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借助言辭與讀者溝通,以文字來表情達意的過程。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地溝通呢?
一、目中有人,依人定點
寫作時,我們應眼里有讀者,根據(jù)讀者來確定表達重點。表達重點是指重點內(nèi)容和重點表達方式。我們的視角、身份和表達重點因讀者而變,敘述角度、表達內(nèi)容、形式也會因讀者而變。讀者不知道的信息,需要特別突出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就是表達重點,這些必須交代清楚。
二、目中有人,依人定調(diào)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jù)與讀者的關系來確定措辭、語體,做到表達得體。在運用語言時,根據(jù)與讀者的關系選取相應的語言至關重要,包括語氣、稱謂、謙辭等,這些都是實現(xiàn)交流與溝通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語言得體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場合,表達得體。場合,即交際的環(huán)境。交際的場合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氛圍等。特別要注意氛圍,氛圍有喜慶、哀傷之分,有莊重、輕松之別等。語言表達要與環(huán)境氣氛相協(xié)調(diào)。喜慶的場合要輕松,哀傷的場合要莊重。在喜慶的場合談令人傷感的話,在莊重的氛圍中“搞笑”,都是不得體的。
如果寫悼詞,選用的語言要能夠表達哀傷之情,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巴爾扎克葬詞》等。而寫元旦晚會開場白,就要表達歡快之情。
2.看準讀者,言之有禮。讀者有性別、年齡、身份、經(jīng)歷、文化背景等具體區(qū)別。寫作時,我們應該切合實際。謙辭,只能用于自謙;敬辭只用于對他人表示敬意。寫歡迎詞,一是稱呼要用尊稱。一般都在姓名前面加頭銜或表示親切的語詞,如“尊敬的”“親愛的”“敬愛的”等。二是感情要真摯。面對讀者,要推心置腹,真誠相待。三是要巧妙地表達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在某些場合,要用婉轉(zhuǎn)的方式巧妙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因此在措辭上要特別慎重,不能信口開河。四是要尊重讀者的風俗習慣,不講對方忌諱的內(nèi)容。不同地區(qū)和國家的人民,都有其特殊的風俗習慣,事先應加以了解,不能觸犯對方的忌諱,以免引起不快。五是篇幅要簡短,語言要精確,語氣要熱情、友好、禮貌。
3.文體與語體要和諧統(tǒng)一。不同的文體、語體有不同的語言特點,選擇何種語體色彩的詞,和交際場合有關,也與說話人的文化修養(yǎng)有關。
在記敘文中使用生動活潑、簡短明白的語言,能以情動人,反之則會枯燥無味。
議論文中語言的特點是要反映客觀事物,證明觀點,措辭必須嚴密,以理服人,寫作時要恰當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一般不用記敘、描寫。
三、目中有人,依境表達
書面表達要符合語境,巧妙用語。語境,一般是指使用語言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象以及說話的上下文等,主要是語言運用的現(xiàn)場,通常稱之為狹義的語言環(huán)境。此外,使用語言的時代、社會的性質(zhì)和特點,使用者的職業(yè)、性格、修養(yǎng)、習慣等,也屬于使用語言的環(huán)境,通常稱為廣義的語言環(huán)境。狹義的語境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影響最大。同樣一句話,在這個場合由這個人說出,與在另外一個場合同樣由這個人說出,表達的意思可能不盡相同;同樣一個意思,在這個場合對這個對象說,與同樣在這個場合對另外一個對象說,使用的語言也可能不同。
四、目中有人,妙用標點
在寫作中,恰當使用“?”“!”,有利于調(diào)動讀者的參與,從而有利于溝通。一個恰當?shù)脑O問句,會引起讀者思考,讓其欲罷不能;一個精彩的感嘆句,會讓讀者怦然心動,在情感之海中無限遨游。
總之,我們?nèi)绻褜懽鳟敵尚撵`溝通的橋梁,注意有效的表達,就能寫出充滿個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