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克利斯劍:“達摩克利斯”是希臘神話中暴君迪奧尼修斯的寵臣。他常說帝王多福,以取悅于迪奧尼修斯。有一次,迪奧尼修斯請他到王宮赴宴時,讓他坐在帝王的寶座上,頭頂上掛著一把僅用一根馬鬃系著的利劍。其用意是使達摩克利斯意識到雖然身在寶座,可利劍卻隨時都可能掉下來,以示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時時刻刻存在著憂患。后來人們就常用“達摩克利斯劍”這一典故,來比喻隨時可能發(fā)生的潛在危機。
繆斯:“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她們均為主神和記憶女神之女,都在奧林匹斯山的庇厄里亞出生和居住。她們以音樂和詩歌之神阿波羅為首領,分別掌管著歷史、悲劇、喜劇、抒情詩、舞蹈、史詩、愛情詩、頌歌和天文。因為她們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下有卡斯他利阿神泉,所以古希臘的詩人、歌手都向繆斯呼告,祈求靈感。后來,人們在寫文章時就常用“繆斯”來比喻文學、寫作和靈感等。
涅槃:舊譯“泥洹”,意譯“滅度”?;蚍Q“般涅槃”,意譯“入滅”、“圓寂”。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通過修持斷滅“生死”輪回而后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佛教認為,信佛的人,經(jīng)過長期“修道”,即能“寂(熄)滅”一切煩惱和“圓滿”一切“清凈功德”。這種境界,名為“涅槃”。在佛教史籍中,通常也作為死亡的代稱。后來,人們在寫文章時就把“涅槃”作為“死亡”的代稱來使用。
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的第一個女人。普羅米修斯盜火給人類后,主神宙斯為了報復,就命令火神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詐,私自打開宙斯讓她帶給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使盒子里裝的疾病、瘋狂、罪惡、嫉妒等禍患一齊飛了出來,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使人間從此充滿了各種災禍。后來,人們在寫文章時就常用“潘多拉的盒子”這一典故比喻災禍的來源。
沙龍:“沙龍”是 法語 的譯音,它原為意大利語,17世紀傳入法國,最初為盧浮宮畫廊的名稱。后來指法國上層人物住宅中的豪華會客廳。當時,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貴婦)常把客廳變成著名的社會交際場所。進出這里的人,多為小說家、詩人、畫家、戲劇家、哲學家、音樂家和評論家等,他們志趣相同,歡聚一堂,或作詩繪畫,或欣賞典雅的音樂,或就各種感興趣的問題促膝長談,無拘無束,各抒高見。后來,人們就把這種形式的聚會稱為“沙龍”。正宗的“沙龍”有以下特點:要定期舉行;時間要在晚上;人數(shù)不能太多?,F(xiàn)在,人們在寫文章時就常借“沙龍”一詞來表述某項活動,如“文學沙龍”、“音樂沙龍”等。
猶大的親吻:猶大是《圣經(jīng)》中耶穌基督的親信弟子十二門徒之一?!蔼q大的親吻”是猶大出賣耶穌的一個暗號。據(jù)《新約全書》說,耶穌傳布新道引起了猶太教長老祭司們的仇恨。他們?yōu)槌粢d,就用30個銀幣收買了猶大。因一般人都不認識耶穌,猶大就同他們定下暗號見面后親吻的人便是耶穌。當耶穌帶領自己的門徒從大尼出來在橄欖山麓客西馬尼園停留時,猶大假裝請安,走過去跟耶穌親吻。猶太兵隨后一擁而上把耶穌捆綁起來。后來,人們在寫文章時就常用“猶大的親吻”這一典故,來比喻可恥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