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世紀20世紀初這一段時期是俄羅斯文學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俄羅斯文學女性畫廊中相繼出現(xiàn)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女性形象,這些光彩照人,豐滿深厚的女性形象,對俄羅斯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關鍵詞: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 優(yōu)秀婦女形象 達吉雅娜 奧爾迦 葉蓮娜 卡捷琳娜 安娜
在十九世紀俄國文學作品中, 面對新舊交替時代尖銳激烈的社會矛盾,優(yōu)秀的俄羅斯作家紛紛以“注滿了悲痛和憎恨的鐵的詩句”向沙皇專制農(nóng)奴制暴政宣戰(zhàn),從而造就了俄羅斯文學史冊上輝煌燦爛的一頁。執(zhí)著而堅強的俄羅斯女性便是這輝煌之頁上一束耀眼的光芒。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毅力,在背負整個社會黑暗的壓力和“為了現(xiàn)存的惟婦女所獨有的桎梏而斗爭”的雙重歷程中。艱難而頑強地\"女性形象\"始終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如《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達吉雅娜,《奧勃洛莫夫》中的奧爾迦,《前夜》中葉蓮娜,《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她們各具形態(tài)、個性鮮明,猶如璀璨的明珠,放出奪目的光彩。
一、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達吉雅娜
達吉雅娜生長在庸俗的舊式地主家庭里,但她與自己的家庭格格不入,是家里的“外人”。這是因為她受到來自兩方面的文化的影響。她生長在接近大自然的農(nóng)村,從小受到農(nóng)奴保姆的撫育,又始終迷戀于西歐的啟蒙主義和感傷主義的小說。俄羅斯古老民族風習和民間童話培育了她和人民相通的道德情感,形成了她的主要的性格特點:純樸,善良,真摯,有堅定的生活原則和專一的愛情,但也打上了外省落后文化的印記。具有民主思想的近代文學作品激發(fā)了她對有意義的愛情的崇敬使她主動向奧涅金表白愛情。但她不可能有等同于奧涅金的政治興趣和社會視野。達吉婭娜早年把青春少女的熱情獻給了冷漠的奧涅金,說明她的純樸,真誠,也說明她對奧涅金有某種浪漫主義的幻想,后來她對奧涅金的熱烈追求表示拒絕,則說明她的成熟。她已經(jīng)看到了奧涅金的全部價值,不相信奧涅金或是其它什么人能夠改變她的命運,因而選擇了在上流社會的污染環(huán)境下表面忠于丈夫,而在內(nèi)心深處保留少女時代純樸理想的道路。女主人公達吉雅娜是詩人在文學中首次塑造出來的充分體現(xiàn)俄羅斯婦女性格的民族化典型形象,被稱為“俄羅斯的靈魂”。普希金在她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倫理理想。她是第一個獨立的,具體的有血有肉的優(yōu)秀婦女形象。
二、岡察洛夫的《奧勃洛莫夫》中的奧爾迦
奧爾迦是俄國文學中優(yōu)秀的婦女形象之一。她既有女性的溫柔又堅強剛毅。她對待生活認真,嚴肅,獨立,自覺,很少受到傳統(tǒng)道德的束縛,她愛奧勃洛莫夫愛得真誠,純潔,熱忱,充滿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她看到奧勃洛莫夫的惰性時,懷著喚醒與改造他的愿望承擔起挽救他的義務,并且堅持不懈地做了下去。奧利卡是作為“拯救者”出現(xiàn)的,她對奧勃洛莫夫正面的發(fā)現(xiàn)、沖破世俗阻力對愛情的選擇,這本身則凸現(xiàn)出她在認識和情感方面的獨立和自覺。在此以后,奧利卡有主動放棄了這場“愛情”游戲,則同樣表現(xiàn)出她對奧勃洛莫夫劣根的判斷及對自己命運的把握。最后當決裂無法避免時,她離開了奧勃羅莫夫,擔仍然盡友人的義務。奧爾迦嫁給希托爾茲后不安于后者給她安排的飽食終日的生活,奧利卡的道路探求并未終止于與希托爾茲的結(jié)合,說明她渴望行動,企圖沖破俄國社會的令人窒息的氣氛。
三、屠格涅夫的《前夜》中的葉蓮娜
