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聞文體是英語中常見的實用文體。新聞英語具有語法特例,用詞考究等特點,使其在各類英語問題中獨樹一幟。通過新聞英語提升英文學習者自身技能,開拓視野已成為當今一種流行趨勢。本文通過介紹新聞英語的語法及用詞特點,旨在輔助英文學習者理解新聞內容。
關鍵詞:新聞英語 語法 用詞
西方有句話叫:“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叫新聞”。這句看似玩笑的話揭示了新聞內容應具備新鮮、生動、別具一格的特點。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fā)展,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促使國民對國外事物的了解變的愈為迫切。國家重視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并在小學、中學、大學開設英語課程,使得英語這門學科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人通過閱讀和收聽英語新聞來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通過這種方法,學習者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聽讀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習者緊跟時代的節(jié)拍更好的了解國外的民俗風情、經濟政治以及逸聞軼事等,在擴充了學習者的知識面的同時平添了對這門外語學習的興趣。然而由于多數(shù)高校還未為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開設新聞英語相關專業(yè)課程,再者個人時間安排與課業(yè)安排會產生沖突,也會使英文學習者將注意力集中到擴大詞匯量上,從而忽略對新聞內容的理解。因此了解新聞英語的語法及用詞特點有助于學習者更好的理解新聞內容,提升學習興趣及英文水平。
一、語法特點
標題通常被視為是新聞報刊的“眼睛”。人們常用“題號一半好”、“看報先看題”來說明標題的重要性。(朱伊革,2008)標題的質量與讀者數(shù)量呈正比。讀者往往通過新聞標題來篩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新聞標題的語法形態(tài)有別于其他實用文體,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不了解新聞標題的語法特點,很容易迷惑,不理解標題與文章內容之間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因而掌握新聞英語標題的語法特點是理解英文報刊的“必修課”之一。
1.時態(tài) 英語新聞中新聞標題的時態(tài)有特有的表達形式:一般現(xiàn)在時表過去或過去完成時;不定式表示將來時;現(xiàn)在分詞表示現(xiàn)在進行時;過去分詞表示被動語態(tài)。為了節(jié)約版面,擺脫冗贅感,一般情況下不使用正常的時態(tài)來表述標題內容的。
英語新聞通常用一般現(xiàn)在時從形式上增強報道的新鮮感(freshness)、現(xiàn)實感(reality)和直接感(immediacy)。(王銀泉,2009)一般現(xiàn)在時的運用拉近了新聞事件與受眾的距離,節(jié)省了字符,使標題產生了戲劇性效果。例如:
US Climate Conference Opens in South Africa
將來時與現(xiàn)在進行時中均省略了助動詞be 用以節(jié)省版面(將來時有時也用will + v原形來表述)。例如:
Iraqi Prime Minister to Meet US President at White House
The Next 40 Years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in Human History
一般情況下,新聞標題采用主動語態(tài)撰寫。主動語態(tài)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然而當受動者比動作實施者更為重要時,撰寫者會使用被動語態(tài)來突出重點吸引大眾眼球。被動語態(tài)同樣省略了助動詞be,保留非謂語動詞部分。例如:
Former Libyan Leader Gadhafi Killed in Hometown
2.省略 新聞標題通常使用實詞而省略虛詞。標題通常是一句完整的句,但為了言簡意賅,從而突出內容,標題常常被刪略去某些語法成分或詞語;尤以虛詞為主。如冠詞、連詞and,系動詞be等。(張健,2008)虛詞的省略既節(jié)省了版面又凝練了標題語言給讀者一種字字珠璣、醒目了然、簡單明了的感覺。例如:
Apple’s Technology Icon Steve Jobs (was) Dead at 56
French Foreign Minister (is) to Pressure Beijing on Yuan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障標題的準確性,組成某一固定短語的副詞或介詞不可省略;定冠詞用于表示種類名詞前,定冠詞不可省略;當不定冠詞具有數(shù)量意義時,不定冠詞不可省略。例如:
North Korea PM Sees Market Forces at Work in Shanghai
Obama: Birth Issue a Distraction as Country Faces Challenges
3.標點 新聞標題中有兩個標點出現(xiàn)頻率最大:逗號與冒號。其中逗號用以代替連詞and;冒號則用來表示“說”或“是”的含義。例如:
A Fight to Win The Future:Computers Vs Humans
Us, China Made Progress on Trade
新聞標題中還會出現(xiàn)單引號,破折號,問號與嘆號等。其中破折號主要用于引進某種說法即交代說話者。單引號則表示引用說話人所說的話,新聞的不確定性或表示引號內的詞別有用義。(王玉龍 吳建清,2005)例如:
‘Mindless Maths’ Turn Students Off
其他符號表意正常,無特殊用法。
二、用詞特點
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最簡潔的方式撰寫出新聞內容對于撰寫者來說十分具有挑戰(zhàn)性。因此這就要求撰寫者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廣博的知識面并且頭腦靈活反應迅速。他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最節(jié)約版面的方式將事件內容表述完整。撰寫者常使用的會在新聞中大量使用縮略詞、小詞、新詞和外來詞等詞匯。
1.縮略詞 新聞中使用的縮略詞包括首字母縮略詞、縮短詞和拼綴詞。
