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的傷感
問:月末,我們要搬新家了。這本是件高興事,可孩子知道后一連幾天悶悶不樂。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就和他談了談。沒想到,他哭著說:“媽媽,我不想搬家,不想離開我的小伙伴們。”我沒想到搬家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這么大的影響。請問,我該怎么幫助他?
陽葉
答:父母幫助孩子的最佳策略就是傾聽孩子對搬家的看法。如果孩子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懼怕和傷感,感覺上就會好很多。
在收拾家里東西時,父母不要未經(jīng)孩子同意就隨便丟棄孩子的物品。因為如果新生活對他來說不好適應,他很可能需要那些昔日物品的陪伴,所以不妨把在你看來沒有一點用途的孩子的東西收在一個紙箱里,把它們也帶到新居去。等孩子適應了新居的生活,再做處理也不遲。
如果孩子不需要轉(zhuǎn)學,那么搬家對他來說可能心里會好受些。當孩子知道自己仍然可以與熟悉的同學在一起,那么他的注意力會更多地集中在搬家美好的一面上。
搬到新居后,父母應盡快恢復原有的家庭生活內(nèi)容,比如上床以后講故事、全家共進早餐等。
如果孩子必須要換幼兒園或者學校,父母應該抽出時間提前帶孩子看看新幼兒園、新學校,讓孩子盡快參加當?shù)氐恼n外活動或體育鍛煉,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孩子們建立友誼。
另外,父母還要記?。涸诖蜷_行李、布置新家的同時,要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安慰和愛。
童眼看世界
問:4歲的兒子得知自己的生日是后天時,問我:“媽媽,我應當再睡幾次,就到我的生日了?”我說:“兩次。”他聽了之后,馬上閉上眼睛睜開眼睛,又閉上眼睛睜開眼睛,然后高興地說:“我的生日到了吧!”我莞爾之余,想請問您,這么大的孩子有時間觀念嗎?
田韻
答: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成人的時間觀念有所不同罷了。
心理學家們曾設(shè)計了一些有趣的實驗。如,給學齡前兒童看放在桌上同一起點、但前進速度不同的兩個機械蝸牛。研究者發(fā)現(xiàn),學齡前兒童不管蝸牛速度如何,大部分都認為走得近的蝸牛所花的時間短,而走得遠的蝸牛所花的時間長??梢姡簩W前兒童常常把時間和空間相混淆。另外一個實驗也十分有趣:圖畫上有兩棵樹:一顆標明長了三年的梨樹和一顆標明長了四年的蘋果樹,但是長了三年的梨樹比長了四年的蘋果樹更大,果實更多,然后讓學齡前兒童比較哪棵樹的年齡大一些。學齡前兒童常常認為梨樹大些??梢姡瑢W齡前兒童的年齡概念常常和大小概念相混淆。
任何時間順序都既有相對固定性,又有相對可變性,總的來說,學齡前兒童理解前者較容易,理解后者則要晚一些,但等他長到七八歲時,一般就都能理解了。
父母可以在孩子學前階段,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時間觀念教育。這樣,孩子到了學齡階段,就能具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較好的抽象概括能力。
1.要注意豐富孩子的時間詞語。在與孩子交談時,應盡量反復使用時間名詞,發(fā)現(xiàn)孩子用得不恰當時要及時糾正。
2.注意豐富孩子的時間表象。孩子認識時間,是以周圍的生活內(nèi)容、自然景色的變化為參照物的,因而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他觀察季節(jié)以及周圍的變化,豐富他的感性知識。清楚時間的表象,會使孩子正確地理解和認識時間。
3.要及時、正確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如發(fā)現(xiàn)其理解錯誤時,切忌一笑了之,應及時糾正,并講解清楚。
4.采用圖片或講故事的形式,在孩子面前展現(xiàn)時間關(guān)系的變化,也可讓孩子組成或重組時間順序復述故事等。
與兒子“爭寵”
問:我是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孩子出生前,家里事無巨細都是我操心。有了孩子之后,我對丈夫的照顧就沒有以前周到了。為此,他幾次抗議,說我有了孩子就把他忘了。其實,我只是忙得無暇顧及而已。再說,如果他能勤快些,幫我分擔一些家務,我不就有時間顧及他的感受了嗎?我該如何解決這個“大兒子”與小兒子的矛盾呢?
