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英語影視片段,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設計有聲有色的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
關鍵詞:影視片段 英語教學 應用
一、引言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絕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有的學生在聽說方面有些“不給力”,因為在生活中,學生們很少獲得聽說方面練習的機會,所以聽說自然就成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難題。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很少,教師對學生指導的時間也有限。如果有一種資源,只要稍做加工就能利用,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英文原版電影就是這樣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利用英文原版電影資源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極大地豐富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從而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教師在教學時更加自如,學生在學習時更加自信。
二、理論依據(jù)
1.“輸入假設”理論(input hypothesis)
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認為,對語言輸入的理解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途徑。因此,語言教學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使學生盡可能地接受可理解的輸入。
2.“輸出假設”理論(output hypothesis)
Swain提出的“輸出假設”則認為,可理解的輸入雖然是語言學習的重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學生必須通過有意義的語言運用,才能使自己的目標語法準確性達到本族語的水平。Swain特別強調(diào),只有當學生受到推動時,即當學生確實感受到有提高和發(fā)展自己目標的要求時,語言輸出才有助于語言學習。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學習者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而不是教師的傳授。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生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去構建有關知識的能力,而不取決于學生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nèi)容的能力。這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扒榫场焙汀耙饬x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強調(diào)的兩大要素。建構主義強調(diào)真實情境的必要性,認為學生只有在真實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學習,才能重組原有的知識結構,積極有效地建構知識。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提供各種學習資源,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完成意義建構。英文電影通過圖像、文字、動畫等直觀、形象的手段,構建了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創(chuàng)造了真實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能在多感官的綜合刺激中實現(xiàn)知識重構。
三、影視片段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電影作為外語課堂的輔助工具,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可,成為寶貴的語言教學工具。將電影英語引入教學,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為影視作品生動形象,有真實的語境和故事情節(jié)。學生可能有時不能完全聽懂整個對白的意思,但豐富的畫面和具有極大吸引力的故事情節(jié)會給他們足夠的暗示,讓他們盡力去揣摩、去理解。這種主動學習的效果要遠甚于被動地接受。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自己學習,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學習需求,使求知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覺性和主體性。
2.練習標準發(fā)音,提高聽說能力
影片的語言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語言的重音、連讀、語調(diào)等語言現(xiàn)象,以及觀眾不熟悉的許多成語和習語等等。演員說的英語是他們的母語,具有“權威性”。學生可以先看發(fā)音清晰、難度系數(shù)低的《緋聞女孩》,然后再看《越獄》,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經(jīng)??措娪?,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也可以極大地彌補學生日常生活中英語環(huán)境的缺乏。
3.了解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部好的英文電影可以反映一個說英語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生活方式、生活習性以及一個國家的自然風光和風俗人情等。比如演員的臺詞、電影故事本身及電影畫面等都向觀眾傳達了各種文化信息,我們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及社會問題,在了解的基礎上逐步分析并加以總結,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思維差異,通過對西方歷史文化的了解,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四、影視片段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放映影片前的準備工作
在放映每部影片之前,教師首先應該合理地選擇適合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的影片。比如語速太快或俚語過多都會影響學生對影片的理解,也會打擊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其次要考慮影視片段的時間長短,教師有的時候需要刪減多余的片段,把精彩的內(nèi)容呈現(xiàn)給學生;最后,教師需要先告訴學生播放教學影片的歷史背景、故事梗概、好詞好句、生詞以及難理解的句子等相關材料,讓學生做好預習。
例如在講授《時尚女魔頭》這部電影時,筆者給學生提供的經(jīng)典臺詞有:
Miranda: My girls are leaving on the train for their grandmother’s at 4:00... so the book better be here no later than 3:00.
Andy: Of course!
Miranda: And I would like my steak here in 15 minutes.
Andy: No problem! Okay. I have four hours to get the impossible manuscript. Smith Wollensky’s doesn’t open until 11:30. How am I gonna get the steak? Okay.
I will be back in 15 minutes. Wish me luck!
Emily: No. Shart.
Andy: Yes, yes, yes, yes. I've been on hold. It’s for Miranda Priestly. It’s very important. Yes, I know it’s impossible to get... but, well,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if that’s at all possible. Yes, I’m calling about the Harry Potter manuscript. Uh, no. Unpublished. Not a chance? Tell her that it’s for Miranda Priestly. Cause I think it makes a difference. Let me call you back. Hi. You probably don’t remember me. We met at James Holt’s party. I’m Miranda Priestly’s assistant.
2.綜合性課程
在綜合性課程中,影視片段可以用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例如在學習Choosing a college major for love or for money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律政俏佳人》中女主角選專業(yè)這個經(jīng)典片段放給學生看,這樣既能讓學生理解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又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課堂氣氛。
3.聽力課程
在上聽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放電影給學生看,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了解英語的用語習慣,增強學生的語感。電影可以放三遍:放第一遍電影時,教師可以講解電影中新的和較難的句型和單詞,對個別難以理解的情節(jié)和鏡頭也可稍作解釋;放第二遍電影時,教師可以提出大量問題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既有檢查和理解的作用,又有啟發(fā)學生理解和幫助學生記憶的作用。所以,提問不要太難,盡量使用影片中的原句,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復述電影內(nèi)容的過程,這樣可以使學生對電影內(nèi)容的了解更加深入和細致,語言掌握更準確; 放第三遍電影時,要求學生根據(jù)記憶,盡量說出符合影片圖像上每個角色的話語。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自信以及鞏固記憶,也促使學生在看有聲電影時高度集中注意力,努力記憶影片中的原話。
4.練習課程
在做練習題的時候,每個學生除了在座位上做練習外,還有機會給電影配音。首先,教師檢查學生課前是否都聽了錄音。檢查的方法是放電影錄音的片段,讓學生復述其中的一些句子和對話;其次,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以小組的形式來給電影中的人物配音;最后,教師可以總結學生們在配音過程中的表現(xiàn),也可以采取加分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采用這一系列的方法,可以盡量發(fā)揮影視片段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利用情、景、聲來培養(yǎng)學生較好的聽力、較正確的語調(diào)和較強的會話能力。
五、結語
英語電影教學既增強了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彌補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一些不足。正確地運用英文影視片斷,能對聽力教學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因此,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相應的教學設計,使英文影視片段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烈琴.克拉申的輸入假設與斯溫納的輸出假設的比較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2]劉潤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盛建元.外語視聽說教學的理論及其優(yōu)勢[J].外語電化教學,1998,(2).
[4]周新武.多媒體環(huán)境下欣賞美國經(jīng)典電影《飄》的教學設計[J].考試周刊,2007,(21).
(作者單位:江西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