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xué)術(shù)界一直以來這樣評價羅伯特· 彭斯——一位偉大的蘇格蘭農(nóng)民詩人。有此評價,原因在于其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很大一部分是關(guān)于農(nóng)民的生活以及其生活觀和價值觀。其實不然,彭斯的詩作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息息相關(guān)。他的政治革命性在這部分詩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本篇文章將選取其部分詩作來對此問題進行一個較為詳細的重新闡釋。
關(guān)鍵詞:羅伯特·彭斯;法國大革命;革命性
作者簡介:劉楊(1976.5-),男,貴州貴陽人,文學(xué)碩士。貴州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文藝理論及文學(xué)翻譯。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5-0204-01
早期浪漫主義文學(xué)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布雷克和羅伯特·彭斯。而在這其中,只有彭斯(Robert Burns)是蘇格蘭詩人并且其詩作都是用蘇格蘭方言寫成。學(xué)術(shù)界對彭斯的評價幾乎都很一致,即:一位偉大的蘇格蘭農(nóng)民詩人。這個評價給人一種誤解:其詩作都是和農(nóng)民有關(guān)。其實他的詩歌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很革命的。筆者撰寫此文要講述一個事實,即:彭斯的詩歌主題是多元化的,既有歌唱農(nóng)民的,也有充滿了革命思想的。
一、革命性的由來
1759年,彭斯出生于蘇格蘭西南部一個佃農(nóng)家庭。從小在田里干活,幼時只上過2年多的學(xué)。12歲后彭斯又繼續(xù)前往離家很遠的村落上學(xué),彭斯學(xué)習(xí)英文之余還學(xué)習(xí)了法文等。他的一生很辛勞,但是卻博覽群書,獲得了廣博的知識。
1789年在法國大革命將法國君主制封建制度徹底推翻。彭斯此時三十而立??梢哉f,彭斯真正的經(jīng)歷了法國大革命的洗禮。這場革命在給全人類帶來希望的同時,也給那些依然遭受著封建壓迫的社會強烈的沖擊,其中當然也包括英國社會。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xué)崛起了。這場文學(xué)運動中也誕生了諸如拜倫、雪萊這樣的革命詩人。當然,后者只是受到后期的法國大革命思想的影響,而彭斯是親身體驗到了那場偉大的革命。這就是彭斯革命性的由來。彭斯的革命性還可以追溯到1776年的美國獨立革命。他為1776年的美國獨立革命寫了《華盛頓將軍生辰頌》。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革命為彭斯的革命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我們也必須記住一點:彭斯及其代表的農(nóng)民階級的被壓迫的生活狀態(tài)也同樣為他的革命性埋下了伏筆。
二、詩歌中的革命性
彭斯的極具革命性的詩:《自由樹》開始就把法國大革命直接向讀者道來:你可聽說過那棵法蘭西樹?/你可知道它的名字?/它四周愛國志士跳舞——/……/它站在昔日巴士底獄的地方,——/…… /它使法蘭西嚴守管束,嗨。[1]P3
