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五嶺”即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綿延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地界?!盀趺伞笔蔷d延在云南、貴州的山脈,海拔兩千三百米左右?!白吣嗤琛庇袃蓚€典故,都出自漢朝,一是“坂上走丸”,是說從山坡上滾一個彈丸下來,乘勢而下,快得不得了;一是“一丸泥封函谷關(guān)”,一撮泥巴就可以封住函谷關(guān),形容此關(guān)險要。而在《七律·長征》詩里則寓指烏蒙山盡管這么大,但在紅軍腳下,好像泥丸滾過去。不說人在爬山,而說山在人腳下滾過去,非常之快。泥丸封關(guān)也封不住,不過是泥丸罷了。紅軍把那樣的山看著騰細浪和走泥丸,襯托出跨越千山萬水、歷盡艱難困苦的紅軍的氣魄的雄偉和形象的高大??偼涣诵W老師自做的掛圖:一位高大雄偉的長征紅軍戰(zhàn)士大跨步地前進,在他的腳下,一層層山嶺像“細浪”奔向遠處,一個個蜂巒像“泥丸”拋向后方,蜂巒山嶺間紅旗招展,隊伍如云;事隔數(shù)十載,可心靈深處仍覺得那是世上最直觀、最壯美的圖畫。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七律·送瘟神》(二首)是讀了“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報道后“欣然命筆”的。在“限期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下,疫區(qū)人民發(fā)揮集體力量,大興水利,開新渠、填舊溝、埋釘螺,創(chuàng)造了徹底根治、杜絕重新感染的世界奇跡。獲得活力的余江人民又精神百倍地投入改天換地的偉大斗爭之中。這兩句詩可以構(gòu)成兩幅意境絕高、非常壯闊的浪漫圖景,形象地描繪了中國勞動人民戰(zhàn)天斗地的偉力。前一句以連天的五嶺為背景的畫面上,一個比連天的五嶺還要高大得多的巨人,正揮動銀鋤,移山填壑,改造自然。這巨人象征中國人民的集體英雄形象。在這無比高大的巨人形象面前,連天的五嶺顯得多么渺小。后一句在以廣闊的三河(黃河、淮河、洛河,泛指全國的河流)奔騰流過的大地為背景的畫面上,無比高大的歷史巨人在揮動巨人般的鐵臂在改造土地。這鐵臂的巨大力量震撼了整個三河之間的中國大地。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安得:怎得。倚天抽寶劍:靠在天上抽出長劍。這是典故的活用,出自李白《大獵賦》“于是擢倚天之劍”,指抽出一頭擱在天上的長劍。汝:指綿延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四川的昆侖山脈。莽莽蒼蒼,橫在空中,昂首天外,俯瞰下界。積雪消溶,給長江、黃河輸送水源,給人民帶來好處,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這是功;冰雪融化后造成洪水泛濫,給人民帶來災禍,這是罪。關(guān)鍵是怎樣化害為利,怎樣消除禍害,造福百姓。拔劍裁山,改造昆侖?!耙刑臁北緛碇竸Γ伞赌钆珛伞だ觥愤@首詞里,主要的不是劍而是拿劍的人,說“倚天抽寶劍”,正顯出人物形象的高大。這高大的形象,成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和強大力量。把昆侖山裁為三截,遺歐贈美還東國,以實現(xiàn)“環(huán)球同此涼熱”,胸懷何等博大,理想多么崇高!要知道,這是一九三五年在長征途中翻越最后一座高山——六盤山后(十月七日)寫的,環(huán)境是那樣的艱難,想象卻如此的奇特,信念卻如此的堅定,未來竟如此的光明,實在令人感佩!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這是《菩薩蠻·大柏地》里的兩句。大柏地,江西地名,在瑞金城北約二十里。一九二九年二月九日(陰歷大年夜),紅四軍從閩西轉(zhuǎn)入江西,到達瑞金城北約二十里的黃柏墟一帶宿營。江西敵軍劉士毅跟蹤追來。我軍利用黃柏墟附近大柏地以南有利地形等待敵人。年初一上午,戰(zhàn)斗打響了。我軍從正面迎擊敵人,又派出部隊繞到敵人側(cè)背進行包圍,激戰(zhàn)竟日,把敵人打垮了,俘虜敵團長蕭致平、鐘桓以下八百余人。這首詞是一九三三年夏重過大柏地寫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排列,色彩繽紛,一個“舞”字把靜態(tài)的彩虹給寫活了,而那“持練”人興高采烈,長空歌舞,更是讓人仰高無極,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