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專業(yè)的口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以至于培養(yǎng)出的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英語專業(yè)的口語教學模式和方式務必進行改革。教師只有把傳統(tǒng)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口語課堂教學中心還原給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提高高??谡Z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Abstract: Cert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hinder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s competence ability. Reform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therefore, must be launch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pproaches have to be combined with the cummunicative approach which taking students as the center in the class.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forms have to be adopt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competence.
關鍵詞: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教學改革
Key words: English major; oral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作者簡介:張靜靜,女(1983-),漢族,山東省菏澤學院外國語系講師,碩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際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8-0049-01
2000 年頒布的《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 對英語專業(yè)的英語口語教學也做出了相應的調(diào)整。但英語專業(yè)的口語教學現(xiàn)狀以及“相當一部分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口語水平”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文秋芳)。近年來,如何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加強口語實踐來培養(yǎng)和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成為我國英語專業(yè)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
一、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交流環(huán)境。在我國,英語不是日常交流的語言工具,又因為我校所聘的外籍英語教師只有兩名,所以英語的交流的使用范圍相當有限。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重視程度不夠。口語課應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很多高校的課程設置都是以精讀為主,口語為輔,口語課時安排少,我院的外國語系英語專業(yè)英語口語課每周只有2 節(jié)課,一學期16 周,而且僅在一二年級開設。由于口語課時分配少,這對學生用英語的交際能力和水平造成直接的影響。
3、口語教學中的兩個誤區(qū)。一個是重視讀寫,忽視聽說。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提高TEM4 和TEMS 通過率,傳統(tǒng)的教學法就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師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結構的分析,通常是先輸入詞匯,句型,語法,表達方式,然后反復跟讀,模仿,背誦。
另一個誤區(qū)是脫離教材和書本。有的教師隨意自選教材,或者沒有教材即興發(fā)揮,教學內(nèi)容散亂,缺乏教學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
根據(jù)以上存在的問題,毋庸置疑我院的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水平亟待提高,教師應該變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二、新的口語教學模式
口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因此新的口語教學模式應該以學生為主。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使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內(nèi)容具有實用性和科學性。
1、聽說并重,交流為先
口語的目的在于口頭的交流.而在口頭的交流中“雙方必須遵守信息的相互關聯(lián)性原則,即作為聽者,要能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作為說者,要能根據(jù)對方剛說過的話做出相應的反應”(文秋芳)。因此,口語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是“對白”而不是“獨白”。沒有交流,口語即不存在。
2、加強基礎,階段分明
口語教學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以聽帶說,適用于英語專業(yè)低年級
或英語口語水平較低者;二、聽說并重,適用于中級英語口語水平的學生;三、以說為主,適用于高級英語口語水平的學生。以上方法并不是說“聽”在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的變化中逐漸失去了其重要作用(即使一個演講家也同樣需要聽眾的反饋),而是說對于課堂操練而言,在不同的階段應有不同的側(cè)重。
3、利用好其他技能課
王宗炎在《當代國外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文庫》 的“序”中提到:“談到外語教學,某些看法做法是分明不值得贊許的。有人認為交際教學只管聽說,不管讀寫,也有人認為教精讀課就是教閱讀,不管口語。在分析課文時老師滿堂灌,學生開口不得,是常見的;教聽力課時老師只管放錄音,對學生不給半點提示點撥,也并非罕有現(xiàn)象。”(王宗炎)
只要教師堅持英語授課,只要授課的形式是互動的,在其他專業(yè)技能課上也能夠?qū)崿F(xiàn)口語的學習與提高。
4、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終級目的是使“能就國內(nèi)外重大問題與外賓進行流利而得體的交流;能系統(tǒng)、深入、連貫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因此,在訓練口語技能的時候,不能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5、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除了文字材料的輸入之外,高質(zhì)量的視聽輸入也是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同時得到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訓練。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經(jīng)典的電影、電視劇等。
6、豐富教學形式
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比如,看圖或錄像說話。學生通過觀察幾幅圖片或一段錄像后描述圖片或簡單議論圖片(錄像)中的話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口語教學質(zhì)量,教師務必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前要精心課堂設計,采取靈活的方法和技巧,積極創(chuàng)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局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加強語言學理論的學習,拓寬口語教學的內(nèi)涵和外延,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口語教學的新思路。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實現(xiàn)口語的交流和交際性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江, 錢藝慶. 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實踐探討[M].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6.
[2]、王守仁, 陳新仁. 加強英語專業(yè)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J]. 外語界, 2008 (3).
[3]、文秋芳. 英語口語測試與教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9.
[4]、吳禎福. 英語中/初級口語[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