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當代著名語言學(xué)家杰弗里·N·利奇從轉(zhuǎn)換生成語法出發(fā),將語言的意義分為七類,這一意義的七分法對于翻譯實踐過程中的意義理解與闡釋有著積極作用,對于處理翻譯的細節(jié)問題很有幫助。
關(guān)鍵詞:利奇;意義七分法;邏輯
作者簡介:鄭宇惠,女(1988-),甘肅慶陽人,蘭州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口譯及同聲傳譯專業(yè)2010級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8-0145-01
當代著名語言學(xué)家杰弗里·N·利奇[Geoffrey Leech],英國語言學(xué)家、哲學(xué)家、政論家,出生于英國英格蘭一個美國移民家庭,有著猶太人血統(tǒng)。他創(chuàng)立了轉(zhuǎn)換生成語法理論,這一理論不僅獲得語言學(xué)界很高的評價,而且在心理學(xué)、哲學(xué)、邏輯學(xué)等方面引起人們普遍的重視。
他除了進行純語言材料的描寫之外,把注意力集中到人類心理特征上,后者乃是顯而易見的語言能力的內(nèi)蘊基礎(chǔ)。 如果要具備說或聽某種語言的能力,必須具有關(guān)于該語言的一定量的知識。這種知識被認為是包含在一系列與其他認知系統(tǒng)(記憶、邏輯)相互作用從而決定人們語言行為的心理規(guī)則中的。
杰弗里·N·利奇把廣義的“意義”劃分為七種不同的類型,即:理性意義、內(nèi)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搭配意義和主題意義,主要解釋如下:
一、概念意義(conceptual meaning)
亦稱“理性意義”(rational meaning)“邏輯意義”(logic meaning),被看做是詞項的“中心”意義或“核心”意義。它直接、明確地表示所指對象。詞的概念意義也就是詞典對詞下的定義。人們常把它等同于指稱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明指意義(denotative meaning; denotation)、字面意義(literal meaning)或外延。在翻譯研究中,概念意義亦指詞組、句、語段的語義信息或語義內(nèi)容。如句子的概念意義則指由主位部分及述位部分組成的全聚德全部概念的語義內(nèi)容。
二、內(nèi)涵意義(connotative meaning; connotation)
一種通過語言所指內(nèi)容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意義。也就是說,源出者(originator)并不直接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而是借助交際雙方所共有的語言和文化背景,通過“借物寓意”“借此說彼” 等一系列以人的聯(lián)想為基礎(chǔ)的修辭手段,如隱喻、借代、委婉、反語、暗引、暗諷等等,將內(nèi)在的思想和冬季含蓄地表達出來。與概念意義不同的是,內(nèi)涵意義不是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僅僅是語言的“附帶”(incidental)因素。如woman一詞,除了【+human,-male,+adult】這三個構(gòu)成其概念意義的基本語義特征之外,在不同的時代、社會乃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經(jīng)歷的人眼里,還有許多“附加的、非標準的”(additional,non-criterial)含蓄意義,如愛聚群、有母性本能、話多、善烹調(diào)、脆弱、怯懦、多愁善感、勤勞,等等。
由于內(nèi)涵意義具有隨意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這就給翻譯中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稍有疏忽,就會望文生義,使原文的信息和美學(xué)功能喪失殆盡;稍有不慎,又會得“意”忘形,使原本可以體現(xiàn)的美學(xué)功能蕩然無存。為了準確地翻譯原文的內(nèi)涵意義,譯者必須要對原文的語言及其社會文化背景有較全面地了解,并且還有具有較高的語境和審美意識及形象思維能力。
三、社會意義(social meaning)
語言所標示的社會環(huán)境的意義。例如,說話人所用的詞語或發(fā)音具有方言性質(zhì),從中可知說話人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語言的其他特征表明講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社會關(guān)系??梢栽谟梅ㄉ戏殖刹煌牡燃墸?,最高的等級是正式英語,較低的等級是口語和熟稔用法,最后是俚語。
四、情感意義(affective meaning)
語言所反映的說話人的個人感情,包括他對聽者和她所談事物的態(tài)度。例如,you’re a vicious tyrant.(你是兇惡的暴君。)中的vicious 和tyrant都含貶義,表示說話人的憎惡的感情。情感意義基本上是依附性的,要依賴意義的其他范疇(即理性范疇、內(nèi)涵范疇或語體范疇)才能夠確定。
五、反映意義(reflected meaning)
通過同一個詞的一個義項和另一個義項的聯(lián)系而體現(xiàn)出來的意義。如英語中的comforter既有“圣靈”的意義,又有“安慰者”的意思。當人們在教堂聽到the Comforter(圣靈)這個詞時,往往會聯(lián)想到日常的非宗教的“安慰者”這意思,從而覺得這字眼聽起來既溫暖又慰藉。相反,當人們聽到同樣是表示“圣靈”意義的Holy Ghost時,卻會聯(lián)想到ghost(鬼)的意義,于是產(chǎn)生一種恐懼感。
六、搭配意義(collocative meaning)
通過與周圍的詞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出來的意義。在英語中,pretty和handsome都是“漂亮”的意思,但出現(xiàn)在兩者后邊的詞不同,因而兩者可以被區(qū)別開來。例如:
Pretty girl, boy, woman, flower, garden, color, village…
Handsome boy, man, car, vessel, overcoat, airliner….
七、主題意義(thematic meaning)
說話者或?qū)懳恼碌娜私柚M織信息的方式(語序、強調(diào)手段、信息焦點的安排)來傳遞的一種意義。如下面的兩個句子字面意義幾乎相同:①Mrs. Bessie Smith donated the first prize. ②the first prize was donated by Mrs. Bessie Smith. 但是這兩個句子具有不同的交際意義。句①似乎要回答What did Mrs. Bessie Smith donate? ( 史密斯夫人捐贈了什么?)而句②似乎要回答Who was the first prize donated by? (一等獎由誰捐贈?)與句②比較,句①表明說話者知道Mrs. Bessie Smith是誰。兩個句子都精確地描述同一情景,主題意義主要涉及不同語法項目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通史,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
[2]、張春明,陳飄平.中國譯學(xué)大辭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