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三學生 英語書面表達 應試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B-0084-02
書面表達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高考英語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能反映出學生運用已學的英語知識和所掌握的寫作技巧進行思想交流的能力的高低。它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等。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三英語教學的經驗,談談如何提高高三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應試能力。
一、規(guī)范字體
在考試中進行書面表達,應做到卷面整潔,字體端正。然而筆者發(fā)現,學生在考試中存在字體潦草、涂改現象嚴重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卷面的整潔。于是,筆者從根源——字體抓起。先讓學生利用字帖練字,再印幾篇字體和整體布局都較出色的學生習作給他們模仿,讓他們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字體,做到:字母、單詞的大小適中;文章在試卷中的位置要居中,不要將本來篇幅就很小的文章寫得又小又擠,或者位置太靠上;要注重書寫的美感。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組織專門的書寫訓練,可利用標準化答題卡的作文紙進行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的書寫有了很大的改進,不少學生還練出了一手好字。
二、格式化訓練
很多學校在高一、高二階段沒有進行過針對高考書面表達的、系統的、有計劃的寫作訓練,導致大部分高三學生在寫作時處于隨心所欲的狀態(tài),對寫作的基本框架與基本的保分技巧沒有清晰的認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定勢思維容易影響人對剌激情境以某種習慣的方式進行反應,它對解決問題有積極的作用。格式化的寫作訓練為學生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讓學生不再為無從下筆而感到苦惱。筆者所指的格式化寫作訓練包括:書信、通知、便條、留言、日記等固定格式;記敘文、議論文、看圖作文等固定思維模式、寫作模式和表達模式;常用于各種作文體裁的固定句型與常用詞匯短語等。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把具體的內容套入特定的篇章結構中,要達到了解體裁和掌握寫作技巧的程度。
格式化的訓練的方法對低層次的學生非常有效,能使他們不再畏懼寫作,達到最起碼的保分線;而中高層次的學生能通過格式化訓練對寫作的各種格式有明確的認識,不至于語言空洞,偏題、離題。
三、批改作文
教師要靈活運用批改作文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應試能力。
1.學生互相批改。學生互相批改是一種合作學習,它既是學生寫作訓練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教師把過程教學法思想貫穿于寫作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一方面,他們應該樂于助人,認真閱讀他人的初稿,主動提出意見或建議,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另一方面,他們應該把同學視為真心的“幫助者”,愿意把自己的作文給同學看,并能傾聽對方的意見,從中獲得反饋信息,而不是過多地考慮面子問題。
2.教師分層次批改。經過一段時間的互相批改后,學生的基本語法錯誤會減少。這個時候就該換成教師親自批改了。筆者采用了分層次批改的方法:對低層次的學生進行面批,這樣既可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錯誤,又能直接指導他們如何避免犯錯。對中層次的學生進行細改,標出并修改存在的語法錯誤,還要在其習作后針對個人情況寫一些提示、啟發(fā)或鼓勵性的話語。對高層次的學生實行粗改,注意他們的文章結構、字體和句式的多樣性等。分層次批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既照顧了個體,又兼顧了全體。
3.學生自己評分。不少高三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很不錯,但老師打的分數太低了。于是,在某次考試后,筆者從學生習作中挑出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分別屬于高考中第三、第四、第五檔的水平),印發(fā)給每一個學生,讓他們給這三篇文章打分,并指出文章的優(yōu)缺點。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異?;钴S。筆者引導學生結合高考書面表達的評分要求,分析各篇的優(yōu)缺點,給文章打出合理的分數。接著,筆者要求學生們判斷自己的作文屬于哪個檔次,能打多少分。經過這樣的批改活動,學生們不再自以為是,了解了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同時熟悉了高考書面表達的要求及評分標準,對英語書面表達有了更多的思考。
四、控制時間
考試中,常有考生只用最后十五分鐘甚至七八分鐘寫書面表達題,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無論是在構思方面還是書寫方面往往都有所欠缺,因此得分不高。而有的考生用半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來寫書面表達題,浪費了寶貴的考試時間。筆者認為,考生花在書面表達上的時間為20分鐘左右較合理。因此,在高三的后階段,筆者強調學生要花20分鐘寫作文,盡量在20分鐘內發(fā)揮自己最好的書面表達水平。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20分鐘的實踐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多訓練幾次后,學生基本上能掌握好寫提綱、打草稿、抄寫、檢查這幾個步驟的時間分配了。
五、訓練中的特殊要求
兵不練不強,文章不練不通。讓學生每周寫一篇英語周記是必不可少的。周記的內容,可以是學生自定,也可以是教師指定。筆者對學生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在周記中用紅筆畫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分析句子成分。這樣做,能激發(fā)學生使用“好句子”的熱情。教師在批改過程中可以重點審視這些“好句子”正確與否,加以修改或推薦給其他學生。這個特殊的要求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他們不再因害怕出錯而循規(guī)蹈矩地使用簡單句寫作文,漸漸有意識地使用一些較高級的詞匯,有了較豐富的句式變化,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其書面表達的檔次和水平。
綜上所述,筆者一直在研究高三學生在書面表達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以上做法經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科學的訓練。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