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話劇作為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社會功能是寓教于樂,一方面是宣傳教化,一方面是強調娛樂性,對于以反腐倡廉為戲劇題材的話劇應該在宣傳教化、弘揚正氣、倡導人性反思方面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擔當與社會責任的問題。本文鞍山市藝術劇院演出的話劇《驚雷》為例來談當下反腐警示話劇的社會擔當。
關鍵詞:反腐;話??;社會擔當
[中圖分類號]:J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5-0107-0
話劇《驚雷》是鞍山市藝術劇院演出的話劇,在遼寧省第八屆藝術節(jié)上,榮獲“文華獎”劇目獎。它是以反腐倡廉為戲劇題材,以達到警示教育的目的,是遼寧省廉政文化建設取得的優(yōu)秀成果,更是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的好教材。
廉政文化建設是我黨這些年來所一直倡導的。當前,的確應該深思這種因社會發(fā)展、時代進步而產(chǎn)生的以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為主題的文藝發(fā)展觀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問題。我認為,當下話劇應該有一種社會擔當意識,一種責任與使命,在宣傳教化、喚醒社會良知、反腐倡廉教育等社會功能的實現(xiàn)方面發(fā)揮作用。擔當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態(tài)度。反腐警示話劇的社會擔當就是戲劇應該在當下承載著的社會責任與使命。下面以話劇《驚雷》為例來理性地探討反腐警示話劇的社會擔當。
一、擔當宣傳教化、弘揚正氣、倡導人性反思的現(xiàn)實使命
話劇作為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社會功能是寓教于樂,一方面是宣傳教化,一方面是強調娛樂性。戲劇的發(fā)展方向到底主張哪方面功能,是教化還是娛樂,這似乎是戲劇觀討論的問題,這里筆者不加探討,更不想關心未來的話劇是“笑”還是“哭”,而是要談話劇,特別是反腐警示話劇的在宣傳教化、弘揚正氣、倡導人性反思方面的現(xiàn)實擔當與社會責任的問題。
話劇《驚雷》通過典型的故事情節(jié)反映腐敗等社會問題、揭示社會矛盾的同時,留給觀眾是思考,是反思,是對人性、黨性與人生價值觀的思考。該劇以一聲猶如晴天霹靂般的驚雷乍響,把觀眾帶進了劇情發(fā)展中,觀眾開始關注著主人公賀小春為代表的人物命運?!八懒耸邆€人哪,十七條鮮活的生命??!我……我這個煤炭監(jiān)督局長有罪,我該死!”主人公賀小春的陳述明確地告訴觀眾該劇的故事是圍繞一場礦難而展開的。主人公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深深的內疚與自責,時刻以一顆贖罪的心態(tài)伴隨著全劇情節(jié)的展開。一個重要的道具“安全帽”反復在劇中出現(xiàn),時刻伴在主人公身邊,成了他良心與道德發(fā)現(xiàn)的重要載體,這個安全帽在主人公身上不單單是死難的石小樹留下的遺物,而是代表一種精神的力量,是一個警鐘,承載著做人的誠信、良心與責任,一種對礦難死者的自責和做人良心的發(fā)現(xiàn)。
賀小春的人物塑造是立體多面的,是成功的。他完成了一個人從惡到善這樣一個人性反思的過程。人需要正視人性罪惡的存在,但通過自身的努力用救贖懺悔等方式凈化自己不潔的靈魂,把自己從泯滅的人性的負罪感中解脫出來,最后達到改造人心,甚至改造社會的目的。盡管我們從他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類虛偽和自私的劣根性,但我們也看到他為擺脫這些劣根性的掙扎和努力。他的道德良知并未泯滅,備受良心的譴責,自責和內疚日益嚴重。為了懺悔,他讓妻子白梅替他向班長與石小樹的老母親贖罪,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把她當做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孝敬,為老人養(yǎng)老送終。這是他自身解壓,善良回歸的極致體現(xiàn)。該劇的感人之處正在于此。當賀小春得知女兒蘭蘭因礦工們及時獻血而挽回生命,并治好腿時,相信他的內心世界是幸福的、感動的,同時又是夾雜著愧疚與良心的自責與煎熬。這樣長時間內心的反思與懷有的感恩心理,決定了他的改造是成功的,當他走出鐵窗,執(zhí)意重返礦上,甘當生產(chǎn)安全員時,觀眾看到的是一種正氣,一種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看似平凡而偉大的報復。人物形象此刻發(fā)生逆轉,不再是貪污腐敗的反面人物,而是代表正義、一身正氣的正面人物的光輝形象,體現(xiàn)了人性善良的回歸。
