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諧音法是《紅樓夢》中運用較多的一種命名手法。對這些諧音人名的翻譯,極大地關系到對于人物性格、命運與情節(jié)發(fā)展的理解與把握。然而,《紅樓夢》中諧音人名的翻譯卻使譯者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關鍵詞:紅樓夢 諧音 翻譯
近年來對于《紅樓夢》的研究愈演愈烈,對其解讀也呈現(xiàn)了多元化趨勢。本文將主要以楊憲益夫婦所翻譯的《紅樓夢》版本,輔以部分霍克斯譯本,對其中諧音人名的翻譯以及譯者翻譯過程中的兩難處境進行探討。
一.《紅樓夢》中諧音人名的運用
所謂諧音,“就是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令人聯(lián)想產(chǎn)生辭趣?!盵1]比如大家常說的年年有魚(余),碎碎(歲歲)平安等都是運用了諧音法。
啟功在其《讀紅樓夢札記》中認為“《紅樓夢》一書寫了四百多個人物”[2]p281,曹雪芹在人物的命名上傾注了很多心血,用到了隱喻、諧音、拆字等手法。曹雪芹在命名時大致“遵守了兩個原則,其一就是以人名暗隱具有特殊含義的字”。[2]p295這也就是上文所提及的諧音法。以諧音命名在《紅樓夢》中得到了大量使用。
利用諧音來為人物命名,妙趣橫生,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這些諧音,有的用來揭示全書主旨,如甄士隱(真事隱);有的用以暗示人物命運,如甄英蓮(真應憐);有的用以刻畫人物的性格或人品,如王仁(忘仁)。
二.諧音人名的翻譯
譯者對于人名的翻譯,主要有兩種方法:音譯和意譯?!霸缙谧g者王際真是從人物性別出發(fā),采用的是男名音譯,女名意譯的雙重標準”。[3]p236然而,這種譯法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眾多男名,如王仁(忘仁)、單聘仁(善騙人)等都具有諧音意義,若音譯則失去了其意義。目前,流傳較廣的譯本有楊憲益夫婦的譯本和霍克斯的譯本。對于書中的人名,楊憲益夫婦主要采用了音譯法,而霍克斯則采用了主要人物音譯,次要人物意譯的譯法。
如:因士隱命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
楊譯:Shi yin told his servant Huo qi to take Ying lian out to see the fireworks and omamental lanterns.
霍譯:Shi-yin sent little Ying-lian out, in the charge of one of the servants called Calamity, to see the mummers and the colored lanterns.
這里,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而將英蓮弄丟,實為“禍起”的諧音。這一諧音暗示了下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楊譯為音譯,雖然簡單卻失了原文的豐富信息?;糇g意譯為災難,預示了其內(nèi)涵。
對于楊譯,很多人只知他主要為音譯,其實對于幾個主要的諧音人名,當其會對全文的理解產(chǎn)生較大影響時,楊譯雖然力求簡單,用了音譯,但在書后添加了注釋,指出其雙關意義。
如:賈蕓出了榮國府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一個主意來,便一徑往他母舅卜世仁家來。(《紅樓夢》第24回)
楊譯:On his way home from the Rong Mansion a scheme occurred to Jia Yun. He called on his maternal uncle Bu Shiren, who kept a perfumery from which he had just returned.
書后注釋:Homophone for ‘not a human being’.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楊譯為了彌補其音譯所丟失的文化內(nèi)容,不影響讀者的理解,在涉及比較重要的諧音人名時,采取了文后加注的方法。
三.譯者的兩難境地
人名不只是一個能指符號,而且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音譯,容易造成姓名“語意功能”的喪失,無法傳達其深刻寓意。意譯,便于讀者的理解與記憶,但是難度很大,容易使名字看起來不像名字。
譯者的翻譯總是為一定的目的服務。作為一位漢學家,霍克斯目的在于向其本國讀者傳達《紅樓夢》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內(nèi)容,為了便于讀者更為順暢地閱讀,人名意譯就更多一些。這樣也存在其不足之處。如霍啟的名字譯為Calamity,卜世仁譯為Hardly human,雖然有人對此極為贊賞,但它忽略了人們?nèi)∶牧曀?,人們在起名時都傾向一些具有美好、積極意義的詞匯,試想誰又會起上面那樣的名字呢?原文為諧音還可,這樣翻譯出來則過于直白,給人一種突兀、怪異之感。
楊譯主要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向國外讀者介紹《紅樓夢》。其翻譯大多采用音譯,極力做到原汁原味地傳達中國文化,這樣譯文就具有了一種獨屬于中國的東方情調(diào)??墒?,原文所蘊涵的豐富文化內(nèi)容常常流失了,因為西方讀者單單從人名的拼音譯文上是不能體味出原來的豐富意韻的。楊譯在書后添加注釋進行補救,卻不便于讀者的順暢閱讀。譯者的無奈可見一斑。
四.結(jié)束語
諧音人名的翻譯,不僅涉及漢英語言的轉(zhuǎn)換,更涉及到文化的問題。音譯與意譯各有其優(yōu)缺點,很多時候,無論哪一種翻譯策略都不能做到同時完美地傳達原文的字面意義與內(nèi)涵意義。譯者能夠做到的只能是根據(jù)自己的翻譯目的,權衡得失,突出自己想要強調(diào)的部分,盡量達到忠實與通順的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