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敏感且內(nèi)向的孩子遇到挫折往往不會直接表達。珍珍經(jīng)常做噩夢,是她內(nèi)心恐懼的外在表現(xiàn),而這種恐懼一定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某種挫折,找到它,就找到了打開珍珍心扉的鑰匙……
以夢解夢
珍珍是一個胖胖的7歲女孩,在珠海某小學(xué)上二年級。這天下午,她被媽媽戴女士帶到了我的心理咨詢室。
戴女士說,珍珍近一段時間接連做噩夢,夢見青面獠牙的魔鬼,以至于不敢睡覺,每晚睡前都要哭鬧很長時間。開始,戴女士認為小孩子做噩夢沒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沒想到問題越來越嚴重,天一黑珍珍就惶恐不安。前一天晚上,戴女士和丈夫被女兒撕心裂肺的哭聲驚醒,跑過去打開燈一看,珍珍蜷縮在床尾的墻角,抱著被子,緊閉雙眼,大哭:“媽媽……媽媽……有鬼……”戴女士把女兒抱到自己的床上,一直哄到天快亮了才算哄睡。
或許是沒睡好的緣故,我和戴女士聊的時候,珍珍在媽媽的懷里睡著了。
戴女士一邊撫摸著女兒的頭,一邊繼續(xù)介紹情況。她告訴我,珍珍是個聽話的孩子,只是性格有點內(nèi)向,見生人害羞,不過挺聰明,老師和同學(xué)都挺喜歡她。班主任反映,最近珍珍好像有什么心事,也不太喜歡參加集體活動。
一般來說,敏感且內(nèi)向的孩子遇到挫折往往不會直接表達。珍珍經(jīng)常做噩夢,是她內(nèi)心恐懼的外在表現(xiàn),而這種恐懼一定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某種挫折,找到它,就找到了打開珍珍心扉的鑰匙。
戴女士告訴我,她是一名銀行職員,丈夫馬先生在一家IT企業(yè)做軟件工程師。在外人眼里,馬先生儒雅有學(xué)問,戴女士漂亮能干,是令人羨慕的一對,但是戴女士卻說,他們結(jié)婚后矛盾越來越多,現(xiàn)在的感情并不好。或許是沒有心理準(zhǔn)備,戴女士不愿多談夫妻關(guān)系,她關(guān)注的焦點是珍珍。
“這段時間珍珍入睡可難了,能在這里睡著,真是緣分?!贝髋啃Φ?。
“那就讓珍珍接受我的催眠治療吧,找到她恐懼的根源?!蔽艺f。
“催眠?對孩子沒傷害吧?”
我告訴戴女士,催眠療法是用催眠的方法使人的意識與潛意識進行有效的溝通,借助暗示性語言修補潛意識中原有的消極意念,從而消除病態(tài)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催眠療法目前在心理治療中已被廣泛應(yīng)用,對被催眠者沒有傷害。
戴女士答應(yīng)了。我們約好兩天后對珍珍實施催眠。
魔鬼不可怕
兩天后,戴女士帶女兒如約前來。
催眠是從輕松的對話開始的。
“和阿姨說說,珍珍除了學(xué)習(xí),平時最喜歡做什么?”我用輕柔的嗓音問。
“喜歡……”珍珍略微思考了一下,“看電視,玩電腦游戲?!?/p>
“玩電腦游戲呀?阿姨也喜歡。你都喜歡玩什么游戲?”
“憤怒的小鳥,還有植物大戰(zhàn)僵尸?!?/p>
見珍珍越來越放松,我開始實施催眠。我拿出一個漂亮的水晶球,放到珍珍的手里,說:“現(xiàn)在,你抬起手,托住這個水晶球,看看水晶球里有什么畫面?輕輕轉(zhuǎn)動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漂亮的畫面?!?/p>
珍珍專注地看水晶球,目光迷離起來。她說:“我看到了灰太狼和喜羊羊。”
我說:“你現(xiàn)在可以閉上眼睛,休息一下?!?/p>
珍珍聽話地閉上了眼睛。我一步一步引導(dǎo)她進入睡眠狀態(tài)。
“聽媽媽講,珍珍經(jīng)常做夢,夢到魔鬼。是這樣嗎?”我問。
“嗯?!闭湔潼c點頭。
“告訴阿姨,魔鬼長什么樣?”我開始引導(dǎo)珍珍釋放恐懼情緒。
“特別丑,特別兇,牙齒特別長。”說著,珍珍的眉頭開始皺了起來。我能感受到她的緊張。
“是嗎?牙齒有多長呢?”我接著問。
“好長,好長?!闭f著,珍珍用手比畫起來,她比畫的牙齒足有一尺長,“啊!我害怕,媽媽,快來救我啊……”珍珍猛地驚恐起來,身體緊緊地縮成一團,嘴里一個勁地喊害怕。
我繼續(xù)引導(dǎo):“魔鬼的樣子讓你很害怕,不過,你再仔細看看,魔鬼一共長了幾顆牙?”
