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善用目標激勵,4歲女孩愛上珠心算
1992年9月的一天,4歲小姑娘李慧正在家里涂鴉,她在紙上畫了兩只毛茸茸的小雞雛。媽媽孟淑潔看了夸贊道:“畫得真不錯?。 崩罨垓湴恋卣f:“小雞崽兒是爸爸買了送給我的模特。我畫得不錯吧?”
當晚,孟淑潔跟丈夫李文杰商量:“女兒挺有繪畫天賦的,咱們是不是讓她學畫畫?”李文杰卻說:“我恰恰不這么想。她有繪畫天賦,就讓她在家自己畫好了,因為我也愛畫畫,這方面她肯定是有遺傳的。我們應該讓她學一些她自身不足的東西?!泵鲜鐫嵅唤?,問:“你盡出這種奇談怪論。你想讓她學什么?”
“學珠心算吧,我來教?!崩钗慕芎敛华q豫地說。孟淑潔點點頭表示同意,因為她知道,身為職業(yè)技術學院珠算老師的丈夫,有能力教好女兒。
李文杰在正式教女兒珠心算之前,先讓她認識算盤,說:“珠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學好了珠心算,你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崩罨垡宦?,急不可待地請求:“爸爸,那你快點教我呀!”李文杰指著算盤上的珠子說:“這橫梁上面的一個珠子代表5,橫梁下面的一個珠子代表1……”出于好奇,李慧學得很認真。
在教女兒的過程中,李文杰經(jīng)常會提到一個詞:能力。比如他告訴女兒:“學會了速算,就能提高能力。”李慧就問:“什么是能力?。俊崩钗慕鼙憬o女兒講解:“在算題時,算得快,算得準,就是能力。你有了這種能力,學習其他的知識就會變得很容易。”他還告訴女兒:“你要想算得快,算得準,有能力,就得把這個算盤刻在腦子里。只要你有了一把‘腦算盤’,運算的結果就會在你腦海里變成圖像,你一眼就能‘看’到結果,就會算得又快又準?!?/p>
珠心算對開發(fā)孩子的智力確實很有幫助。比如打算盤時需要兩手并用,左右開弓,這樣孩子的左右腦就能同時得到開發(fā),也能鍛煉注意力、記憶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可李慧畢竟年齡小,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20分鐘左右,李文杰便通過“目標激勵法”來刺激女兒增強學習耐力。漸漸地,李慧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由過去的20分鐘左右增加到了1個小時。
有一次,同事送給李文杰一個鑰匙鏈,鑰匙鏈上有個小飾物,李慧看見了,很喜歡,要求爸爸送給她。李文杰便說:“想得到,就要自己努力。30秒連加2,能加100次,我就把鑰匙鏈送給你?!崩罨垡宦?,來勁了,經(jīng)過6次練習,達到了爸爸的要求,得到了鑰匙鏈。假如沒有目標刺激,她練習3次可能就不干了。
隨著學習難度加大,李慧漸漸有了畏難情緒,打著打著就會放慢速度,或故意磨蹭,學習熱情有所下降。李文杰為了調動女兒的積極性,又想了一個辦法。他對女兒說:“慧慧,星期天爸爸帶你去超市買東西,如果你能把買東西的價錢準確地算出來,爸爸就滿足你一個小小的愿望?!?/p>
“真的?”李慧很驚喜。李文杰說:“當然。爸爸說話算數(shù)?!比缓蟾概畟z拉了鉤兒。
星期天,李慧雀躍著,跟著爸爸去了超市。
當購物車里的商品堆得像小山一樣時,父女倆去收銀臺付款。李慧及時進入狀態(tài),神情專注地在腦子里算起了賬。很快,她得出了結果,對爸爸說:“我算出來了?!崩钗慕鼙銌査嗌馘X,李慧不說,而是在手心里寫了個數(shù)目,告訴爸爸:“過一會兒我再讓你看答案?!?/p>
收銀員將他們購買的東西逐一掃描條碼,最后報出一個數(shù):“85.90元?!崩罨郛敿打湴恋財傞_手掌讓爸爸看,上面的數(shù)字跟收銀員說的一模一樣。
李文杰拍拍女兒胖乎乎的小臉說:“不錯,完全正確,你可以提一個條件,爸爸答應你?!?/p>
李慧說:“我要自己買喜歡的東西?!崩钗慕苡谑墙o了女兒10元錢。李慧轉身又進了超市,不一會兒便抱著漫畫書、連環(huán)畫和幾種小食品出來了。
獎品雖小,卻大大刺激了李慧的上進心,也讓她對珠心算的學習熱情高漲。