話劇《驚雷》不只是局限對社會問題的反映與揭露,而是著重于對劇中主人公形象的深刻挖掘,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而對人性的問題進行剖析,實現(xiàn)了戲劇宣傳教化,倡導人性反思的現(xiàn)實使命。雖然兩部話劇均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地方有待進一步改進,特別是話劇《驚雷》特別是結尾處處理得不夠好,收的太急太緊,舞臺美術布景過于單調與簡單等等。但這些都不影響其主題的表達,不影響反腐警示話劇發(fā)揮社會擔當?shù)呢熑?。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對社會的震撼力與影響力是不可低估的,是一部凈化社會、凈化心靈,弘揚核心價值的好作品。
二、擔當繁榮廉政文化建設的時代使命
廉政文化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新形勢下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種新的載體和途徑。廉政文化是以廉政為思想內涵,以文化為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文化。是廉政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chǎn)物。隨著廉政文化建設的逐漸深入,使得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的文藝作為一種現(xiàn)象應運而生。它是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中,腐敗問題不斷滋生蔓延,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侵蝕社會健康肌體,廣大人民群眾對這種現(xiàn)象深惡痛絕,而且黨和政府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腐敗問題的極端嚴重性,并下大力氣進行反腐斗爭的情況下,萌芽和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反腐倡廉文藝從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呼聲。
話劇作為文藝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與其他藝術如曲藝、電影、電視劇等共同地擔當起繁榮廉政文化建設的時代使命。但話劇更是以其獨特的舞臺藝術魅力,演員與觀眾的面對面接觸,戲劇性的人物、情節(jié)、語言、充分的藝術夸張及想象力,將反腐倡廉這一主題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使觀眾在享受話劇藝術同時,也起到了宣傳教化、警示教育的社會擔當。近年來,在遼寧的戲劇舞臺上,除了有話劇《驚雷》外,還涌現(xiàn)出了一批具有思想性、藝術性的反腐倡廉力作,如:《決堤之后》、《最后一夜》、《潘作良》、《愛灑人間》、《方永剛》、《李素麗》等等,都是在弘揚主旋律、配合黨的廉正方針的舞臺作品。無論是就形態(tài)還是功能來說,以話劇為代表的舞臺藝術都具有思想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雙重特點,尤其在塑造人的高尚的人文精神方面,更有其他文化形態(tài)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責任。
反腐警示話劇就是以反腐敗、警示教育為主題,發(fā)揮話劇在廉政文化建設方面的社會擔當,擔當時代所賦予的繁榮廉政文化建設,為社會營造良好和諧氛圍的使命。繁榮廉政文化建設,反腐倡廉文藝能夠永遠深入人心,被群眾接受,實現(xiàn)話劇的社會擔當,不僅要求作家和藝術家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把握藝術的能力,還要有敢于說真話的膽量,并且要處理好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與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律的關系,要切實做到“三貼近”,扎扎實實地深入到生活中去,貼近現(xiàn)實,貼近群眾,不能閉門造車,這樣,反腐倡廉文藝才會得到真正的繁榮,才會永遠保持它強大的生命力,才會以它獨特的魅力占領市場,贏得讀者和觀眾,才會發(fā)揮它呼喚社會良知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