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曾說過:“生活中的尷尬總是不期而遇,那么微笑和樂觀便是面對復雜生活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p>
微笑,無聲勝有聲,它貯滿無限信賴,拉近你我距離,激起心靈共鳴,消融內心堅冰。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青年教師,面對神圣的課堂,除了具備專業(yè)的教學素養(yǎng)和嫻熟的教學技能外,還應具備真誠的微笑。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讓自己教得輕松,讓學生學得快樂。而微笑的魅力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微笑的儀態(tài)。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具有極大的表率性。因此,我在平常教學中,特別重視自己的儀表,整潔,大方,端莊。教師的表情,哪怕是一個不經(jīng)意的眼神,都會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微妙的變化,從而激發(fā)巨大的能量。因此我總是不失時機地抓住課堂中的一瞬間,適時微笑,讓他們在心理上感受到老師的鼓勵和信任。 有學生在節(jié)日賀卡中留言:老師笑起來特別好看,眼睛都成了彎彎的新月,每當我看到她的笑容時,仿佛陽光都融化成了一朵朵柔軟的絲絨,像毛茸茸的圍巾一樣讓我感到溫暖。這是一種無聲的情感交流,給學生心靈上的慰藉,從而觸發(fā)心與心的碰撞。
微笑的語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币痪涞皿w鼓勵的話,好像一把熊熊烈火,照亮前方,能把學生送往勝利的彼岸,一句挖苦諷刺的話,好像一把鋒利的刀,可能摧垮學生的信心,毀掉學生的前程。一句話,包含著無盡的玄機,會蕩起學生情感的漣漪。
教學語言是一門豐富而多變的藝術,我們要讓自己的情感在語言中盡情綻放,在綻惢吐香中,碰撞出理性的火花。
微笑的心靈。教書育人是一項觸及靈魂的工程,知識的瓊漿只有通過教法和情感等載體,才能輸入學生的心田。贊可夫的心理實驗表明,教師的良好情緒,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的不良情緒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良好情感是優(yōu)化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條件,教師的心態(tài)關涉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只有從教者內心是充滿陽光的,才可能以積極樂觀的心理去面對學生,才能如鮮花般散發(fā)幽香,沁入學生的心房,才會感到畫竹不在筆,而在心;賞樂不在耳,而在情。
記得一堂王禹偁的《村行》詩歌鑒賞課,那時我剛從黃山乘興歸來,回想黃山的奇異風光,仿佛整個身心都被一連串的詩情畫意所浸染?!榜R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山徑悠悠”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態(tài)、濃厚的游興。傍晚秋聲萬壑起,數(shù)峰默默佇立在夕陽里,這里,“有聲”與“無語”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發(fā)顯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用“胭脂”和“白雪”分別比喻“棠梨葉落”的紅色與“蕎麥花開”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寫得色彩斑斕,可謂有聲有色有香。一幅色彩斑斕、富有詩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圖便以其“以畫入詩”的特點深深打動了我,眼中、心中滿滿的全是詩,全是畫,詩中畫,畫中詩,讓人激情澎湃。走上三尺講臺,用心靈“播灑甘霖”,以情景“潤物細無聲”,借自然之美追尋詩人人格,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微笑是一種國際語言,不用翻譯,就能打動學生的心弦;微笑是一種藝術,具有穿透和征服一切的自信魅力;微笑是一縷春風,它會吹散郁積在心頭的陰霾。而教師的微笑則是一抹陽光,可以照亮溫暖學生的心靈。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必須牢記“親其師,則信其道”,把微笑掛在臉上,把關愛寫在心上,建立和諧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