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聲樂歌唱的基礎就是語言,世界之所以出現不同的民族聲樂歌唱方法就是因為語言特點的不同。民族聲樂歌唱的過程也就是語言藝術化的過程,民族語言的不同特色代表了不同民族特有的藝術追求和藝術美,比如我國民族聲樂就比較重視咬字和吐字,所以要掌握好民族聲樂就必須首先要對民族聲樂的語言特點進行研究。本文就是首先就的民族聲樂的語言特點進行了認真分析總結,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重點解析了民族聲樂語言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美。
關鍵詞:民族聲樂;語言特點;藝術美;解析
作者簡介:馬玉(1984-),女,四川成都人,文學碩士,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二系青年教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聲樂演唱)。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5-0111-0
聲樂就是一種歌唱的藝術,這種藝術的發(fā)展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誕生而誕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可以說是是人類最早的一種藝術范式。從生理學的角度看,人之所以能歌唱,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人類具有了因為高級神經活動的高度發(fā)達而發(fā)展起來的清晰的語言。并且民族聲樂自從誕生起就始終都是伴隨著人類的語言,其他很多的演唱技巧的產生其實都是為了表現語言,為了美化語言的。比如我國的民族傳統(tǒng)的聲樂藝術都對語言非常重視,因為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語言體系,所以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語言風格,這就對我國的民族聲樂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最終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慢慢形成了各自民族聲樂語言的不同藝術風格及特有的藝術美。
一、民族聲樂語言的特點
(一)民族聲樂語言有著鏗鏘有力和抑揚頓挫的音節(jié)。我國的民族聲樂的形成和發(fā)展都是以漢語普通話作為標準語言的,這樣就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民族聲樂的語言規(guī)范和特點。因為漢語的每個音節(jié)都非常響亮,如果對他們進行連讀就會有一種將多個珠子進行連串的感覺。并且,漢語的音節(jié)又有明顯的長音和短音之分,還有輕重之分,連串起來能體現出一種抑揚頓挫和婉轉悠揚的音節(jié)之美。
(二)民族聲樂語言有著語言韻味悠揚、真切和感人的特色。漢語有一個非常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吟誦成腔”,這種漢語特有的音樂性將漢語的字音的音韻動態(tài)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如果把漢語中的很多不同的字音和聲調進行組合,就會給人一種有腔有調的感覺,并且節(jié)奏異常靈活。這種特點使得民族聲樂的語言不但具有了音韻狀態(tài)明朗悅耳的特點,而且還給人一種和諧動聽感覺,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語言特點更能將人的某些細微而含蓄的感情表達出來,這就自然形成了民族聲樂語言的韻味悠揚和真切感人的特色。
(三)民族聲樂語言不但有著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而且也同時體現出了多樣性特征。民族聲樂語言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會在遵循了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基礎上表現出了明顯的變化性,這種變化性恰恰使得民族聲樂的語言表現出了不同的特色。不但在整體上形成了我國民族聲樂語言風格的特點,而且還從聲調色彩及節(jié)奏規(guī)律等很多方面體現出了多種不同的民族聲樂語言特色,這也給其創(chuàng)造的藝術美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民族聲樂語言創(chuàng)造的藝術美解析
(一)民族聲樂語言特點為創(chuàng)造藝術美提供了基礎。我們知道,民族聲樂歌唱藝術就是為了深度展示和抒發(fā)人們內心的情感的藝術。而民族聲樂通過歌唱來表情達意的載體就是語言,在民族聲樂中對語言表現的技巧和理論是非常多的,并且其中很多已經成為了民族聲樂學習和研究的范式。所以,只有對民族語言的發(fā)音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研究和體驗,才能深刻表現聲樂藝術的內涵和風格特色,才能對聲樂作品要表現的意境進行成功塑造,最終使得民族聲樂語言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二)民族聲樂語言創(chuàng)造了具有不同特色的聲樂藝術風格。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都有自己的民族聲樂藝術風格,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是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風俗和習慣及不同的地理生存環(huán)境。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不同的民族語言有不同的音調特質,也有不同的表情達意的特有方式。不同的民族音樂包含了不同民族的語言特質和不同的歌唱技巧,但是不管什么技巧都是最終目的為了表現本民族的聲樂語言服務的,甚至可以說不同的民族的聲樂藝術風格的本質就是民族語言的本質問題。并且不同的民族因為不同語言特點創(chuàng)造的不同的聲樂藝術風格和藝術魅力是不能相互替代的。比如蒙古族聲樂歌曲非常遼闊豪放,草原意境非常濃厚,歌曲的旋律也很悠長,感覺異常舒展,而藏族的歌曲風格和魅力就和蒙古族不同了,藏族的聲樂歌曲表現出了則質樸細膩的感覺,節(jié)奏也非常整齊。再比如維吾爾族的聲樂歌曲具有委婉深情感覺,節(jié)奏也非常強烈,而哈薩克族的聲樂歌曲又是非常的嘹亮高亢等等。
當然不同的民族的聲樂藝術美還主要表現在詞曲的完美結合方面,而其中最具風格的關鍵部分就是語言,在演唱和表演之前必須要徹底了解這些歌詞的內涵之后才可以在演唱中熟練運用語氣,最終達到以情感人的效果,才能使得聆聽者有身臨其境的美感。
(三)民族聲樂語言的特點有助于實現以聲傳情,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情感藝術。歌唱其實就是通過吐字來傳情達意的一種藝術,通過這種表達來展現歌曲的內在美。民族聲樂語言上的特點決定了歌者必須要從歌曲的內容和情緒方面來把握咬字和吐字上的變化技巧。當然,要想妥善處理好民族語言以聲傳情的目的,就必須要對語言表達出來的人物性格及內心情感有深刻的體驗,特別是要處理好語言的節(jié)奏,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聲隨意轉的,才可以完美達到以情帶聲和以聲傳情的藝術美效果。比如對于特別抒情的民族聲樂歌曲一定要做到吐字行腔柔和而優(yōu)美,而對于非常雄偉激昂的歌曲就要盡力做到行字運腔豐滿而結實。
參考文獻:
[1]、熊玉珍:“民族聲樂語言的藝術魅力”,《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2]、石月婷:“試論民族聲樂語言特點與語言表現”,《音樂天地》,2008年第3期
[3]、程遠:“從民族聲樂看語言創(chuàng)造的藝術美”,《麗水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