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一泓清泉,潤澤疑忌的眼睛;信任是一縷微風,吹開緊閉的心門;信任是一米陽光,溫暖微冷的世界。讓我們多一些信任吧。不要因猜忌而冷漠,不要因封閉而孤獨,不要因紛爭而疏遠。人生本應很精彩,世界本該很和諧。讓我們喚起內(nèi)心的熱情與信心,多些勇氣與執(zhí)著,多些寬容與鼓勵,相信信任的力量必會催生暗淡中的光亮,燃放出滿天星光。
信任,一種有生命的感覺文/張東暉
一個中國女孩即將結束美國的留學生活,又要去日本求學。她想利用僅有的兩周假期回家看看,不料結業(yè)考試安排在學期的最后一天。她猶豫再三,鼓起勇氣向導師說明了情況。導師答應把她的考試提前一周。
考試那天,她如期來到教室,導師拿出試卷說:“你有兩個小時的時間,結束后把試卷放到我辦公室外的郵箱里,我會去取?!彼t疑了一下:“沒有人留在這里嗎?”導師皺了皺眉頭,“只有你一個人提前考試,為什么需要別人在這里?” 一個月后,她收到了成績單,成績是“良”。她心里清楚,只要當時神不知鬼不覺地拖延10分鐘,就會把題答完,獲得滿分。但是她并不遺憾和后悔,因為她所面對的是一種無法辜負的信任。
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羅素說,信任是建立在對另一方意圖和行為的正向估計基礎之上的不設防的心理狀態(tài)。
人,為什么要信任他人?從根本上說,信任是以人的需求為基準,以人的能力為前提的。那位美國導師不監(jiān)考,主要因為他完全相信自己對學生可靠性的判斷,敢于對信任關系的靈魂活動的結果承擔責任。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親歷親為,需要而且必須與他人合作。同時就有對他人可靠性的預期和需求,所謂“信任”,其實是兩種特殊的期望,一種是對能力行為的期望,另一種則是對信用義務和信用責任的期望。
任何人都希望別人相信自己。從一定意義上說,得到信任是人生最大的安慰和榮譽,在自我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振奮人生和提升品格的巨大力量。信任可以使人由遵守“別人”的律條變?yōu)樽鹬刈约旱娜烁瘢阅軌虍a(chǎn)生紀律和管理無法達到的效果。恰如那位女學生,把導師的高度信任看成是對自己靈魂的一次洗禮,寧可丟分,也要守時,用行動作出莊嚴的承諾,來回應導師這種“無法辜負的信任”。當然,她的可靠性和被信任并不是導師的主觀臆斷,而是她長久擁有的誠實、自律和責任心所塑造的自我人格形象,在他人和社會中得到了光大和延伸的結果。
信任,不僅構筑了人之為人的道德底線,也蘊含著相互關心、寬容大度和體貼愛護所具有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一個信任他人的人能夠將自己的事務放心地托付給值得信任的人,這雖然是對“自己命運的道德抵押”,但卻能從中得到一種幸福的感受,一個時時憂心忡忡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同樣,一個被他人所信任的人肩負著兌現(xiàn)自己諾言的責任,對于她來說,信任就是一種榮譽,一種光榮,在兌現(xiàn)承諾的過程中她感受到的是一種高尚。因此,信任又以具體的方式在表現(xiàn)著幸福、高尚、榮譽等理想道德內(nèi)涵。
世界因人類的存在而精彩,同時也因人類的活動而復雜化。信任將使這種復雜得以簡化和降低。信任是一種美德,一種情感,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你可以去信任他人,除非你能證實他不值得信任;你能夠受到他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信任。
[賞析]
本文是一篇經(jīng)典的議論文。突出特點是思路清晰、結構嚴謹。首先由小故事引出論題,自然親切。然后從“信任他人”與“被人信任” 兩方面分別加以論述。論述時能夠結合故事,說理深刻又不流于空洞。最后合二為一,信任是美德、是情感、是感情紐帶。有了信任,世界會單純又不失精彩。
信任的力量文/王濤
