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海南檳榔、湖南檳榔以及臺灣檳榔作對比,從分析三地檳榔的嚼食習(xí)俗,所能代表的風(fēng)俗民情,到突出海南檳榔的藥物作用,湖南檳榔的零食化,以及臺灣檳榔的娛樂化。并且,檳榔作為一種癮品,淺析其為什么不能成為全球化產(chǎn)品的原因。
關(guān)鍵詞:海南檳榔;湖南檳榔;臺灣檳榔
作者簡介:王秋月,女,湖南衡陽人,1991年10月出生,現(xiàn)為西南大學(xué)09級戲劇影視文學(xué)專業(yè)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S79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5-0169-01
身為一個湖南人,從小在檳榔的熏陶下長大,不得不多說說檳榔。但據(jù)我所知,我國常見的吃檳榔的地方分三塊,第一屬湖南,再是海南以及臺灣,但各地與各地的吃法不一樣。湖南的檳榔因為我本是湖南人品嘗較多,自然比較了解;海南去過幾次,親眼見過小伙子爬樹摘檳榔,當?shù)厝顺詸壚?,自己也試吃過;臺灣的檳榔則是由幾個去臺灣交換生的同學(xué)們轉(zhuǎn)述給我,然后我再道聽途說了解一些的。這次想就這幾個地方關(guān)于檳榔的嚼食習(xí)慣以及風(fēng)俗民情做一點淺顯的對比。
一、海南檳榔
首先談?wù)剻壚频纳L地——海南。海南省是我國檳榔的主要產(chǎn)區(qū),入冬是檳榔收獲季節(jié)。到海南來的游客除了領(lǐng)略寶島自然風(fēng)光外,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風(fēng)俗人情,“客至敬檳榔”就是其一。當時的海南人把檳榔當成奢侈品對待,都是用來招待貴重的客人的。根據(jù)莫斯《禮物》中提到的那樣,這樣的禮物包含了雙重信息,首先是送禮者的產(chǎn)品和勞動信息,其次還有自我的某些成分,包括送禮者的生命和時間。
海南吃檳榔很講究,他們吃的是檳榔最原始的味道,先把檳榔切成片,然后粉上佐料卷上蔞葉,再放進口里慢嚼,初時味澀,吐出的汁水像血一般紅,吃后面紅耳赤目眩,如醉酒一樣。
海南的生檳榔最獨特的在于它的藥效,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和有益物質(zhì),如脂肪、檳榔油、生物堿等成分。檳榔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藥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guān)注。鮮食檳榔有一種“饑能使人飽,飽可使人饑”的奇妙效果,不僅如此,檳榔還有治青光眼、眼壓增高、驅(qū)蟲等癥的效果。
既然海南的生檳榔這么好,為什么吃的人還是不及湖南多呢?首先,海南的北部人幾乎不吃檳榔,海南的人口遠比湖南少,即使是所有的海南人都吃,也僅湖南人口的1/8。再者海南的鮮檳榔保存期非常短,不易存儲,適合現(xiàn)摘現(xiàn)吃。而且海南的檳榔產(chǎn)業(yè)鏈較短,產(chǎn)品研發(fā)能力低,加工深度不夠,所以海南省的鮮檳榔采摘完后,僅初加工就運往了湖南。這下,要多多談?wù)勎业募亦l(xiāng),湖南的檳榔了。
二、湖南檳榔
相比于海南的檳榔的藥物作用,湖南的檳榔更加貼近零食。湖南人喜歡沒事就嚼檳榔,他們把它當作是口香糖(在湖南檳榔產(chǎn)銷最超過了口香糖)。湖南人食用其目的在于消食、解饞,所以在選擇時,常常避開刺激性較強的檳榔成品。
“煙、酒、檳榔、茶,吃了往上爬?!边@是長沙人生活中的一句口頭禪,“爬”別有韻味,一是說吃了這四件就爬上床睡覺,二是寓意事業(yè)學(xué)業(yè)步步高升。三五好友聚會,多好的煙酒別人不在乎,要是遞上顆檳榔,嚼在口里,那勁頭甭提多爽朗。漫步大街上,隨處可見口嚼檳榔的男女老幼,面掏出一顆檳榔招待,顯得自然、親切,讓人眼見具有地方濃郁的特色食品,一下就找到了話題,彼此拉近了距離。
小龍王、胖哥、友文、賓之郎、口味王、皇爺、七妹等等都是湖南的檳榔名牌。檳榔也分許多種,這來緣與它們的加工過程不太相同,有辣的有純的有烈的有芝麻的等等,所以大家口味都不同。湖南檳榔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臺灣和海南人只吃生檳榔,而吃干檳榔首先從湘潭開始的,長沙人剛開始只吃“濕殼子”,隨著長株潭三市的交通便利,交往越來越甚密,長沙人又容納接受了“干殼子”(湖南人把檳榔也叫做殼子)。
戴維考特萊特指出:檳榔的需求主要在人口眾多的亞非地區(qū),對歐洲人而言其地位不甚明顯。為什么海南的檳榔能傳到內(nèi)陸湖南來,而檳榔這么多年來,卻沒有在世界流行開來呢?
