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互通交流媒介,一旦介入到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就對整個行業(y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當其沖的便是傳統(tǒng)媒介,微博的產生對傳統(tǒng)媒介的新聞傳播產生了巨大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傳統(tǒng)媒介也獲得了一個難得的發(fā)展機遇。
關鍵詞:微博;特質;傳統(tǒng)媒體;機遇
作者簡介:李林超,男,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新聞學。
[中圖分類號]:G20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1-0200-01
微博,微型博客的簡稱,它發(fā)源于美國,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數“Twitter”。它的主要功能是把自己的即時經歷、所思所想與他人進行分享。與博客不同的是,微博有字數上的限制,通常不超過140個字符。用戶還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隨時隨地地發(fā)表微博,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目前很多門戶網站都開通了微博服務,比較有影響力的有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
一、微博作為傳播媒介的特質
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互動交流平臺,它的產生是基于傳播媒介的技術進步,是建立在新媒介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它的身上也被打上了一些獨特的“媒介品質”,這些特質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碎片化傳播
與其他傳統(tǒng)媒介不同,微博對于用戶發(fā)布信息的字數是有限制的,一般都是140字左右,無數條簡短的信息匯聚成了碎片化的信息流。黃升民在其研究中曾指出:隨著社會階層的深刻變化,社會觀念也有“碎片化”的趨勢,社會觀念的個體化傾向明顯。從這個角度來講微博新聞這種形式的出現還很好地迎合了目前人們觀念思維的碎片化、個體化的傾向,從而在一定程度了滿足了不同受眾的心理需求,擴大了受眾的覆蓋面。
2、蔓延式傳播
微博的信息接受者和傳播者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微博用戶,用戶對信息的轉發(fā)促成了蔓延式的信息傳播。而微博的核心就在于轉發(fā),用戶之間即使并不認識,也可以將信息以廣播的形式通知其他用戶。這種看似信息交流式的轉發(fā)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著深刻的公益價值,基于此新浪微博組織了多次線下活動,如“2012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捐贈愛心包裹”等。
3、大眾化傳播
隨著網絡的日漸普及以及網絡終端的不斷延伸,微博用戶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微博的信息功能也不斷增強,看似碎片化的信息逐漸匯聚成大眾傳播的信息浪潮,而這種信息浪潮中最基本的單位便是每個微博用戶,這種信息浪潮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大推動了“公民新聞”的進程。
二、微博對傳統(tǒng)媒介信息傳播的完善
雖然微博的產生對傳統(tǒng)媒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但是微博與傳統(tǒng)媒介之間并沒有產生水火不容的對立,相反,傳統(tǒng)媒介在與微博的融合過程中不斷的從中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元素,正是在這個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的過程中微博對傳統(tǒng)媒介的新聞傳播有了極大的完善和拓展。而這種完善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開啟了全新的短新聞時代
微博140字左右的信息容量使得受眾很容易的辨別出其中的新聞價值,簡短快捷的信息發(fā)布與接受方式逐漸得到了廣大網民的青睞,進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短新聞時代。微博短新聞較之以傳統(tǒng)媒體的新聞模式雖有失細致,可在突發(fā)事件,獨家新聞的披露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的“郭美美炫富事件”以及“皮革奶”事件等都有賴于微博短新聞模式的巨大功效,對受眾來說,簡短的新聞描述詞,使人們解脫了傳統(tǒng)新聞模式的寫作要求限制,有利于受眾獲取更多的拓展新聞,而這種拓展后的信息更加精練又不失新聞價值。
2、培養(yǎng)了廣泛的高時效新聞源
傳統(tǒng)媒介的新聞源主要依賴于完善的通訊員隊伍建設以及其他專業(yè)的媒體從業(yè)人員,它需要新聞源具有專業(yè)的媒介素養(yǎng)。然而微博卻打破了這個限制,微博客戶終端和手機的“聯(lián)姻”使得微博用戶隨時隨地可以將身邊的信息記錄并傳播。從“年齡”上來看微博雖然在傳媒領域的發(fā)展中處于嬰幼兒時期,但是它卻發(fā)揮著不容小視的功效。當前有很多事件都是先在微博上醞釀發(fā)酵然后引起輿論的震蕩。微博強大的新聞源使得微博上的信息幾乎時刻都在更新,極大限度地滿足了網民對于獲取即時新聞的強烈需求。
3、完成了海量信息的高效提取
毋庸置疑,傳統(tǒng)媒體的海量信息在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方面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然而面對形形色色的近乎泛濫的信息時,人們在媒體面前又顯得無所適從。微博在技術層面通過人人皆享有的定制個性信息的權力很好地緩解了人們面對海量信息的不適,微博用戶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制信息的,雖然微博中信息浩繁,但是獨特的信息定制功能則實現了海量信息的針對性流動,此外微博的轉發(fā)功能還賦予了海量信息以重組和增值的可能,微博的轉發(fā)功能使得信息的組織和傳播權交給了廣大微博用戶,從而確保了新聞的有效傳播,使新聞的接受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對接收到的新聞感興趣的人。這樣一來,通過個性新聞定制功能,轉發(fā)功能微博中的海量信息被微博用戶按照自身的喜好組合起來。
4、實現了零散信息向新型話語權的整合
微博的信息雖然都是簡短的140字,都是碎片化的信息,可是當這種碎片化的信息集中指向某個話題時,就可以凝聚成強大的輿論力量,這種輿論力量漸漸的演變成為一種全新的話語權。無數碎片化信息凝聚成的全新話語權通俗地講就是網民意志,這種強大的網民意志對于推動真相的披露、事情的公正解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更深入的講也促進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就最近發(fā)生的毒膠囊事件,微博領域的新型話語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截至目前微博上關于毒膠囊的評論達到3542923條,上百萬條的關注信息,無論是對于毒膠囊廠商還是相關的主管責任部門都形成了很強的輿論壓力,促進了事件的快速、合理解決。微博所創(chuàng)造的新型話語權整合了網民零散的聲音,匯成了一股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信息流,這種信息流以其強大的輿論監(jiān)督力量越來越不容小覷。
可見,微博,這個新媒體技術下的產兒,一旦介入到新聞傳播領域之后就對整個行業(y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傳統(tǒng)媒介,但是二者之間的競爭并沒有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相反。兩者還相互借鑒成功實現了融合,融合的結果就是實現了互利共贏,微博有了傳統(tǒng)媒介的入駐,信息的真實性權威性增強。傳統(tǒng)媒介有了微博無論是在發(fā)布還是發(fā)現新聞上都有了更佳的途徑,實現了自身信息傳播功能的良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