信任,簡單點說,就是相信。生活中,我們需要信任,它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夫妻間的信任,令家庭和睦;朋友間的信任,令你感受友誼的溫暖;同事間的信任,是贏得成功的基石。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需要信任,它是一種高瞻遠矚的人生智慧——順境時的信任,令你的未來更加美好;逆境時的信任,讓你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而,信任的達成卻非常難。一次孔子周游列國,困于陳蔡之間。弟子顏回好不容易找到一點糧米,便趕緊埋鍋做飯。米飯將熟之際,孔子聞香抬頭,恰好看到顏回抓一把米飯送入口中。等到顏回請孔子吃飯時,孔子假裝說:“我剛剛夢到我父親,想用這干凈的白飯來祭拜他?!鳖伝剡B連擺手:“不行,這飯不干凈,剛剛有些煙塵掉入鍋中,棄之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笨鬃舆@才知道顏回并非偷吃,心中相當感慨:“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以孔子之圣,顏回之賢,猶且不能完全不疑,何況我們普通人。要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呢?信任不會憑空在夢幻中產(chǎn)生,也難在乞求恩賜中獲得,對方信任的目光只能從個人自己的言行這個源頭中產(chǎn)生。因此,坦誠、如實地表現(xiàn)自己,是取信于人的基石。
要想提高自己的信任度,最關鍵的是把握好允諾與兌現(xiàn)的尺度,最忌諱允諾隨隨便便,這樣一來既害苦自己,也使別人大失所望,直接影響別人對你的信任和尊重??梢?,真誠相見,以心換心,是產(chǎn)生信任的強大內(nèi)驅力,知心者才能成為互信者。
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每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這時,信任就顯得更加重要。曾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名犯人在勞改修路時撿到千元現(xiàn)金,他不假思索地交給管教,結果卻換來了管教對其變花樣賄賂自己的指責。他感到這個世界的不信任,他越獄了,越獄之后,他大肆搶劫,并踏上了逃亡的火車。由于車上乘客多,他只能站在廁所旁邊。這時一位姑娘走入廁所后發(fā)現(xiàn)門鎖壞了,于是,姑娘對他說:“你可以替我把一下門嗎?”這名罪犯愣住了,看著姑娘純潔的眼神和信任的微笑,他象忠誠的勇士一樣完成了這項任務,之后他下車自首。這就是信任的力量,他可以挽救人的靈魂。
“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信任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信任他人同時為他人所信任,我們才能感受到生命燦若美麗的春花,香如潤滑的老酒。信任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感情,它來自靈魂的深處;信任是一股純凈的泉,可以濯洗內(nèi)心,滌蕩靈魂。
[賞析]
“先規(guī)矩而后巧”是本文的特點。首段運用排比這一修辭手法簡潔、明了地闡述觀點,可謂是“先規(guī)矩”。而后有“三巧”?!耙磺伞鼻稍凇斑^渡”。從第二段起,每段的首句都為過渡句,承上啟下——或轉折,或遞進,或更換話題,或歸納做結。行文因此而流暢、自然,順理成章?!岸伞鼻稍凇耙?。圣人孔子之過,極有力地證明了信任達成之難。而罪犯幾經(jīng)曲折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信任直達靈魂的巨大力量。僅此兩個,精當、深刻。“三巧”巧在 “語言”。實而不華的語言流露于字里行間,讓讀者倍感親切,樂于接受。此外,排比、對比、引用等修辭的使用,為文章增色不少。
信任文/梁文道
信任是最重要又最稀缺的社會資源。
連雷曼兄弟這么巨大、這么悠久的投資銀行都能在一個禮拜之內(nèi)急急宣布破產(chǎn),連號稱“中國媽媽”的三鹿乳業(yè)都能叫嬰兒吃出腎結石,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呢?身邊有不少朋友是美國國際集團(AIG)的客戶,在聽說這家管理資產(chǎn)達到萬億美金的保險界航母可能也要沉沒的消息之后,他們?nèi)蓟牌饋砹耍路e累了半輩子的血汗錢要化為烏有。無論別人再怎么分析,再怎么向他們保證客戶資產(chǎn)安全無虞,他們都很難安得下心。
信任原本就是一種最重要的社會資源。我們打開水龍頭時,要相信里頭流出來的水沒有毒;我們過馬路時,要相信所有汽車都會在亮紅燈的時候停下來;我們在睡覺時,要相信屋頂不會無緣無故塌下來;我們遇事報警,要相信警察不是盜賊的同伙。沒有信任,社會就不可能存在。已故的德國社會學大師盧曼說得好:“當一個人對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時,早上甚至會沒辦法從床上起來?!?/p>
