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雜技藝術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漢朝、北魏、唐代出土的文物如陶俑、碑刻、壁畫已發(fā)現(xiàn)不少關于雜技表演的描繪,說明在古老的年代,雜技早已成為我國人民喜愛的藝術之一。雜技藝術在聯(lián)結(jié)民族感情,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繼承和發(fā)展中國這一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優(yōu)秀的雜技藝術。
關鍵詞:雜技 藝術 繼承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8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5-0104-01
一、雜技的歷史
據(jù)【史記】、【漢書】記載,古翼州一代,流行一種游戲,人們常常戴著有角的面具,進行比武,民間稱為“蚩尤戲”,蚩尤戲是古代雜技的雛形。漢朝時改稱“角抵戲”。 到東漢時,則形成了一種以雜技藝術為中心,匯集各種表演藝術于一堂的新品種,叫做“百戲”體系。
南北朝時期,各族藝術兼收并蓄,多姿多彩。唐代時,由于雜技藝術的迅速發(fā)展,一些節(jié)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其中“載竿”之藝極高,馬術、馴獸等節(jié)目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自宋代起,雜技藝術創(chuàng)造了很多新的豐富的節(jié)目。藝人也有了更多的賣藝場所例如瓦舍。此外,宋代還有了專門培訓新人的雜技班,名為“科班”。
宋代以后,雜技的社會地位江河日下。元朝建立后,雜技淪落為走江湖、耍把戲的江湖藝術。至近代,雜技更被貶為不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
解放后,雜技藝術又獲得新生。雜技藝術已經(jīng)發(fā)展到有樂隊、舞蹈、燈光等配合的綜合藝術表演。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當代中國雜技已經(jīng)深受全國人民甚至一些海外人士的喜愛。
二、雜技的種類介紹
單人雜技:雜技,亦作“ 雜伎 ”。指柔術(軟功)、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舞獅子等技藝。顧名思義單人雜技就是一個人完成所有的表演?,F(xiàn)代雜技特指演員靠自己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動作的表演性節(jié)目。
手影戲:手影戲是靠手部動作的投影來完成的一種表演,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表演時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影像。手影戲生動活潑,活靈活現(xiàn),卻只由一雙手來完成。在外國人的眼中,手影戲是一種神秘的藝術。
木偶戲\\傀儡戲:在古代的中國又稱為傀儡戲。它是演員在幕后操縱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形式。木偶戲有很多的種類,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等。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朝時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木偶戲還表演話劇、歌劇等。與此同時,木偶戲面臨著其他藝術的競爭,更加豐富了木偶戲的表演。蘊含了豐富的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應該繼承和發(fā)展。
三、中國雜技在國際比賽中的輝煌成果
1981年12月,中國雜技第一次參加法國巴黎第五屆世界“明日”雜技馬戲比賽,一鳴驚人,獲得金獎中的首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tǒng)獎”。在之后的很多比賽中,中國雜技演員脫穎而出,連續(xù)獲得了無數(shù)金銀獎牌。從1981年第八屆至1987年十二屆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雜技大獎賽,中國雜技共有三個節(jié)目獲得了最高獎“金小丑獎”。
1985年,中國進入第十屆世界雜技錦標賽場,奪得了四項冠軍。1986年底的第十一屆世界雜技錦標賽上,中國雜技演員獲得了全部25塊金牌中的22塊,同時奪得了最高獎“黑湖塔”杯和團體冠軍獎杯。中國雜技藝術,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雜技大國。
九十年代,中國雜技依然保持著領先的地位,1990年1月24日至31日第十三屆世界“明日”雜技馬戲節(jié)和第四屆“未來雜技節(jié)”上,中國福建的方圓、何瑛表演的《單拐倒立》和內(nèi)蒙古的旭仁花、塔娜、珊丹、托亞表演的《四人高車踢碗》,雙雙奪得金獎。最為世人轟動的是中國廣州軍區(qū)戰(zhàn)士雜技團六歲的小演員小米粒表演的《柔術轉(zhuǎn)毯》,奪得了兩個雜技節(jié)的最高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tǒng)金獎”。
中國雜技的巨大發(fā)展使外國人看到了中國的飛速發(fā)展,中國的文化底蘊,使他們不敢再藐視中國,同時也使我們以一個中國人為驕傲和自豪。我為我們民族的雜技藝術而感到自豪。
四、創(chuàng)新發(fā)展適應市場
如果我們的雜技藝術一直墨守成規(guī),雜技將止步不前,更不要說進入市場與其他藝術門類競爭,所以我們更應該創(chuàng)新,開發(fā)新思想,新思維和新的觀念,為自己藝術注入新的力量。雜技創(chuàng)新要對雜技人的觀念進行更新,同時雜技的表演形式上也要不斷地更新.我們國家的雜技藝術擁有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特殊的魅力,那便是擁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沉淀,我們引以為豪的民族精神,民族氣概.不管雜技市場如何多變,也仍然改變不了中國雜技最根本的品質(zhì).正因為如此,它才能夠歷經(jīng)艱難險阻依然留存下來,并且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大財富。
五、找準在市場中的有利位置
我們應該不斷地開拓國內(nèi)外市場,占領好雜技藝術的演出市場,同時也要在市場中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演出的劇團有大有小,演出的節(jié)目也不一樣,水平有高低,市場有層次,所以我們必須找準自己的兩個位置,一個是演出市場的位置,一個是藝術生產(chǎn)的位置。只有找準了這兩個位置,中國的雜技藝術才能夠走得更長遠,發(fā)展得更好。
中國雜技藝術具有的悠久傳統(tǒng)和豐厚的歷史積累,為其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基礎;同時中國雜技有它鮮明而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其卓立于世界雜技之林,因而中國雜技藝術的重大意義也是多方面的。我們應該傳承和發(fā)展中國優(yōu)秀的雜技藝術,把中國雜技藝術發(fā)揚光大,讓它走向世界,讓各國人民都知道我們國家優(yōu)秀的雜技藝術,讓我們以自己的民族擁有這樣一份文化遺產(chǎn)而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