王虹連
答:我猜想你們的夫妻關(guān)系可能是這樣:女方較成熟,對丈夫呵護備至,某種程度上把丈夫當孩子照顧。丈夫雖然事業(yè)有成,但在婚姻問題上沒有與年齡相符的成熟。沒有兒子的時候,你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丈夫身上,有了兒子后,你的精力被分散了,丈夫感覺受到了冷落。其實,他有一種與兒子“爭寵”的心理?,F(xiàn)在許多80后家庭,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雖然結(jié)婚生子,卻并沒做好為人父母的心理準備。你的丈夫大概就屬此列。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答案是“缺啥補啥”。
不知你是否看過奧斯卡獲獎影片《克萊默夫婦》,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喬安娜因不滿丈夫整天忙于公務、忽視家庭而棄家出走。猝不及防的克萊默先生委屈之余不得不在事業(yè)與兒子之間疲于奔命。他從最初對兒子的不耐煩,到父子倆慢慢能夠溝通、理解,到最后相親相愛、無法分離。當有一天,妻子走上法庭想討回兒子撫養(yǎng)權(quán)時,克萊默先生竟感到撕心裂肺般的痛苦。這表明他做父親的人格真正形成了。同時,他也在日復一日對兒子的照料中體會到妻子先前的辛苦,為當初忽略妻子的感受而真誠道歉。
這個故事道出了改變?nèi)烁竦闹匾獖W秘,那就是行動。你丈夫缺少父親人格,你就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去真正做父親,履行父親的責任。
建議你創(chuàng)造機會,比如,出差、加班、身體不舒服等,然后把帶孩子的事情適當?shù)赝平o丈夫,讓他去幼兒園接送孩子,讓他給孩子做飯、洗澡、哄睡,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夜里也讓他帶帶。不要什么事都大包大攬,要狠下心來讓丈夫辛苦點。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他做父親的人格,另一方面也能讓他體驗到你帶孩子的不易,不再抱怨妻子對自己的忽略。更重要的是,在對家人的照顧中,他會慢慢建立起一個男人的責任感。
你不要在婚姻中一味扮演丈夫的“母親”角色,要學著扮演妻子和“女兒”,適當示弱,讓丈夫感覺你需要疼惜、呵護。千萬不要形成這樣的格局,丈夫只愿當“兒子”,甚至和兒子爭寵。你辛苦不說,丈夫還不領(lǐng)情。時間長了,影響夫妻關(guān)系不說,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極為不利。你的兒子剛剛3歲,正是人格形成的敏感時期,父親是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人生榜樣。僅從這個角度說,你也要讓丈夫從“小男人”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家庭的中流砥柱。
“后進生”的心態(tài)
問:小豐上高一,平時在家機靈得很,但一到學校就沒了生氣,蔫蔫的。提起他的學習成績,老師嘆氣,我們也著急。我們想辦法把小豐換到一個整體水平更高的班級,可情況非但沒有好轉(zhuǎn),孩子反而更討厭上學了。
石林
答:小豐是我們常說的“后進生”的典型代表,特點是不愛學習,成績落后,但成績落后的原因并不是智力因素引起的。那么,是什么原因?qū)е逻@樣的孩子在學習中表現(xiàn)得相對落后呢?
1.沒有調(diào)動非智力因素
后進生的智力水平一般都在中等及中等以上,造成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學習動機,認為學習是老師的事,是父母的事,和自己無關(guān),自己學習是被迫的。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有的孩子學習不好,玩電腦游戲卻是高手,因為感興趣,所以會投入其中。
2.學習方法欠缺
隨著年級的上升,學習任務的加重,各學科的學習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缺乏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不能有效應對學習問題,就會出現(xiàn)成績落后的現(xiàn)象。高中階段,要求孩子自主學習的水平越來越高,如果孩子還一味依賴老師,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自然無所適從。
3.學習基礎(chǔ)差,跟不上步伐
學習是有連續(xù)性和繼承性的,知識也是有一定系統(tǒng)性的,如果剛開始沒有學好,很多基礎(chǔ)知識沒有掌握,會明顯影響后續(xù)學習。
那么,后進生又有哪些心理特點呢?
1.自卑心理
在傳統(tǒng)觀念中,后進生被當做壞孩子,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瞧不起和家長的訓斥,他們在班里抬不起頭來,懷疑自己的能力,對學習沒有信心,消極,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這種心理形成后,會影響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
2.戒備心理
后進生學習成績不佳,人們?nèi)菀讓⑦@點不足擴大化,認為后進生喜歡做壞事。即使他們做了好事,往往也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和表揚。周圍環(huán)境的信任缺乏使得孩子將委屈慢慢轉(zhuǎn)化成戒備,表現(xiàn)出對關(guān)愛的漠視,不輕易接受別人的示好,也不向別人示好。這其實正表明他們需要關(guān)愛、理解和信任。
3.逆反心理
孩子最初都是有上進心的,后進生也是如此。但由于成績不理想,有些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缺乏理性思考,武斷地將一些壓力施加給孩子,孩子的情感需要被忽視了,他們開始抱怨老師和家長的不理解,處處與老師和家長對著干。
4.惰性心理
后進生由于較少獲得學習成功的經(jīng)驗,結(jié)果學習成了無趣的事情。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機喪失,成了后進生形成惰性心理的根本原因。
對家長來說,明確孩子后進的真正原因,調(diào)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幫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才是當務之急。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