第一詩節(jié)中作者以第二人稱的形式開場。通過后面的幾句,我們很容易知道:那個 “法蘭西”是指大革命時期的法蘭西——法國的革命如火如荼,封建統(tǒng)治階級被推翻,巴士底獄被攻占,愛國志士歡歌起舞。在第二、三詩節(jié)中詩人指出這棵樹上結(jié)的果實有諸多作用:它使人類高出于禽獸,/它使人類有自知之明,嗨!/……/他的偉大就超過王公,嗨,/他所能提供的種種物品,/就能分些讓乞兒享用,…/人們送他來慰勞我們,嗨,/使我們?nèi)夹臐M意足,/……/使高下貴賤結(jié)成友人,嗨,/誰要甘心去做賣國賊,/它就會叫他丟掉性命,嗨。[1]P5 詩人認為:法國大革命的偉大是王公貴族的財富頭銜所不能比擬的,它給人類啟示;與此同時,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是不分貴賤,人人平等,誰要想破壞它就只有等死。這是詩人對那些企圖破壞大革命成果之人的警示。在第四、五、六詩節(jié)中詩人列舉了一些想破壞大革命成果的人,其中包括法王路易十六:路易國王想把它砍斷,/當它長得還很幼小,嗨;/守護者砸壞了他的王冠,/還把他的腦袋砍掉,嗨。/那時還有一群惡棍/賭咒發(fā)出莊嚴聲明,嗨,/決不讓這棵樹長得茂盛——/我知道他們確有此心,嗨!/他們走了,假裝威風(fēng)/就像獵犬追逐野獸,嗨,/……/[1]P7第七詩節(jié)指出那些企圖破壞大革命成果的人最終被嚇跑了,原因是自由女神的出現(xiàn)??墒牵娙嗽诘诎嗽姽?jié)筆鋒一轉(zhuǎn):詩人把自己的國家諷刺了一遭——老不列顛以前還能說笑話/在鄰居面前出出風(fēng)頭,嗨!/你把不列顛的樹林找遍,/馬上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嗨,/這樣的自由樹可找不見……[1]P9 在詩人看來,自己的國家缺少的正是自由之樹。沒有了它,就沒有了快樂,人的一生將會極度的痛苦。這種思想在第九詩節(jié)中得到了體現(xiàn)。在第十詩節(jié),詩人進一步指出:有了這棵樹,世界將會沒有戰(zhàn)爭,人人將會平等——有了很多這類樹,我相信,/世界就能獲得和平,嗨。/刀劍就會變成耕犁,/就會終止戰(zhàn)爭的紛紜,嗨。/……/平等的法律,平等的權(quán)利/每座島都會高高興興,嗨。[1]P11 最后,詩人在最后一個詩節(jié)表達了愿望:希望不列顛很快也會迎來這顆革命的種子,從而給予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民主和自由——讓我們祈禱,古老的英格蘭/會種植這美名遠揚的樹枝,嗨,/我們將歡樂地歌唱,迎接那/給予我們自由的日子,嗨![1]P13 整首詩歌一氣呵成,行文流暢。它把詩人彭斯的革命思想清楚地表達了出來。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彭斯的革命性與拜倫、雪萊相比較而言,毫不遜色。
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彭斯寫成了另外一首革命性的詩歌《蘇格蘭人》。該詩可以說是以古喻今的赴戰(zhàn)詩。一開始詩人緬懷過去——蘇格蘭人,你們跟華萊士流血,/蘇格蘭人,你們受布洛士統(tǒng)率,/……/或者獲得勝利![1]P15 詩中的華萊士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而布洛士是古代蘇格蘭保衛(wèi)民族獨立的著名將領(lǐng)。詩人對此二人的回憶的目的就是激勵自己的同胞,時刻準備赴戰(zhàn)。第二、三詩節(jié)表達了危險的降臨以及準備赴戰(zhàn)的必要性。到第四詩節(jié),詩人干脆以第一人稱出現(xiàn),號召人們跟隨他一同捍衛(wèi)自由——誰原為蘇格蘭的國君和法律,/……/生為自由人,死為自由魂,/讓他跟我前進![1]P17 第六詩節(jié)詩人以“我們”的口吻發(fā)誓必將獲得自由。到了最后一個詩節(jié),詩人喊道——打倒驕橫的竊國大盜!/一個敵人死,十個暴君倒!/……/我們干吧,或者死掉![1]P17 詩人把自己的理想表達了出來:打倒暴君!而 “我們干吧,或者死掉!”是如此的慷慨激昂,視死如歸!
三、結(jié)束語
細讀了彭斯的《自由樹》和《蘇格蘭人》,我們體會到了這位早期的浪漫主義詩人在其詩作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烈的革命性和政治性。我們也得出一個結(jié)論:彭斯的詩歌主題是多元化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具有革命性的。
參考文獻:
[1]、袁可嘉(譯)彭斯抒情詩選【Z】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