戴維考特萊特提出“精神刺激革命”,越洋貿(mào)易形成后,人們有意識的追求改變清醒意識狀態(tài)的方法,有意識的追求擴大種植能引起精神刺激的植物。但檳榔卻沒有成為全球生產(chǎn)的東西,那是因為癮品的全球化生產(chǎn)需要符合幾個條件:1,它必須能在西歐成為普遍能接受的藥品或消遣品,而檳榔、卡法、龍舌蘭等都沒有成為全球性的癮品,就是一開始沒有被歐洲人接受。2,服用癮品的后果應(yīng)該雅觀,而嚼檳榔會使牙齒變黑,舌頭變紅,這對于愛美人士來說更加是一個禁忌。3,檳榔的種植適應(yīng)性不強,遇到颶風(fēng)或冰雪易導(dǎo)致減產(chǎn)甚至顆粒無收。4,檳榔食用方式較麻煩,需要蔞葉,熟石灰,煙草粉末,這樣運輸時又加大了運送成本。5,檳榔等不像茶葉能經(jīng)過加工后再運輸,因此也失去了它成為全球性的癮品的地位。
三、臺灣檳榔
臺灣就有極其多的檳榔妹,準確來說應(yīng)該叫“檳榔西施”。臺灣“檳榔西施”由來已久,并且“檳榔西施”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是在檳榔銷售方式中的一種獨特并且長青的銷售方式,成為了臺灣的一道風(fēng)景線。檳榔商家經(jīng)常用漂亮女子身著暴露來達到宣傳的目的,并且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以使得檳榔的銷售更為廣闊。但經(jīng)過檳榔西施手的檳榔,賣價一般比較貴,差不多是100臺幣一顆。
臺灣檳榔一般來說,與海南檳榔最大的差異之處是沒有包裹葉子的,而且臺灣檳榔的產(chǎn)量比海南還要多。他們把采收后的檳榔,剝除果蒂和較老的部分,先取由彰化引進的帶有胡椒香氣的荖葉,再攪勻石灰,用小刀涂少許在葉上,將之卷起。然后切開檳榔,將已卷好的荖葉夾放在中間,這樣老藤、石灰、檳榔一起嚼食。嚼起來臉頰紅潤,全身暖洋洋的,如同喝了一杯小酒。因此,在臺灣吃檳榔者不僅限于青年男女,就連已無牙齒的老者也將“三合物”絞碎后嚼食過癮。
盡管由于運輸條件、保質(zhì)期以及飲食習(xí)慣等問題,檳榔沒能成為全球性的癮品,但縱觀海南、湖南、臺灣三地的檳榔,其都代表著各地不同的風(fēng)俗民情,可謂各有各特色。海南的檳榔具有奢侈品功能可作為禮品向貴賓們贈送;湖南的檳榔經(jīng)過產(chǎn)業(yè)鏈式的加工后成為了全民不可缺少的零食;而臺灣的檳榔經(jīng)過美麗的檳榔妹的宣傳后,成為集聚觀賞性和好口感的食物;不同品種嚼食起來,也都是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戴維考特萊特,薛絢譯.上癮五百年—癮品與現(xiàn)代世界的形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3-58.
[2]、馬塞爾莫斯,汲喆譯.禮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