可是信任偏偏如此難得,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完全相信每一滴自來水都是安全的,每一位駕駛者都是清醒的,每一個建筑商都是負責的,甚至每一位警員都是廉潔正直的。然而,我們還是不斷地付出我們對他人的信任。那是因為我們不認為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可信的。這個社會如此復雜,任何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任何擺在面前的東西,其背后都經(jīng)過了重重的機制、層層的人手;在這一長串的流程里頭,總有一些人會對得起我們的信任,會為自己應做的事負起責任。
比如食品,我不可能親自檢測任何送到我嘴邊的東西,但是我會相信生產(chǎn)商愛惜商譽。一個老板不可能保證生產(chǎn)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正確,但是他會相信他聘用的管理人員。假如工人或者原料出了問題,產(chǎn)品檢測部門會查得出來。假如出廠的產(chǎn)品真有毛病,相關政府機構會及時發(fā)現(xiàn)。假如那些機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良心的傳媒會揭發(fā)真相。到了最后,我們還有信賴政府的確能夠查清問題,司法體系的確能夠依法處置肇事者。
這是一個牽涉了多少個人多少個程序的事呀,怎么可能每一個人每一個步驟都出了錯呢?為了保證不會出現(xiàn)如此荒謬的情況,為了讓社會可以正常運作,人類設計了各種制度去保障信任這種及其必要卻易受傷害的資源,例如權力與利益的分化。大而化之地說,商家與官方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所以官方不會掩飾商家的錯誤;媒體又與商家和官方的利益不同,所以媒體不會為商家與政府文過飾非。
萬一這三者的利益高度重合,那么我們還可以怎么辦呢?那就只好相信外界的力量與更高層級的結構了。在三鹿奶粉事件里面,那個外界的力量就是新西蘭總理,而更高層的結構則是收到通知的中央政府。當然,我們還可以相信自己,只不過,一個所有人都只信任自己的社會還能叫做社會嗎?
[賞析]
文章開篇點明信任的社會性。選材大到世界名企失信讓人恐慌,小到日?,嵤伦屓藨n心忡忡,使讀者切實感受到信任的重要性。讓我們呼喚商家的良知,渴望職能部門的責任心,所以作者在譴責唯利是圖的商家之外,批判的矛頭對準了那些本該令人信任的職能部門,從而加強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分析力度。文章最后以種種假設引出希望——官家、商家、媒體三家不會因利益而“同舟共濟”。
文章無論是選材還是行文布局都縱橫捭闔,揮灑自如,不愧為議論散文中的大手筆。
哲理人生
過眼云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認為時光過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能早點成為一代法師。有一天他對道悟禪師說:“我什么時候能像師傅一樣道行深遠、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羨慕的人生境界?。 ?/p>
道悟禪師聽后,未發(fā)表任何意見和看法,只是用手指指天邊的一朵白云,對心通說:“你看那朵云多么漂亮!”心通也附和說:“真的漂亮!”然后,道悟禪師又指指一盆正在怒放的花說:“你看那盆花,開得多鮮艷啊!”心通也附和著說:“真鮮艷??!”
過了幾個時辰之后,心通把剛才的事情都忘了時,道悟禪師又忽然問他:“剛才那朵漂亮的白云呢?”
“早已飄逝得無影無蹤?!毙耐纯刺爝?,順口說道。
又過了不知多少天,當心通把白云、鮮花的事情早已忘到腦后時,道悟禪師又忽然對他說:“你去把我那天指給你看的那盆鮮花捧過來,我看開得怎么樣了?!?/p>
心通趕緊去找那盆花,可是,那盆花的花期已過,只有發(fā)黃的枝葉了。道悟禪師就說:“都是過眼云煙??!”
直到這時,心通才豁然頓悟。
啟示:時光如白馬過隙,轉瞬即逝。人生苦短,光陰金貴。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鐘,心靈之花自然鮮明,生命之花自然蔥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