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畢飛宇的《推拿》是他寫作生涯的一次創(chuàng)新,其用深邃的筆觸為我們展現(xiàn)了盲人光明溫暖的日常生活,從而讓社會更正確的認識他們,糾正以往的偏見。
關(guān)鍵詞:《推拿》 盲人 正常 尊嚴
《推拿》以盲人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為關(guān)照對象,成為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以盲人為描繪主體的長篇小說之一。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作者對盲人正常又獨特的把握。
一、“異”“怪”的盲人抒寫
在西方最初的文學(xué)作品中,盲人形象都有其特殊的意義。盲人在社會生活的一些重要方面,如宗教、信仰、文化、娛樂中充當著某種獨特的、甚至擁有權(quán)威的角色,在古希臘和古希伯來文化中的先知大都是盲人。希臘神話中就有很多盲人預(yù)言家。荷馬史詩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預(yù)測未來,出謀劃策的老人也多為盲人。
在后來西方的文學(xué)作品里,盲人形象也有其獨特的定位。在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xué)中,盲人形象暗示了人類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恐慌、盲目,在人性墮落,追求物欲后的幻滅孤獨感,既找不到出路,也沒有歸宿。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盲人形象的處理不同于西方。曹禺《原野》中的盲人焦母,其作為惡勢力的代表是劇中的主要統(tǒng)治者。作者充分表現(xiàn)了焦母內(nèi)心陰毒的一面。史鐵生的《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和小瞎子生活的支撐竟是一張沒有字的藥方,他們與命運抗爭的結(jié)果充滿了荒誕感。盲人形象在中外大多數(shù)文學(xué)作品中要么與“異”、“怪”、“惡”聯(lián)系在一起,要么是歌頌的主體、贊嘆生命力的主體,具有非正常性和非普通性。
二、對盲人世界的正常營造
《推拿》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其擺脫了主流價值觀對盲人的誤讀,呈現(xiàn)出一種“無我”的思想狀態(tài),一種新的紀實風(fēng)格。作品不再將盲人視為“異”、“怪”或當作英雄作為贊美其奉獻精神的主體,而將其中的盲人視為普通人。小說的品質(zhì)就在這里。這是一種有尊嚴的書寫,不是自上而下的悲憫。”[1]
盲人沒有視力,對正常人而言,他們的生活是難以想象和理解的。畢飛宇要塑造一個正常普通的盲人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讓讀者相信這是一個盲人的世界很重要。在小說中的盲人具有多樣性,有先天盲人和后天盲人的區(qū)別,有半盲和全盲的區(qū)別,幾者的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對每個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都有縝密的琢磨,站在人物各自的角度去理解感受。
正常人通過視覺,觸覺,嗅覺等去感知營造這個客觀世界,而盲人失去了視覺,他們所認知世界的方式是獨特的。小說里,十幾個盲人在推拿房里感知了世界的變化。他們從客人那里聽到股票,樓市,莎士比亞,貝多芬,包二奶……小孔“穿”上香奈兒五號談戀愛。通過嗅覺,聽覺,盲人的世界豐富明亮起來。他們沒有視覺,但時時刻刻都在看這個世界,作者甚至把他們視覺的局限巧妙的轉(zhuǎn)化為優(yōu)點。視覺限制了他們,但有時也限制了健全人,他們看世界甚至有時比健全人還透徹。比方金嫣并不在乎泰來外表上配不上她,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她要一個能與她演繹纏綿愛情的男人。健全人受控于他們的眼睛,永遠不會像小馬一樣能與時間合二為一。小馬放棄自己的身體,感受到了時間的變形?!皶r間不是圓的!不是三角形!不是封閉的!……他擁有無限可能?!盵2]因而看不見是一種局限,看得見也是一種局限。
畢飛宇對盲人世界的敘述是正常而普遍的,相對于以往的盲人敘事,《推拿》沒有主觀介入這個黑暗的世界,而是客觀陳述一個真實的狀態(tài)。他以盲人的狀態(tài)去寫盲人,而不同以前的作家用正常人的心態(tài)寫盲人的不正常。
三、尊嚴的呈現(xiàn)
對盲人世界的正常描繪,起到了客觀寫實的作用,但仍然不能展現(xiàn)盲人生活的光澤飽滿。畢飛宇曾回憶六十年代的中國鄉(xiāng)村,拐子、瞎子、呆子、啞巴大量存在。他們內(nèi)心是高度扭曲和畸形的,是被他人扭曲,也是被自己扭曲的。那時沒人知道尊嚴是什么,尊重是什么。畢飛宇覺得這是一個時代問題,是一個待述說的社會問題?!锻颇谩肪图挠枇俗髡哌@樣的愿望。
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尊重是一種比較高級的需求,他建立在穩(wěn)固堅定的基礎(chǔ)上對于自我的高度評價,包括自尊和他人的尊敬。盲人有同樣地自我實現(xiàn)和受他人尊敬的愿望。作品中沙復(fù)明驕傲獨立,渴望實現(xiàn)自我,有嚴重的胃病,他也忍著,為了原始積累,為了能開起自己的推拿店。沙復(fù)明在小說中是有很強自尊的人,他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比健全人差。
弗羅姆在《愛的藝術(shù)》中提到愛情的基本要素:關(guān)心、責(zé)任心、尊重和了解?!白鹬剡@個詞的出處就是有能力實事求是地正視對方和認識他獨有的個性?!盵3]愛情需要真誠的接納對方的特點,需要雙方的互相尊重。徐泰來一直對自己鄉(xiāng)下人的身份很自卑,因此他特討厭自己說不好普通話。他自認為自己比別人差,他因而變得性格暴躁。然而小梅也是一口濃重的陜西話,卻說得十分自如,同時小梅還夸泰來的口音很好聽,這讓泰來對她滋生好感,最后兩人墜入愛河。
“人受到的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jīng)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盵4]王大夫本想?yún)⒓拥艿艿幕槎Y,可是他弟弟卻因為他是個盲人,而不愿意讓他去。為了換回自己的自尊,王大夫原本只想送五千賀禮,卻打了兩萬過去。在尊嚴面前,王大夫根本不在乎金錢的分量。 “尊重,尊嚴感,是我們?nèi)祟悓氋F的財富??墒?,我們今天似乎不太在意這個了,我們作為人的尊嚴感在嚴重下滑,有時候似乎是在自我放棄?!盵5]作品中盲人的尊嚴感是會讓許多健全人汗顏的。
《推拿》這部作品,以盲人為主體敘述對象,體現(xiàn)了作者的探索精神。作品對盲人日常、正常的敘事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對盲人獨立人格的挖掘,為現(xiàn)代社會重新認識他們,認識底層人民提供了借鑒。
注釋:
[1]畢飛宇.理解力比想象力更重———對話〈推拿〉.當代作家評論,2009(2):29.
[2]畢飛宇.《推拿》[Z]. 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132.
[3] [美]艾·弗羅姆.《愛的藝術(shù)》[M].李健鳴,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7:27.
[4] [英]約翰·高爾斯華綏.福爾賽世家·出租[M].周煦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159.
[5] 楊帆.畢飛宇:給盲人免于恐懼的自由世界[N].競報,2008-10-13(31).
作者簡介:林敏(1987年—)女,重慶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現(xiàn)當代文學(xu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