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底氣,原指說、唱時由胸腔腹腔共鳴產(chǎn)生的力氣,后常引申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
請以“底氣”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寫作指要]
本題的命制實際是源于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拔野质抢顒偂钡却砹爽F(xiàn)代人尤其是年青人對“底氣”的誤讀,而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繁榮,國人到底應(yīng)具有怎樣的“底氣”觀,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放眼生活,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無不體現(xiàn)著“底氣”。因此,無論是寫記敘類文章還是議論類文章,都應(yīng)有事可述,有理可言,有情可抒。參考立意:
一、有了底氣,就會不畏山高路遙,就會唱出嘹亮的歌,就會有生活的方向與動力,就能有希望而事業(yè)興。
二、有底氣的人才有個人魅力。
三、要辯證地看待“底氣”,正確地體現(xiàn)“底氣”。換句話說,就是人應(yīng)該具有什么樣的“底”,并由此產(chǎn)生什么樣的“氣”。比如,是通過自我奮斗并經(jīng)由繼承、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厚實的“底”,還是一味啃著老人的“底”,抑或是通過投機取巧甚至徇私枉法而獲得的“底”?產(chǎn)生的“氣”是正氣,是霸氣,還是邪氣?等等。如此思考,才能使思維不斷深化,立意趨向深刻,視野越發(fā)開闊。
四、底氣源于對正義的堅守。
五、如果一個企業(yè)不能做到誠信經(jīng)營,又何談底氣。
六、守住底線,涵養(yǎng)底氣(貪官、奸商等可以裝得底氣十足,卻不可能有真底氣)。
七、底氣需要積淀,同時,有準備(胸有成竹)則底氣增。
八、底氣也是相對而言的——我比你強,就會有底氣。
九、健全社會保障機制,讓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嚴,讓每一位公民都有底氣。
十、文化崛起,可為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添底氣。
[考場佳作一]
底氣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章志鑫
底氣,積聚在身體中,當共鳴產(chǎn)生,將會爆發(fā)出響徹天地的聲音。讓自己有底氣,我們才有面對一切困難的信心,才有一鳴驚人的力量。
有底氣,首要的是有追求、有目標。沒有追求的人,連前進的方向都找不到,站在原地徘徊或隨波逐流,何談“底氣”二字?喬布斯說:“人活著的意義,就是改變世界?!彼麕е淖兪澜绲淖非?,以讓更多人享受到電子產(chǎn)品為目標,不斷創(chuàng)新,于是他有底氣面對被迫離開公司的挫折,重新白手起家,有底氣在一年內(nèi)虧損10億美元后使蘋果公司成功轉(zhuǎn)型,有底氣站上了電子技術(shù)的最高點。
有底蘊才能有底氣,底氣來源于文化的積淀。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弊x書,是我們積聚底氣的第一步。翻開那一本本散發(fā)著墨香的卷冊,多彩的情節(jié)、深邃的主題、廣博的知識、動人的情感以及人物高尚的品格,無不豐富我們的見識,增添我們的底蘊。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焙迫鐭熀5臅痴粘鍪篱g萬物的美與丑、善與惡,引領(lǐng)著我們前行,充實著我們的思想,是我們底氣的來源。
底氣,更是不懈努力的成果。世間沒有免費的午餐,有底氣也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美國前國務(wù)卿賴斯,正是通過她的努力,換來了向世界微笑的底氣。身為黑人女性的賴斯,成長于種族歧視最為嚴重的伯明翰,從小她就被教育著:“你要比別人好上一倍?!笔堑?,正因為她特殊的身份,她需要比別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獲得比別人多一倍的成就,才能得到與別人相等的尊重。她從小學習鋼琴,學習花樣滑冰,比同齡人提早進入中學與大學,于是她可以在大學課堂上反駁教授:“我并不比白人笨!”底氣不是白白獲得的,對于我們來說,或許不需要比別人“好上一倍”,但付出必需的努力與汗水,無疑是有底氣的前提。