在俄羅斯文學史中,《前夜》是最早歌頌“新人”的小說,及獻身事業(yè)且有行動的人物的長篇小說,俄國貴族少女葉蓮娜擺脫世俗偏見,掙脫家庭桎梏,與報價利亞愛國斗士英沙羅夫結(jié)婚,并要與丈夫一起回國參加革命斗爭。葉蓮娜面對愛情時,果敢堅決,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曾三次主動訪問英沙羅夫,在得知英沙羅夫可能離去的消息后又主動找他,在雨中表白了自己的愛情,相戀后又勇敢的和她秘密結(jié)婚。在與各種惡勢力、羈絆及束縛斗爭方面葉蓮娜也無疑是堅決的,當葉蓮娜的父親得知女兒與英沙羅夫的事情后大發(fā)雷霆并揚言要把時期弄的人盡皆知,葉蓮娜的母親也反對女兒去保加利亞,社會的輿論及父母的羈絆無法動搖葉蓮娜的決心,她毅然決然的離開了。葉蓮娜在風雪交加中離開了祖國,同丈夫一同奔赴危機重重的保加利亞,投身名族解放事業(yè),雖然在途中病魔無情的奪走了英沙羅夫的生命,但葉蓮娜并沒有因此意志消沉,她一如既往的勇敢、堅韌。她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據(jù)需奔赴保加利亞,做了一名志愿軍看護,投身丈夫未完成的事業(yè)。葉蓮娜那種巾幗不讓須眉的英雄氣概讓人肅然起敬,她那崇高的人格魅力也令人久久不能遺忘。
四、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
卡捷琳娜是俄羅斯文學中優(yōu)秀的婦女形象之一??ń萘漳茸杂咨L在一個愉快,自由,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那時,她的生活中充滿了歡樂,可以做自己喜歡愛做的事情,她在大自然中徜徉,聽香客們講各種神奇的事情,或是去教堂做禮拜??ń萘漳饶欠N愛幻想,富有詩意和愛好自由的性格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中形成的。與季洪和鮑里斯的軟弱無能,逆來順受的性格完全相反,卡捷琳娜是個剛強的女子,為了擺脫她所厭惡的環(huán)境和生活可以不惜一死。一方面她是內(nèi)心向往自由,自發(fā)地爭取生活的權利:另一方面卡捷琳娜篤信宗教,宗教的偏見又阻止了她去做積極的反抗。因此,迫使卡捷琳娜走上絕路的不僅是“黑暗王國”中外在的頑固勢力,而且還有長期束縛著人們思想的宗教意識,這同樣是一種強大的反動力量??ń萘漳鹊乃朗潜瘧K的,但決對不是軟弱的,而是勇敢的。她的反抗表現(xiàn)了俄羅斯人民的勇敢,剛毅的性格。具有這樣性格的人民是不會長期忍受壓迫的。因此,批評家稱卡捷琳娜是“黑暗王國中的一線光明”。
五、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
安娜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女性,她美麗,善良,聰慧過人,身上有一種被壓抑的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她的一生是不幸的,她在少女時代沒有體驗過真正的愛情,由家庭做主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20歲的彼得堡的顯耀官吏卡列寧,他的丈夫麻木不仁,缺乏感情,同它結(jié)合使安娜感到十分痛苦,和沃倫斯基相遇喚起了安娜潛在的愛情,為了爭取幸福,安娜展開了與卡列寧和整個上流社會的斗爭。這說明安娜的勇敢,不愿隨波逐流,同時她愛上沃倫斯基也說明了她的局限性,她只發(fā)現(xiàn)沃倫斯基的氣度非凡,而沒有看到他的另一面,沃倫斯基只是迷戀于她的美色,并不理解她的感情,因此當安娜受到上流社會的制裁時,他拋棄了安娜,給了安娜直接的打擊。安娜追求的是個人幸福和自由,她把愛情當成她的生活得全部內(nèi)容,她一旦失去愛情便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失去了全部的生活意義,因此走上了絕路,但安娜是勇敢的,只不過她為了堅守這份愛情付出了太多太多。
六、結(jié)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下,雖然五個女性形象不盡相同,生活在不同時代,但是我們可以看書她們都有相似的特點:純潔、美好有豐富的強烈的人生感情和愿望,同時每個主人公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達吉雅娜坦然、質(zhì)樸、堅毅,奧爾迦年輕、活潑、充滿熱情,葉蓮娜正直、熱情而富有自我犧牲精神,卡捷琳娜聰慧勇敢,安娜誠實坦白、勇于斗爭。這些透射特定時代特征的女主人公的典型性格不僅是一個時代的婦女形象的代表,而且不同的婦女形象組合成了19 世紀的整體歷史畫面,她們是一個世紀的婦女生活的縮影,而且從她們身上直接反映了19 世紀婦女的總體命運。這些婦女形象,都是那么的豐滿生動,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也透析出作家本身的時代進步因素及其歷史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徐家榮.普希金理想的俄國貴族婦女形象(達吉雅娜形象淺析)[J].外國文學研究,1984(6).
[2]曉帆.論俄羅斯文學中婦女形象的人到主義激情.外國文學研究,1998(1).
[3]余紹裔?!柏S滿的人物 復雜的個性——《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塑造”南京大學學報,1983(1).
[4]曹靖華《俄國文學史》(上卷),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