李慧5歲那年,有一天爸爸和媽媽商量一件事,爸爸不知說了什么,媽媽打擊他:“你別做夢了?!崩罨勐犃巳滩蛔〔遄欤骸皨寢?,夢都不讓做,那理想還怎么實現(xiàn)?。俊甭犚娕畠赫f出這樣的話,李文杰夫婦都吃了一驚。李文杰明白,女兒小小年紀已經(jīng)開始“做夢”了,一定跟他的鼓勵有關,因為他經(jīng)常對女兒說:“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p>
一只明星小鼴鼠,引發(fā)女孩大理想
6歲時,李慧的珠心算已經(jīng)達到較高水平,成了令人贊嘆的“小神算”。1994年11月24日,《沈陽晚報》以《聰明伶俐六齡童,計算快過計算機》為題,在頭版報道了小李慧。
得益于珠心算的學習,小李慧上小學后學習很輕松,算術、語文和英語成績都很不錯,尤其是算術,經(jīng)常得滿分。
李文杰認為,珠算、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孩子掌握了它們,會受益終身。因此,從女兒7歲開始,李文杰讓女兒學書法。練習書法讓李慧提高了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李慧的書法作品參加過遼寧省第二、第三屆少年兒童書法作品展。一次開家長會,李文杰看見女兒教室的三面墻上都貼著優(yōu)秀作文,每面墻上都有李慧一篇,字寫得非常漂亮,很多家長看了都嘖嘖稱贊。
李文杰還曾帶李慧去少年宮學跳舞,但一到教室門口,李慧就莫名其妙地哭了起來,說什么也不肯進教室。李文杰沒有強迫女兒,選擇了放棄。
平時,李文杰特別重視培養(yǎng)女兒的觀察力。他在家里養(yǎng)了很多花花草草,讓女兒觀察植物的生長。一天,他一邊給花兒澆水,一邊給女兒講了一個故事。說捷克有個畫家兼導演,叫茲德涅克?米勒。一個除夕之夜,他在出生地克拉德諾散步。這時的他正在為創(chuàng)作一個前所未有的卡通形象發(fā)愁,心事重重地走著走著,被絆了一跤,重重地摔倒在土丘上的一個鼴鼠洞旁。就在倒下去的一剎那,他突然有了靈感,喊道:“有了,小鼴鼠,就是它!”《鼴鼠的故事》就這樣誕生了?;顫娍蓯鄣男↓B鼠很快成了全世界小朋友喜歡的明星,茲德涅克?米勒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鼴鼠之父”。
李慧聽得入神。李文杰繼續(xù)說:“在生活中要學會觀察,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和一顆好奇的心。如果這位畫家不是這樣敏感細膩,就會和一個經(jīng)典的藝術形象失之交臂……”
李慧心里波瀾起伏,無限遐想地問爸爸:“捷克在哪兒啊?”爸爸指點著世界地圖告訴她:“在歐洲的東部,是一個小國家?!比缓笥纸o她看了《世界知識畫報》等雜志,讓她對歐洲有了進一步了解。畫報上的異國風情,無異于給李慧打開了一扇瑰麗夢幻的魔窗。她特別驚異于歐洲的古建筑,說:“這些大樓太美了!”李文杰便指著又高又直的建筑告訴她:“這是哥特式建筑?!边€找來很多掛歷和圖片,告訴女兒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宮、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李慧目不暇接,理想的種子也在心里開始萌芽。
一天,李慧畫了一幅畫,畫面上是各式各樣高聳入云的大樓。她興奮地對爸爸說:“長大了,我要當建筑師,建好多漂亮的房子。”李文杰聽了很欣慰。
為了給女兒多提供一些觀察的機會,放暑假時李文杰帶女兒來到鄉(xiāng)下,住進了李慧的姨奶家。李慧對農村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院子里有個壓水井,李慧以前從沒見過,因為城里都是用自來水,她覺得好玩,累一頭汗也要自己壓出水來。地里的花生也讓她長了見識——用手拔起一棵花生秧,根上便是白生生的花生果。李慧一邊拔一邊興奮地喊:“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花生原來長在地里呀!”
