互動詞,其語義特征可記作[+自主] 、[+生物] 、[+活動]。例如:
比較 對照 搭配 并排 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