“不,我不要看!”珍珍的緊張在加劇,身體開始抖動起來。
我并沒有刻意干擾珍珍的緊張,因為催眠不只是放松,而是從緊張到放松的過程。我用更加輕柔的嗓音和更加堅持的態(tài)度問:“不要害怕,阿姨在你身邊。你再仔細看看,魔鬼長了幾顆牙?”
珍珍慢慢在恐懼中放松下來,怯生生地回答我:“6顆?!?/p>
“是嗎?有6顆牙啊,那多好玩??!來我們摸摸看,有什么感覺?”我緩緩地幫助珍珍抬起她的右臂,去摸眼前那虛幻的長牙齒,“怎么樣?是不是感覺滑滑的?有意思吧?”
此刻,珍珍臉上的表情完全放松了下來,蜷縮的身體也逐漸舒展開來。
“珍珍,你再看看,這個魔鬼長得還有哪些地方好玩?”
“他長著長長的舌頭?!闭湔湔f,語氣里已沒有了恐懼。
“真的嗎?太可愛了!是不是有點像木偶劇里匹諾曹的鼻子?。俊蔽覇l(fā)她的想象。
“嗯?!闭湔浔晃业脑挾簶妨恕?/p>
“來,我們再來摸摸他的舌頭吧。”我又一次幫助她舉起右手,“什么感覺?”
“好軟,好滑!”珍珍臉上露出了笑容。
接下來,我引導(dǎo)珍珍撫摸了魔鬼頭上的角、有鱗片的身體和尖尖的爪。最后珍珍幾乎把魔鬼當(dāng)成自己的伙伴了。第一次催眠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我叫醒了珍珍。
第二天,戴女士打來電話,激動地說珍珍晚上入睡很順利,睡得很香甜,沒有做噩夢。昨天我給珍珍實施催眠的時候,戴女士一直遠遠旁觀,聽到了我和珍珍的全部對話。她在電話里問我:“沒想到小孩子的想象這么豐富,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都有,需要不需要消除呢?”
“想象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頭,不需要破壞?!蔽艺f,“催眠的重點不是消除孩子想象中的東西,而是改變孩子對幻象的看法。我們基本做到了,珍珍之所以睡得好,是因為魔鬼不再是令她恐懼的東西。不過,這只是治療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探尋孩子內(nèi)心深處恐懼的根源,否則,孩子會出現(xiàn)其他恐懼的幻想。”
父母的暴力
一周后,戴女士帶著珍珍再次來到我的咨詢室。這次,我不打算給珍珍催眠,而是要單獨和珍珍面對面談一談,以搜尋她內(nèi)心恐懼的真正原因。
“珍珍這一周過得怎么樣?有什么高興的事要告訴阿姨嗎?”我問。
“高興的事?沒有?!闭湔渑d致不高,耷拉著眼皮回答我。
“那么,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嗎?也可以告訴阿姨?!闭湔涞椭^不看我,不過她似乎微微朝我點了點頭?!澳憧梢愿嬖V我,這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秘密?!蔽夜膭畹?。
“爸爸……爸爸又打媽媽了?!闭湔湫÷曊f。
問題終于浮出水面了!
“爸爸把門砸了一個大洞?!闭f著,珍珍皺起了眉頭,要哭的樣子,“他們都不想要我了!”
原來,戴女士和馬先生夫妻關(guān)系不夠融洽,經(jīng)常吵架,偶爾動粗,不過,馬先生并非家庭暴力的實施者,多數(shù)情況下是戴女士先動手,馬先生只是招架。但是,在珍珍看來,爸爸是在打媽媽,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在暴力沖突中,女方是弱勢,顯示不出力量的優(yōu)勢。兩天前,戴女士又和馬先生發(fā)生了口角,并迅速升級為肢體沖突。珍珍躲在自己房間里不敢出來,但她聽到了全過程,第二天看到門上出現(xiàn)的大洞,猜測出暴力沖突是多么慘烈。在珍珍看來,父母暴力沖突,勢必導(dǎo)致家庭解體,而且爸爸會把媽媽打死,她會永遠失去媽媽,成為沒有人要的孩子。心理學(xué)研究結(jié)論是,死亡是人類心靈最深的恐懼。這種被埋藏在內(nèi)心的恐懼總會通過某種方式投射出來,做噩夢就是其中的一種典型方式,表明珍珍的恐懼感已扎根在潛意識中。
這時候,對珍珍說“不要怕,爸爸媽媽很愛你”之類的安慰話是蒼白無力的,需要在催眠狀態(tài)中改變她對父母吵架、暴力沖突的認知和感受。不過,在實施催眠之前,我需要和戴女士好好談一談,以全面了解她和丈夫的關(guān)系,只有這樣,我才能給珍珍恰當(dāng)?shù)囊龑?dǎo)。
聽了我的轉(zhuǎn)述,戴女士恍然大悟。她本以為,和丈夫吵架時盡量避開女兒就不會傷害女兒,沒想到女兒還是受到如此深刻的傷害。她流下了難過的眼淚。