當然,有底氣但不能有傲氣,自信卻不能自負。成就巨大如喬布斯,不是也說過“保持初學者的心態(tài)”嗎?謙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在有底氣的同時,也要保持一顆謙恭的心。書籍仍然是我們保有底氣的基礎(chǔ),心懷目標與踏實努力始終不可拋棄。只有這樣,我們的底氣才可真正轉(zhuǎn)化為成績,支持我們抵達夢想的山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就是我們的底氣。
[點評]
這篇議論文扣題緊密,從“有底氣,首要的是有追求、有目標”“有底蘊才能有底氣,底氣來源于文化的積淀”“底氣,更是不懈努力的成果”三個層面揭示“底氣之源”,因其例證妥帖,讀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此外,作者還辯證地指出“有底氣但不能有傲氣,自信卻不能自負”,使分析說理更為周全、客觀。全文脈絡(luò)清晰,語言簡明。評為一類卷下,得分:64分。
[考場佳作二]
底氣
一考生
當下“國學”紅紅火火,成為一大熱潮,孔子學院遍布全球,中華文化正以不可阻擋之勢走向世界。然而,我們能看到,在國學熱興起之時,有于丹的《論語》紅火發(fā)展(“發(fā)展”用詞不當),家喻戶曉,也有國學小辣妹引發(fā)人們的嘲笑。同為國學傳播,為何成效如此不同?我們應(yīng)有冷峻的思考。這其中的緣由就是底氣。
底氣不足,缺乏基本的修養(yǎng),何以立足根基(“立足根基”有語?。懈L遠的發(fā)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沒有底氣,胡亂發(fā)表一通所謂的個性見解,只會招來他人的鄙夷。那么,試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具備底氣,又如何在這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中立足?又何談將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
我們始終不會忘記那個在黑暗的時代中大聲疾呼“荒唐的中國!”的人——魯迅。他冷峻如鴟梟,犀利的文字足以劃破時代可憎的面具。他何以能夠在那樣一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作出如此不凡的呼喊?底氣,是那來自他心底深處,對黑暗,對麻木,對冷漠的不滿給予了他力量,是那對傳統(tǒng)文化的精通,對多種外語的掌握,在日本留學的經(jīng)驗給了他信心。(表述有欠精準之處。)他獲得了底氣,所以才能點燃起一盞明燈,點在了華老栓兒子的墳上,點在陰云密布的魯鎮(zhèn)的上空,點在中年閏土的呆滯的眼神中,點在阿Q的“精神勝利法”中。這一盞以底氣點燃的燈刺破了黑暗,帶來了久違的光明。
在那動蕩的年代,底氣帶來了希望,而在如今這和平的時代,底氣更帶來了尊重。(承上啟下。)
享譽世界的中國建筑師貝聿銘,自信中國人的建筑才能絕不亞于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他飽讀中外文學史、哲學史、美學史,了解各國的文化傳統(tǒng),及其對建筑的影響。他具備了作為一個優(yōu)秀建筑師應(yīng)有的底氣。憑借這份底氣,他讓世人看到了出自中國人之手的晶瑩剔透的巴黎玻璃館,瑰麗不凡的美國肯尼迪圖書館。世界人民開始用敬仰的眼光看待中國人的建筑才能,是他的底氣贏得了他事業(yè)的輝煌,贏得了中國建筑業(yè)的輝煌,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重。
由此可見,底氣是一切之源。這便可解釋為何現(xiàn)在的很多作家出書的速度比翻書還快,但卻始終無法達到前人的高度。缺乏底氣,作家如何能創(chuàng)作出流傳千古的作品呢?每每看到作家為銷售量而苦惱時,我真想說一句:“尋尋底氣吧!”(“尋尋底氣”,說法比較牽強。)
該尋尋底氣,培養(yǎng)底氣的不僅僅是他們,更是我們所有人,是整個中華民族。唯有如此,我們方能真正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實現(xiàn)我們民族的偉大復(fù)興!
[點評]
此文眼觀現(xiàn)實,熱切地呼吁“我們所有人”“整個中華民族”都應(yīng)著力培養(yǎng)自己的“底氣”,其觀點鮮明,用例典型而豐富,正反對比論證也運用得頗為自如。不足之處在于,文中少數(shù)語句表達不夠準確。如能在行文上再作些完善,那就更理想了。評為一類卷下,得分:63分。
(作者:林逾靜,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