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授人以‘魚’三餐飽,授人以‘漁’一生享。”傳授給別人一種技能將會讓他一生受用無窮。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不僅看他傳授給學生多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的金鑰匙。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傳授給學生,這樣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結合我縣有效教學研討活動中《生命 生命》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談談學習方法的指導策略,以求扎實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一、理解詞語,授之以漁
在語文的教學中,準確地理解詞語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學生更好地領會句子的含義,又能為全文的理解打下基礎,也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只有準確地理解詞語,才能更好地運用詞語、遣詞造句,根據(jù)意思寫詞語,準確積累詞匯等。那如何理解詞語呢?只有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自己悟出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請看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騷擾”“震撼”“糟?!比齻€詞語的教學片斷。
1.理解“騷擾”教學片斷
師:“騷擾”是什么意思?
生:擾亂的意思。
師:很好,抓住了“擾”這個關鍵字,就大概理解“騷擾”的意思了?!皵_”還可以組成什么詞?
生:干擾、打擾。
師:除了用組詞的方法外,我們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請認真閱讀“騷擾”在課文中的句子,想想怎樣理解“騷擾”的意思。
生:杏林子在寫稿的時候,飛蛾在她頭頂上飛來飛去,影響她寫作,使她寫不下去。
師:誰騷擾過你?誰能用騷擾說句話嗎?
生:我寫作業(yè)的時候,弟弟在旁邊不停地跟我說話,騷擾了我,使我沒辦法繼續(xù)寫下去。
師:從理解“騷擾”這個詞語的學習過程中,你掌握了理解詞語的哪些方法?
生:用組詞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
師:還有嗎?
(教師總結歸納并出示:組詞理解、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聯(lián)系生活理解)
2.理解“震撼”教學片斷
師:什么叫震撼?“震撼”和“震驚”這兩個詞都出現(xiàn)在課文中,請你找到它們所在的句子,讀一讀,感受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
(課件出示課文中的兩個句子)
(1)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2)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教師提醒學生抓住“震撼”前的修飾詞“極大”,感悟它們的不同)
師:老師再換兩句話,看大家能不能用好“震驚”“震撼”這兩個詞。
(1)電影《唐山大地震》中,一幕幕生死離別的場景給觀眾強烈的( )。
(2)聽到甘肅舟曲發(fā)生特大泥石流的消息,全國人民都( )了。
師:從以上詞語教學過程中,你又掌握了理解詞語的哪些方法?
(學生說,教師總結歸納并出示:詞語比較理解、根據(jù)語境理解、運用詞語理解)
3.理解“糟蹋”教學片斷
師:知道“糟?!钡囊馑紗??
生:浪費。
師:這個解釋能說得通嗎?我們把“浪費”這個詞換到句子中讀讀。
師:這句話里有一種和“白白地糟蹋”完全相反的態(tài)度,是什么?
生:好好地使用。
師:老師給你們支一招:在“好好地使用”前面加個“不”字,來解釋糟蹋,那么,糟蹋的意思就是——
生:不好好地使用。
師:不好好地使用就是——
生:糟蹋。
師:你看,一旦知道詞語相反的意思,在它前面加個“不”字,就能理解這個詞語了。
師:那我們又掌握了理解詞語的哪些方法?
(學生說,教師總結歸納并出示:換詞理解、在意思相反的詞語前面加“不”來理解)
師: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掌握了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請大家讀一讀。
(出示)
理解詞語的方法有:組詞理解、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聯(lián)系生活理解、詞語比較理解、根據(jù)語境理解、運用詞語理解、換詞理解、在意思相反的詞語前面加“不”字來理解。
從教學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不僅引導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而且學生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悟出了方法,掌握了規(guī)律,學會了運用,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二、抓課文主要內容,授之以漁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指出:本冊要重點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梢?,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不僅是閱讀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四年級教學訓練的重點。如何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如何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呢?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講什么。
師:第一自然段文字不多,只有一句話,寫什么?
生:寫生命是什么。
(板書:生命是什么)
師: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第二自然段寫什么?
生:第二自然段主要講了一只飛蛾被作者捉住,它拼命掙扎,作者忍不住放了它。
師:好,這一段主要寫作者還是飛蛾?
生:飛蛾。
師:很好,誰可以用“什么在干什么”的句式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生:飛蛾掙扎。
師:掙扎是過程,不是結果,結果是——
生:飛蛾求生。
師:你看,簡簡單單四個字,就把這一段的段意概括出來了。
(板書:飛蛾求生)
師:剛才我們是怎樣概括出這一段的段意的?
生:用“什么在干什么”的句式來概括出來的。
師:是的,我們先把長長的一段話縮成簡短的一句話,再用“什么在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出四字詞語的段意。
師:誰能用這樣的方法概括3、4、5自然段的意思?
……
師:誰來說說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的?
生:先概括各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自然段的主要意思連起來。
師:這就是課文的——
生:主要內容。
這段教學中,教師從每個自然段入手,引導學生組織語言,先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進而再突破自然段概括段意,最后統(tǒng)領全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三、理解課文內容,授之以漁
在小學階段,理解課文內容是學習課文的關鍵,也是學生學習課文的難點。怎樣培養(yǎng)學生自主理解課文呢?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飛蛾求生”一段時,先出示“溫馨提示”,讓學生按“提示”自學這一段。
溫馨提示:
1.讀。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畫。請用“——”畫出使你感動的句子。
3.寫。細讀自己所畫的句子,琢磨句中的關鍵詞,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寫在旁邊。
4.說。跟同桌說說你怎樣理解自己所畫的句子。
學生自學,匯報、交流、點評。
教師在學生自學前,先教紿學生自學的程序與方法,采用一讀、二畫、三寫、四說的方法,使學生自學時有法可依,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學生能根據(jù)教師的學習提示自主學習,在讀、畫、寫、說的過程中,掌握了自主理解課文的方法,語文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為了用不著教?!痹诮虒W中,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