(1)首字母縮略詞 新聞英語中常用經濟、政治、教育等重要機構的簡稱,如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國國家宇航局,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美國中央情報局,NRA(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國家槍支協(xié)會,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國籃球協(xié)會,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Countries)石油輸出國等。也有表示人物職稱的縮略詞,如PM(Prime Minister)首相,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注冊會計師,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執(zhí)行官等。也有一些大眾所知的詞匯,如HR(Human Resources)人力資源,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研究生入學考試,NS(National Service)國民義務兵役制等。
(2)縮短詞 通過截除單詞部分字母以達到減少字母的效果。如feds(federal governments)聯(lián)邦政府,flu(influenza)流感,sub(submarine)潛水艇,Sci-fi(science fiction)科幻小說,expo(exposition)世博會,Commonwealth(C’wealth)英聯(lián)邦等。
(3)拼綴詞 拼綴詞是復合詞的一種形式,通過將至少兩個單詞的部分字母相結合構成新詞的一種形式。拼綴詞包含每個單詞的含義。如telecamera可視電話(telephone + camera),infoport信息港(information + airport),comsat通訊衛(wèi)星(communication + satellite) ,netizen網民(net + citizen),videophone電視攝像機(video + phone)等。
2.短小詞 新聞工作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短小詞旨在節(jié)約版面。雖然這些詞語十分短小,但卻極富感染力,能準確的表達撰寫者要表達的信息內容。如:axe代替reduce;blast代替explosion;blaze代替conflagration;link代替connection;clash代替conflict;ban代替prohibit;black代替support;net代替capture;cop代替policeman等。
3.新詞 新詞是指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表達方式,或是原有意義上衍生出新義的詞語。(王璨,2006) 語言是隨社會發(fā)展而同步發(fā)展的。隨著當今政治、經濟、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的同時新詞也應運而生。這些新生事物會率先出現(xiàn)在新聞報道中,繼而為公眾所認可熟知。英語新詞由構造新詞、借用新詞和語義新詞組成。
(1)構造新詞 構造新詞指迎新生事物及新生概念而產生的新詞匯。新生詞匯是社會發(fā)展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例如伴隨互聯(lián)網的問世,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新詞匯像administrator(管理員),hacker(黑客),spam(垃圾郵件),chart(聊天),group chart(群聊),blog(博客)等。人類文明成果對自身有利外也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破壞,給子孫帶來了生存危機。有識之士意識到這一點號召全球開展了環(huán)保運動。環(huán)保業(yè)的發(fā)展同時萌生出大量新生詞匯,如refuse landfill(垃圾填埋場),greening space(綠化面積),eco-tourism(生態(tài)旅游),wind breaks(防風林),World Ocean Day(世界海洋日),environment friendly furniture(環(huán)保家具)等。其他領域也涌現(xiàn)了大量的新生詞匯,如航天領域:Chang’e-1 lunar probe(嫦娥一號),re-entry module(返回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國際空間站);美容界:face mask(面膜),facial cleanser(潔面乳),eye mask(眼霜);經濟領域:credit bank(信貸銀行),subprime mortgage(次貸危機),credit line(信貸額度);政治領域:vegetable basket program(菜籃子工程),unilateralism(單邊主義)等。
(2)借用詞 借用詞用于借代與其本身特點有特殊關系的事物,是新聞報道更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撰寫者常借用人名,建筑物名,地名來代替某一國家,機構,行業(yè)等。如Kremlin(克里姆林宮)借代俄羅斯政府;Pentagon(五角大樓)借代美國國防部;Broadway(百老匯)借代紐約商業(yè)戲劇業(yè);Wall Street(華爾街)借代美國金融業(yè)等 。
(3)語義新詞 語義新詞指具有新義的新詞。撰寫者通過擴大舊詞本身含義來填補新造詞所生的空白如:gay原義“快樂的”,現(xiàn)作“同性戀”;hottest commodity原義“熱賣商品”,現(xiàn)指“炙手可熱的人物”;Panacea原義“萬靈藥”,現(xiàn)作“萬能之策”。
4.外來詞 使用外來詞為新聞英語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新聞工作者偏好用外來詞來吸引受眾的眼球。如Go(圍棋),tycoon(大亨),tsunami(海嘯),judo(柔道)等詞源于日語;kung fu(功夫),tai chi(太極),oolong(烏龍),kylin(麒麟) 等源自漢語;visa(簽證),rendezvous(約會),resume(簡歷),cliché(陳詞濫調);en route(在途中)等源自法語等。
新聞詞匯的接受度取決于詞匯的使用頻率及突兀程度。一旦被廣泛使用與接受,這些新詞將被納入字典,為人們繼續(xù)使用。
新聞報道已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是我們客觀的了解世界的途徑之一。掌握新聞英語的語法與詞匯特點,有助于英語學習者更好的理解新聞內容,增加英語詞匯量,從而達到攻克各種英文考試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伊革.英語新聞的語言特點與翻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2]王銀泉.使用漢英電視新聞翻譯[M]. 南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3]張健. 報刊語言翻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王玉龍 吳建清.新聞英語[M]. 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5.
[5]王璨.英語新詞的特點及語言接納度[J]. 南方論刊.2006(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