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黑人雖然在內戰(zhàn)后從奴隸解放為自由人,但在白人文化占主導的美國,殖民思想的嚴重侵蝕最終還是使黑人們忘記了自身的民族力量源泉,從而讓黑人消失于殖民幻想當中。小說中的亨利,一直積極地探尋著自己的身份和存在感,但依然擺脫不了被殖民主體的悲慘命運。整個社會的道德淪喪,也使得亨利迷失了自己。
關鍵詞:史蒂芬克萊恩;怪物;模仿;道德
作者簡介:李凝夢(1987-),湖南吉首人,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5-0009-01
史蒂芬克萊恩是美國19世紀末最偉大的自然主義小說家之一,他的中長篇小說《紅色英勇勛章》使他聞名世界。作為一名豐富多產的作家,史蒂芬克萊恩的短篇小說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怪物,史蒂芬克萊恩創(chuàng)作于1898年,在當時被認為是克萊恩的最好的作品之一。作品描述的是一名黑人馬夫亨利約翰在一場意外的大火中營救了白人主人的小孩吉米,與此同時,黑人亨利自己的臉被燒毀從而被整個社會所拋棄成為了人見人怕的怪物。
小說最初的創(chuàng)作模型是根據杰維斯港一個因癌癥而臉部受損的病人利未休謨所設定的,而故事的發(fā)生背景是1892年的黑人羅伯特劉易斯私刑事件。在內戰(zhàn)后的美國,私刑是嚴令禁止的,而人們公開的暴徒行為,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這篇小說最初發(fā)表于美國的哈潑斯雜志,該雜志是講究刊發(fā)有刺激性的時事文章。本文試圖從法儂的后殖民思想分析克萊恩小說中的黑人亨利。無論是他極力地模仿白人或者是他成為怪物之后,他只能是黑人,相對于白人的黑人,不能作為一個正常的人存活。
一、亨利的模仿
對于19世紀末這個特殊的時期,黑人,這個特殊的字眼與名號,雖然經歷了南北戰(zhàn)爭的洗禮,但還是跟著時代舉步維艱地行走著??巳R恩筆下的亨利約翰,以自己有一份為白人醫(yī)生做馬夫的工作而感到欣慰,不用再像以前自己的祖輩一樣當奴隸任人魚肉。雖然是在惠羅威爾這樣的小鎮(zhèn)上,亨利依然按照“新黑人”的標準在外表上把自己打扮得像白人一樣,“更像一個要游行的牧師”、“沒人會懷疑他是洗馬車的”。這不僅僅是一件“薰衣草色褲子”或者“絲綢商標的草帽”的問題,亨利從內心上感覺到一種巨大的改變。亨利與貝拉小姐及其母親的會面中,不停地扣頭與寒暄,足足弄了一個小時??墒窃诳巳R恩的眼里,也只是三個令人玩笑的猴子。
“殖民幻想在殖民社會主體化日常情景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法儂,81)亨利無疑是在外表、姿態(tài)和思想的表層上都極力地模仿白人,黑人成為他白人主人的一面鏡子,白人的生活規(guī)范成為了社會的標準,只有讓自己符合社會的規(guī)范才能獲得他人的認同。黑人因此喪失了自我意識,臣服于白人的標準。殖民者將黑人劣等的思想灌輸在了黑人的頭腦里,黑人的種族低劣,充滿著暴力與恐怖;而白人則代表著一切光明,純凈與高尚。被殖民者成為了主體,白人在這成為了欲望的他者。亨利渴求社會對其的承認以此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然而亨利煞費苦心的模仿白人這種行為,在白人看來就像猴子學人類耍把戲而已,更加刺激了白人對自身殖民者優(yōu)越感的肯定。19世紀末的新黑人不知道所謂的文明不過是白人所強加的罪惡。穿著薰衣草色褲子、戴著絲綢商標草帽和過分講究的亨利,即使能在身為同胞的新黑人中間找到絲毫存在感,也不可能獲得白人認可的。
二、臉——身份的缺失
亨利為了解救困在大火中的小主人吉米而被實驗室的化學藥品灼傷了臉。由于消息的誤傳,大家以為亨利已經犧牲了,頓時他成為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楷模??稍诹硪粋€小屋子里,鄰居法官面對著白人醫(yī)生說出了最根本的問題。白人醫(yī)生雖然救活了亨利,但也只是親手創(chuàng)造出一個沒有臉的怪物,他應該死。法官這個詞所代表的應該是公正,可是亨利作為黑人,連存活的權力也被剝奪了。他的公正與平等也只是白人社會的公正。在社會道德感缺失的同時,更加體現出白人社會對整個黑人民族的輕蔑與踐踏。
克萊恩在描寫亨利被人從大火中救出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樣“東西”。不再使用“he”這個代詞。一場大火使亨利這個人化為烏有,“它”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感情和思想的怪物。克萊恩沒有讓亨利受到嚴厲的私刑而是直接抹掉了他的存在,既然社會沒有承認亨利的存在,那么存在的只是一個大家相互厭惡的怪物。一群暴徒的私刑和一個鎮(zhèn)上人的冷漠、自私與無情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作為黑人的亨利,只能默默忍受著那個巨大無比的像怪物一般吞噬著他的社會。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讓黑人無處可逃。
三、誰是亨利約翰
“在白人看來,黑人是沒有本體論的抗力?!保ǚ▋z,84)在大火蔓延實驗室的時候,掛在醫(yī)生家里的獨立宣言畫作被慢慢地燒毀了。內戰(zhàn)后,黑人雖然獲得了解放與自由,但現實中獨立宣言上的“人人生而平等”成了一紙空談?!盁o論黑人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者高人一等,甚或感覺平等,都是有意識的?!保ǚ▋z,73)獨立宣言的畫作被掛在家家戶戶,可是獨立宣言的精神卻早已被付諸東流,不管是在白人的眼里,或者是黑人自身的意識中,白人始終是優(yōu)于黑人的,黑人生來就是被唾棄的一個種族。種族主義不允許黑人具有健康的心里,為的就是加強自我的界定,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建構。黑人出生在社會中,也只是相對于白人的黑人。亨利這個善良的黑人,一直在努力地探尋著自己的身份,雖然社會沒有承認他,但是他所尋求自己的民族精神與文化一直是他唯一的力量之源。
參考文獻:
[1]、Stephen Crane the monster and other short stories[M].Echo Library,2010.
[2]、Micthell,L.C Disabling fictions race, history, and ideology in Crane's The Monster[J].Critical Inquiry,1990.
[3]、Hiro,Molly How It Feels to Be without a Face: Race and the Reorientation of Sympathy in the 1890s[J].Novel: Forum on fiction,2006.
[4]、法儂·弗朗茲.黑皮膚,白面具[M].萬冰譯,譯林出版社,2005.
[5]、黃虛峰.美國南方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生活研究:1877—1920[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