通過觀察,李慧知道了糧食是如何生產的,也看到了農民的辛苦,無形中豐富了感情。寫日記時,她的筆下會流淌出優(yōu)美詩意的文字。
初中快畢業(yè)時,李慧改名李烔。
漂洋過海去留學, 為夢想拼搏永不停
2003年,李烔上了高中。因為上的是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她的成績在班里中等偏下??荚嚦煽儾焕硐霑r她會很郁悶,爸爸便耐心開導她:“你要好好分析分析,是自己沒考好,還是大家都沒考好,如果是大家都考得不好,就說明題出得偏難,就不必責怪自己;如果是你自己沒考好,就要找找原因。是復習不到位,還是學習方法有問題。學習上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不斷反省,才會不斷進步?!崩顬凑瞻职值闹更c,從自身找原因,不斷改進學習方法,考試成績漸漸有了進步。
2006年,李烔參加了高考,因發(fā)揮失常,成績沒達到預期目標。最終,她聽從爸爸的建議,報志愿時選擇了合肥工業(yè)大學建筑學專業(yè)。李文杰認為,在孩子小、可塑性強的時候應該改造她,在孩子大了有主見時就要尊重她。這個專業(yè)可以發(fā)揮女兒的特長,因為女兒喜歡畫畫又精于計算,學建筑專業(yè)大有前途。
7月,李烔接到了合肥工業(yè)大學建筑學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爸爸媽媽非常高興。爸爸給李烔提出了新的奮斗目標:“將來做個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師,最終成為世界級的建筑師?!?/p>
入學時李烔的成績在班里排20多名,因奮斗目標明確,她進步很快,不久就進入了班里前5名。其間,她曾兩次獲得三等獎學金,一次獲得二等獎學金。在這個過程中,她的理想也越來越清晰,那就是成為世界級的建筑師。
2010年9月,李烔在爸爸為她選的30多所美國大學中,確定了申請其中的11所。2011年3月底,有7所學校同意了她的申請,最終她選定了最理想的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主校區(qū),學習建筑學專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方向)。8月,23歲的李烔開始了留學生涯。
跟美國同學打交道時李烔發(fā)現(xiàn),他們的思維既活躍又開闊。他們本科學的是城市設計,一個很宏觀的學科,但卻對建筑材料構造這種很細節(jié)的建筑知識了如指掌。李烔還發(fā)現(xiàn),他們之中不少人有多重教育背景,比如之前學的是文學、工程,現(xiàn)在又學建筑,不同學科的融合給他們帶來開闊的視野和各種設計靈感。
李文杰聽了這些情況,指點女兒:“你也不能只局限在專業(yè)上,要多讀一些建筑學以外的書,兼收并蓄,融會貫通,這對你以后的設計非常有好處?!?/p>
2011年12月9日,李烔完成了她赴美學習后的第一個設計課的期末答辯。該設計課主要側重于老建筑的可持續(xù)應用,項目位于圣愛德華大學校園里,現(xiàn)用作供應校園用電的設備樓,計劃改建成供學生使用的小教堂或者學生活動中心。老建筑改擴建項目的難度遠遠高于空地上新建建筑,首先要求設計者明確加建項目與老建筑之間的關系,是協(xié)調統(tǒng)一還是鮮明對比,其次還要營造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功能和空間體系,并結合美國綠色建筑LEED標準要求,盡可能保留老建筑,考慮基地景觀的可持續(xù)設計,材料的循環(huán)利用以及建筑內部的節(jié)能減排等。這正是李烔專業(yè)方向所側重的,也是國內建筑發(fā)展所欠缺的地方。
短短幾個月,李烔對基地及其周邊進行了仔細調研分析,提出了幾套改建方案,然后反復推敲。同時,李烔與教授和同學們深入交流,對建筑的歷史保護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設計過程是艱辛的,每次方案的提出都要進行模型的模擬和平、立、剖的表達,每天都很晚才能睡。最辛苦的是,對于一個設計來講從來沒有一個徹底完成的概念,總是在不斷完善。
為了做好推敲和表達方案時要用的模型,李烔要手工切割原料。女孩子的手勁小,做這個活兒很吃力。揮鋸切割時,李烔從溫文爾雅的設計師變成了一個揮汗如雨的小木匠。手磨破了,她貼上創(chuàng)可貼繼續(xù)干。
最終,李烔的設計方案因構思獨特,理念先進,受到了教授們的一致好評。
得知消息,李文杰鼓勵女兒:“你要實現(xiàn)理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要多走多看多觀察,我建議你有機會到世界著名的建筑師事務所去實習,你會學到很多東西?!薄鞍职郑氵@個建議太好了?!崩顬M麑碛袡C會去SOM或BIG等知名建筑事務所實習,但前提是她要足夠優(yōu)秀。
考完試,李烔就到美國西海岸旅行去了,那也是爸爸交給她的任務,多看多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日前,李烔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她十分感謝爸爸對她的啟蒙,說:“爸爸是我成長路上的設計師和領航員。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沒有他的教誨,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會一直努力,不辜負老爸的期望……”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