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人近期一直致力于現(xiàn)代主義藝術與“大眾審美”這一藝術事件與文化事件的研究與學習,而本文將對于“大眾審美”這一文化事件和美術事件從哲學角度、美學思潮和文化場的廣角上去簡單的解釋這一美術現(xiàn)象。從而得出一些關于“生活藝術化”、“藝術社會化”及“藝術通俗化”等一些結論。
關鍵詞:現(xiàn)代主義藝術 大眾審美 生活藝術化 藝術社會化 藝術通俗化
“大眾審美”是以肯定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連續(xù)性為基礎的。
——布爾迪厄
隨著現(xiàn)代人本主義與科學主義慢慢在當代的哲學中擠上了主導的境地,而現(xiàn)代人本主義與科學精神在20世紀西方哲學發(fā)展中也走向了互為對立的主導傾向。從20世紀之后的西方美學思潮與美學流派也趨向于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異彩紛呈現(xiàn)象。
主要是以美學之父鮑??鞔_把哲學和科學區(qū)別開來,認為美學就是對于藝術的哲學思考,必須關心“美在人類生活的體系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和具備什么樣的價值”。所以,在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發(fā)展進程中“大眾審美”這一要素也一直如影隨形地伴隨其中。
文化與藝術(或者說學術與藝術),在一定場合和一定層面上,經常都是以某種相互的關聯(lián)形成特定的互補關系。藝術想要發(fā)展,往往都是為文化立場或學術研究充當“急先鋒”,而且文化的內在變化和更動,也經常為藝術的革新提供了各種社會的“歷史景致”。當代“全球化文化”與“文化全球化”轉變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日常生活審美化”(大眾審美)(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bay life)
由是觀之,“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整體向社會學上的傾斜,就直接導致了現(xiàn)代藝術不得不在審美態(tài)度上引進現(xiàn)實生活元素,同時現(xiàn)實社會也普遍容易接受現(xiàn)代主義藝術,甚至兩者之間越走越近,從而變成一種互助的關系。與此同時,大眾的普遍實用性傾向,更加凸顯在實際生活本身直接的審美化上,這種趨向可以稱之為“生活藝術化”,“盡管藝術明顯地給審美傾向提供了最廣泛和廣闊的空間,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實踐領域不貫穿著將基本需要與原始沖動加以凈化、優(yōu)雅化以及理想化的宗旨,沒有一個領域不存在生活風格化(stylization),即形式壓倒功能,方式壓倒內容,產生同樣的效果。沒有什么地方比這樣的能力更獨特或更卓越的了:即把審美特性賦予原來平庸甚至‘粗俗’的客觀事物(因為這些事物是由‘粗俗’的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特別是出于審美目的),或者將‘純粹的’審美原則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比如汽車、時裝周、海報、服務業(yè)等等,徹底改變將美學附庸于倫理學的大眾傾向”。由此可見,在人們大眾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用之中,美術與藝術這一些幽靈似的玩意兒無所不再,貫穿始末,無不顯示出現(xiàn)代主義藝術審美強大的力量。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大眾審美的通俗化與泛濫化促生了藝術設計這門獨特的藝術形式,而且能在當今社會獨擋一面。藝術設計體現(xiàn)了人們適應環(huán)境和追求美的一種姿態(tài),而這一藝術門類的要素便是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材料資源,加工工藝等等??梢?,大眾審美與實用性的追逐已經到了任何人都脫離不了干系的境地。無論什么樣健康的或者說是病態(tài)的規(guī)律(或原理)一旦被人們去重復他的時候(并且信以為真),在一個時間段內,大眾都會去追捧它。諸如唐朝以胖為美,對腹部略微隆起的女性的喜愛;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女性大多豐腴:而現(xiàn)代的大眾審美則是與當時截然不同。而我們必須相信當時大眾看見腹部隆起的女性和現(xiàn)在大眾看見水蛇腰的女性一樣都會怦然心動,心跳加速。這便是大眾審美的不同,這種現(xiàn)象來源于大眾文化。
因而,審美的“獨立存在”,“自滿自足性”便同大眾文化和生活的“實用性”相互對立。前者也就被后者消解了。這意味著,“生活實用審美化”造成的后果是德國科學家康德所說的“審美非功利”必然面臨理論上的窘境。
到此,我們再來看 一下大眾審美與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一些關系?!按蟊妼徝馈币辉~并不是由藝術史學家或美學家們提出來的,而是首先由社會學家提出來的,并由此成為了“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領域。在一些文化研究論著里,“大眾審美”被視為“后現(xiàn)代文化”和“現(xiàn)代藝術”中的特定內容。它常常放置在諸如“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與文化邊界崩潰”這樣的章節(jié)之下。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深度的審美化”,這種審美化應該脫離傳統(tǒng)的大眾審美,即是我們常說的“精英審美”。然而,精英審美所體現(xiàn)的是其中一部分人某種程度上內心感受的追求,與大眾審美沒有關系。所以在現(xiàn)實社會特別是當代藝術領域里面大眾審美才變得由為重要,甚至無法不受大眾審美元素的影響和干預。譬如,現(xiàn)代主義和當代藝術里的波普藝術、廣告?zhèn)髅健⑵G俗藝術等視覺藝術形式。顯然,在現(xiàn)代主義藝術領域里“大眾審美”這一美學名詞已經變得越來越根深蒂固了。
參考文獻:
[1](古希臘)荷馬、《奧德賽》[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06
[2]貢布里?!居ⅰ恐?范景中譯《藝術發(fā)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0
[3]黑格爾、《美學》[M]、 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
[4]馬永建、《現(xiàn)代主義藝術20講》[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8月
作者簡介:萬小寶,男(苗族),貴州劍河人,貴州大學藝術學院08級美術系版畫方向在讀學生。研究方向:西方美術史論與版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