我問:“能告訴我你和丈夫關(guān)系不睦的原因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彼f,“每次和他生氣,都是為了一點小事,有時事后都回想不起來,但大吵大鬧是真真切切的,誰也不讓誰,總要演變成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家庭暴力!”最近一場暴力是這樣開始的:馬先生那天晚上加班,9點多才回到家,進門就問戴女士,晚飯吃什么?戴女士氣不打一處來,回敬道,誰做啊?馬先生頓時火了,嘴里不干不凈。戴女士馬上被激怒了,但她不說臟話,就上去扇丈夫的臉。馬先生抓住戴女士的手臂,順勢把她推到門邊,用拳頭狠狠朝門上砸去……“其實,我們之間也談不上什么大矛盾,可能是由于兩個人個性都太強了,一點小事都要各執(zhí)己見,日久天長心里都有了不好的情緒,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p>
很明顯,馬先生和戴女士的暴力行為都是生活積怨的宣泄。工作不順心、被領(lǐng)導(dǎo)批評、被同事誤會、被客戶投訴,甚至路上塞車都會讓人產(chǎn)生憤怒、抑郁、失望等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被人的理智壓制,帶到家里,隨便一點不愉快都會讓人失控;而夫妻關(guān)系不睦又會產(chǎn)生新的苦惱,帶到工作中,必然造成新的憤怒和抑郁。如此惡性循環(huán),工作做不好,家庭氣氛也不溫馨。久而久之,從量變到質(zhì)變,很容易出現(xiàn)家庭解體和職場失敗的悲劇。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麻煩就是他的麻煩,而且是加倍的麻煩,因為他的心理抗壓能力遠遜于成人。
聽了我的解釋,戴女士默默點頭,她說丈夫工作壓力大,她應(yīng)該多體諒,再說為了珍珍的心理健康,她也應(yīng)該多忍讓。我們約好,一周后再對珍珍實施催眠,改變她潛意識中對家庭暴力的消極認知。
父母永遠愛你
戴女士帶著珍珍第四次來到咨詢室的時候,精神好了很多。她告訴我,珍珍入睡困難的癥狀不見了,她自己的焦慮也大大緩解。雖然她還有和丈夫爭執(zhí)的沖動,但想到孩子,她就主動閉嘴,不讓矛盾升級為暴力,家里整整一周平安無事。這對珍珍的情緒穩(wěn)定有很大的幫助。
我開始給珍珍催眠。
“聽媽媽講,你最近狀態(tài)不錯??!”我對珍珍說。
“嗯,還行?!闭湔浠卮稹?/p>
“好,那讓我們來玩催眠的游戲吧?!蔽抑苯訉⒄湔湟敕潘蔂顟B(tài)。大概3分鐘后,珍珍完全進入了睡眠狀態(tài)。
“有的時候媽媽爸爸說話會比較大聲,是嗎?”我問。
“嗯。”珍珍回答。
“告訴阿姨,那時你有什么感覺?”
“我害怕。”
“有時他們打架,是嗎?”
“是?!?/p>
“但是,你知道他們都很愛你,對嗎?”
“對。”
“所以,盡管他們有的時候意見會不一致,但是你知道他們都很喜歡你,是嗎?”
“是?!?/p>
在催眠狀態(tài)中,我把這樣的意念植入珍珍的潛意識中。
“他們有的時候意見會不一致,是嗎?”我重復(fù)著。
“是?!?/p>
“但是,他們是愛你的。你感覺到爸爸媽媽都愛你,你很安全,雖然他們意見不一致,但是他們都是愛你的,對嗎?”
“對?!?/p>
催眠的目的就是把父母打斗爭吵的事情和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分離開,通過一遍又一遍的重復(fù),不斷增強孩子潛意識中的積極意念:父母爭吵是正常的,不是傷害,不會造成死亡,更不會影響到她。這樣,孩子內(nèi)心深層次的安全感便能得到修復(fù)。
對珍珍的催眠一共進行了8次,后4次是有針對性的重復(fù),反復(fù)在催眠狀態(tài)中和孩子的潛意識溝通,幫助她建立積極的意念,增強她內(nèi)心的力量感。催眠治療的效果非常好,珍珍不再做噩夢了,性格也開朗起來,還在班里參加競選,當(dāng)上了學(xué)習(xí)委員。
不過,我更希望戴女士和馬先生愿意接受催眠治療,改善他們的情緒質(zhì)量和反應(yīng)方式,讓整個家庭進入更好的溝通狀態(tài),重要的是把溫馨的氣氛長時間保持下去。同時,只有在這種美好的家庭氣氛中,珍珍才能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編輯:陳彤】